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尖是位於下原尖後面的跟座之上,其個體發生在上臼齒的原尖之前。
中文名稱 | 下次尖 |
英文名稱 | hypoconid |
定 義 | 位於下原尖後面的跟座之上,其個體發生在上臼齒的原尖之前。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脊椎動物學與古人類學(二級學科),哺乳動物(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次尖
-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
下次尖是位於下原尖後面的跟座之上,其個體發生在上臼齒的原尖之前。
中文名稱 | 下次尖 |
英文名稱 | hypoconid |
定 義 | 位於下原尖後面的跟座之上,其個體發生在上臼齒的原尖之前。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脊椎動物學與古人類學(二級學科),哺乳動物(三級學科) |
下次尖是位於下原尖後面的跟座之上,其個體發生在上臼齒的原尖之前。...
下次小尖 下次小尖,位於跟座後緣,介於下次尖與下內尖之間的小尖。在有蹄類、齧型類中下第三臼齒上可以形成第三葉。
假下次尖 假下次尖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定義 在蜀獸類中下臼齒的跟座不發育,而在牙齒三角座之前有一假的跟座,其上位於頰側的尖。出處 《古生物學名詞》。
這樣下原尖在下臼齒上位於外面,下前尖和尖位於內面。在下三角座後面還有一低的延伸部分叫下跟座(talonid),下跟座有二尖,外面的一尖名下次尖(hypoconid),內面的一尖名下內尖(endoconid)。有時還有一個較下次尖和下內尖為不睥尖名小次小尖(hypoconulid)。在齒冠基部圍繞齒冠平向或傾斜向的...
在三角形後面還有一低的延伸部分叫下跟座,跟座前面的三角形部分叫下三角座,下跟座有兩尖,外面的一尖名下次尖,內面的一尖名下內尖。有時還有一個較下次尖和下內尖為小的尖名下次小尖。在齒冠基部圍繞齒冠近水平向或傾斜向的線狀或粒狀的褶邊構名為齒帶。在許多食肉類中,牙齒形態與上述情況變化很少...
下跟座 泛指在下頰齒三角座後面的齒冠部分,通常由下內尖、下次尖和下次小尖組成。
齒凹中次生小脊不發育;下後尖低、前後向壓扁;三角座和中央盆相對短;下後脊從下原尖伸達齒凹但未達下後尖;下中附尖前後向壓扁,與很不發育的下後附尖脊分開;下中尖強大;下原尖前臂縱向延伸;下次尖顯著地向牙齒的後外角凸出,頂部明顯前後向壓扁;下後頰凹大;下內尖前後向壓扁,向前彎;下次脊伸至...
各齒尖中以下後尖為最大、最高,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大小約等,下內尖較小,下次小尖最小,各齒尖高度由高而低是:下後尖、下內尖、下次尖、下原尖和下次小尖,具弱的齒帶,頰側較舌側為顯,分隔下原尖和下次尖,下次尖和下次小尖的溝紋較深,在齒冠頰側下延並止於齒帶,分隔下後尖和下內尖的溝紋...
半圓鼠屬是山河狸科的一種屬,拉丁學名是Ansomys。鑑別特徵 頰齒低冠,但齒尖和齒脊較高。P4-M3原尖舌側壁背腹向彎曲;沒有次尖;前尖和後尖的頰側平坦;中附尖大,呈半圓形或方褶形構成向頰側凸出的外脊部分;後小尖單一。下頰齒主尖呈前後向壓扁狀;下臼齒的下後尖極弱或脊形;下次尖向後外角...
靠近原尖的較大;前後齒帶發育。dp4有明顯的下次脊,p4無下次脊。下臼齒下原尖後棱長短不一,下次尖與下後棱相連,下外脊完整,下次脊短。後棱上常有瘤型褶皺。產地與層位 內蒙古二連伊爾丁曼哈(IVPP Loc.77026)、二連呼和勃爾和(Loc.77027)、二連道特音敖包(Loc.77028),中始新統伊爾丁曼哈組。
虎齒 犬齒更加粗大挺拔,聽泡按比例來說更小.而且,豹的頭骨更容易呈現鐵鏽色,虎的頭骨則更潔白一些. 虎的齒式為I3/3,C1/1,P3/2,M1/1,總共30枚牙齒.P4有相當發達的外前附尖,m1帶有或多或少可分辨的下次尖,p4有一個發育較好的下次尖,一般比下前尖大;p3的下次尖和下前尖很小几近不能分辨.
南方原蹄犀 南方原蹄犀是發現於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的中始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m3近三角形,後尖消失或很弱。p4呈橫寬的矩形,無次尖。m1下前尖很退化,下原尖和下後尖發育,下原脊高,下次尖和下內尖發育。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標本館。
肥鼩是產於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的晚更新世(Q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p4"soricine"型,後內凹不封閉;m1和m2的下內尖弱,緊靠下後尖;m3跟座退化成一單葉狀的下次尖;頰齒上1/2染紫紅色。下頜髁突及關節面與sorexcylindricauda相似,但明顯大。其下內尖的發育程度接近於雲南西部高黎貢山的b.q.wardi。下齒...
原脊和後脊分別與原小尖後緣和後小尖前緣連線;具游離的原尖前臂。下臼齒下原尖匍匐狀,位置後移;下後尖明顯前移;下中附尖與下後尖分開;下臼齒僅具3橫脊(即下前邊脊、下次脊和下後邊脊),下後脊退化;下中尖明顯,但其頰端不特別伸出,也不與下次尖連線,不封閉後頰凹;下次尖頰端向前頰側伸。...
metaconule)下臼齒的三個尖與上臼齒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於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後尖(metaconid)位於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較低部分,稱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下次尖(hypoconid,外面),下內尖(endoconid,內面)。
小花松鼠是松鼠科花松鼠屬的一種動物,拉丁學名是TTamiops minor。鑑別特徵 小型花松鼠,個體比亞洲花松鼠和祖花松鼠都小。P4-M2的原脊和後脊完整、近平行排列,無原小尖和後小尖,中附尖脊形;M3較少地向後伸展,m1和m2長大於寬,下內尖幾乎融入下舌後內脊,無顯著的下中附尖,下次尖明顯地向頰後側凸出...
冠面近圓形,前寬後窄,前側與頰側較平,舌側呈圓弧狀。冠面四周高,中間略低,布滿各種形狀的齒瘤突。下原尖、下後尖、下次尖都呈脊狀構成齒冠的邊緣。飲食習慣 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吃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因為在大熊貓的分布區里,大型的...
0·2·3/1·0·1·3。頰齒咀嚼面呈盆狀,構造相當簡單;無次尖,小尖不明顯,缺少附尖、下附尖和下次脊。P4-M2的原尖向前舌側突出,齒脊向原尖匯聚;p4-m3的下原尖、下後尖、下次尖和下內尖分布於大的中央盆的四周,在主尖中下後尖最為明顯;咬肌窩前緣在m2跟座之下或在m2和m3之間。
上猿三角 上猿三角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定義 在上猿類動物下臼齒上由下原尖和下次尖向下跟座谷中分別伸出一條脊,這兩條脊與下斜脊圍成一個三角形結構。出處 《古生物學名詞》。
原尖前後伸長,磨蝕後成縱脊,與前、後邊脊內端相連,彼此間無明顯界線,無游離的原尖前臂;前尖和後尖前後壓縮成橫脊狀,下頰齒前緣與牙齒縱軸基本垂直;三角座與跟座等高;下次尖高冠,主要向前外側伸;下次脊發育完全以及無下中尖和下中脊。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烏蘭塔塔爾。
雲南豫鼠是產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的晚始新世(E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個體較大的梳趾鼠類。具豪豬型的頭骨,松鼠型下頜骨。p4/4次臼齒化,具後尖和下次尖。上臼齒有原小尖和發達的後小尖。下後尖具明顯的後臂。主要在中亞地區的中始新世地層中出現。 系統分類位置:齧齒目,豫鼠科。化石產地...
似步氏塞依卡鼠 似步氏塞依卡鼠是產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中始新世(E₂)中期的化石。特性描述 m1和m2具有下中尖,下次脊指向下次尖,下次小尖突出在牙齒後緣中央,後外齒帶和後內齒帶發育程度相近。p4延長,跟座比三角座稍寬,下次脊與下次尖連線。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標本館。
洞鬣狗(學名:Crocuta crocuta spelaea)是斑鬣狗已滅絕的一個亞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由中國北部至西班牙及不列顛群島。洞鬣狗於約2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滅絕。下裂齒極為伸長,前葉窄,後葉大,但比前葉低;下後尖有,但極不發育;跟座小,具顯著的下三尖(下內尖,下次尖,下次小尖)。洞鬣狗與斑鬣狗的...
原鼬鬣狗小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準噶爾盆地的中中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下頜水平支纖細,具有兩個頦孔,p2有單一主尖和不明顯的後齒帶尖。m1的三角座較長,下原尖最發育,下後尖小,不及下原尖高度的二分之一。跟座由三尖組成,下次尖和下內尖大,下次小尖小,下內尖和下次尖大致等高,...
其主要特徵是頰齒較大,較寬;下內尖的高度和下次尖的大小從m1到m3變化不大,彼此相近;下內脊較明顯;下內尖較明顯,與下後邊脊間有淺溝分開等。K.asiatica的形態特徵表明,Kherem屬應歸入北美的Cedromurinae亞科。新的發現表明,亞洲漸新世的松鼠已發生了分異,至少可分為3支。以Kherem為代表的一支,與北美...
p1無後跟,p2後跟尖小,p4下後附尖顯著,無下內尖;m1-2下次小尖在牙齒後緣的內側,靠近下內尖,下次尖後棱與下次小尖連線,下內尖和下次小尖相連,未形成下次尖和下內尖直接相連的下次脊,下後附尖弱;m3延長,下次小尖大,並形成下次小尖葉,下內尖近於孤立。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濰坊市昌樂縣。
宣城皖獸是產於安徽省宣城市的晚古新世(E₁)末期的化石。特性描述 是和lambdotherium較接近的,但個體稍小的一類原始的奇蹄類。m2的下原尖和下次尖、下後尖和下內尖,大小相近;下後附尖不發育;下後小刺(metacristid)發育,末端呈瘤狀;三角座同跟座幾乎在同一平面上。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
明港豫鼠是產於河南省信陽市的晚始新世(E₂)早期的化石。特性描述 個體較大的梳趾鼠類。具豪豬型的頭骨,松鼠型下頜骨。p4/4次臼齒化,具後尖和下次尖。上臼齒有原小尖和發達的後小尖。下後尖具明顯的後臂。主要在中亞地區的中始新世地層中出現。 系統分類位置:齧齒目,豫鼠科。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
李氏鄂豫鼠是產於湖北省丹江口市的早始新世(E₂)晚期的化石。特性描述 個體較大的梳趾鼠類。具豪豬型的頭骨,松鼠型下頜骨。p4/4次臼齒化,具後尖和下次尖。上臼齒有原小尖和發達的後小尖。下後尖具明顯的後臂。主要在中亞地區的中始新世地層中出現。 系統分類位置:齧齒目,豫鼠科。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
任村猴,產於河南澠池中始新世的兔猴類,與黃河猴關係較近。正模帶M2 3的右下頜骨。M2 3通常比較短寬,M3尤為顯著;M2三角座前後收縮,下前尖消失,僅存下前脊,連線下原尖和下後尖;下後尖有一明顯的肋斜伸到三角座的中央,下次小尖相對唇位,與下內尖之間有較寬的“V”形谷,下次尖後棱較短。任村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