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王崗類型是仰韶文化中期的一種地方類型。主要分布在豫西南和鄂西北的漢水中游地區。由八里崗類型發展而來。以河南省淅川縣下王崗二期晚段墓葬和三期遺存及鄧州市八里崗三、四段和下集早期大部分遺存、鎮平縣趙灣仰韶遺存以及湖北省均縣朱家台仰韶早期遺存為代表。
陶器以素麵為主,其中部分磨光。紋飾以弦紋多見,有少量附加堆紋和細繩紋,還有極個別的方格紋。彩陶數量較少,以紅彩或褐彩為主,黑彩較少,有少量紅衣黑彩和白衣褐彩陶。不見像生性動物紋,圖案花紋種類較少,主要有圓點紋、弧邊三角紋、花瓣紋、寬頻紋等。
陶器中以鼎、罐、盆最為常見,鼎可分為罐形鼎、釜形鼎、壺形鼎、瓮形鼎和折腹鼎等不同形制。尖底瓶較少,不見葫蘆口平底瓶,另有少量豆、曲腹杯、帶盅形把手圈足壺等。學術界將下王崗類型分為早、晚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