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王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Xiàwá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3年
- 性質:歷史地名
下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
下王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因該村地勢較低,且王姓居民居多,得名下王家(現名下王),又因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下王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1958年隸屬合義大隊;1979年析置下王大隊;1983年公社...
縣誌”均載名:“下王村”。相傳,約在唐代一張姓由定襄縣南王村遷此立村,因懷念祖籍,定村為王村。後人口增多。部分人遷往南上方居住,取名上王,該村遂改稱下王。現有耕地1708畝,1335口人。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
後人立村時,據此傳說,起名為慌鞍嶺。後因“慌鞍”與“黃安”方言相近,逐漸演變為黃安村。清末復稱慌鞍嶺。民國期間衍寫成“荒安”。1958年以後又寫書為和安。現有耕地604畝,293口人。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
火速部署,大包圍捕殺。從此遂稱此地為大圍。立村時以地名定村名。亦說,該村址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面臨河,有大包圍之勢。村名由此而得。現有耕地893畝,556口人。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
寺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地名。地名含義 村處廣嚴寺之後,村名帶寺,子孫興旺,百事安康,故名。歷史沿革 現轄地域。解放初屬楊府鄉。1958年為下王生產隊,1961年分出建為寺後大隊,1977年與趙家 垟合併為友誼大隊,1978年又分出復稱寺後大隊,1984年改稱寺後村民委員會,1992年5 月“撤、擴、並”後,仍...
上王村 上王村,地處山區。在下王正南2.5公里。明、清“縣誌”均載:“上王村”。因屬下王村分支,並居下王之上方,故名。現有耕地1260畝,1094口人。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
北連巔村 北連巔村隸屬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萇池鎮,現有村民304人,耕地面積312畝。地處山區。在下王村正北3.5公里。因屬小連巔分支,且在小連巔之北,故名。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
柴家屲 柴家屲是甘肅省的地名,因姓氏和地形而得名。地名含義 柴為姓氏,屲為地形。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柴家屲屬郭堡大隊,1979年分設下王大隊,當時屬下王大隊五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下王村民委員會五社,2006年調整時撤下王村併入郭堡村屬五社。共五戶人,1989全部遷入郭堡村一社。
小連巔村,山西省陽泉市下轄村。山西省陽泉市盂縣萇池鎮下轄村 地處山區。在下王村正北3公里。因系連巔里(今大連巔)蘇姓遷此立村,當時又人口較少,故取名小連巔。現有耕地352畝,370口人。置村民委員會,只轄本村。原屬王村鄉,2000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原王村鄉撤銷,該村歸屬現萇池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