村情概況
位於鄉政府西南部,距離村委會13公里,距離鄉政府13公里。國土面積12.29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1630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838畝,其中人均耕地4.66畝;有林地9,235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6戶,有鄉村人口129人,其中農業人口129人,勞動力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5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2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甘蔗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03畝(其中:田128畝,地375畝),人均耕地3.7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9,2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6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551畝,其他面積681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都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2.2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9戶(分別占總數的75.55%和64.44%)。
該村到鄉政府的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8輛,機車2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3畝,有效灌溉率為17.0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2畝。
該村到2011年底,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還有2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33%;畜牧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1%(其中,年內出欄肉16頭,肉牛5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7%;第二、三產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19%;其他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1%。農民人均純收入18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戶,共鄉村人口134人,其中男性64人,女性70人。其中農業人口134人,勞動力91人,該村以拉祜族為主(是拉祜族與佤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3人,拉祜族113人,佤族4人,傣族4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4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20人,五保戶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3.5公里。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糯福鄉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糯福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3.5公里,距離中學1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16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2畝,無土地流轉面積。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96個(勞均1.4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萬元,有固定資產23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人口素質低,基礎設施落後,產業結構單一,科技利用低,生產力技術水平不高,民眾增產增收難,住房質量差。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重點抓好林業產業的建設;2、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積極發展茶葉產業。3、大力發展科學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