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二疊統,二疊系組成部分。
形成演變,地理構成,
形成演變
古生代地層自下而上可分為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二疊系分為下、上兩統四組,各組之間均為整合接觸。以新新東北沙鍋窯溝剖面出露良好。
地理構成
山西組由砂岩、粉砂質頁岩、泥質頁岩、粘土岩、炭質岩及煤層(線)組成(包括大占砂岩、香炭砂岩及小紫斑泥岩)。本組含煤6層(二煤組)。其中二1煤俗稱大煤、大占煤,厚4—6米,全區普遍穩定,為區內主要可採煤層。二2煤局部可采,二3煤偶爾可采,其餘煤層皆不可采。與石炭系太原組地層整合接觸,厚50—109米。
本組香炭砂岩含海綠石,大占砂岩含矽化木,頁岩、粘土岩含植物化石。有櫛羊齒、織羊齒、單網羊齒、脈羊齒、帶羊齒、華夏羊齒、座延羊齒、楔羊齒、斜羽葉、丁氏蕨、枝脈蕨、楔葉、輪葉、瓣輪葉、科達葉、鱗木、蘆木等。
下石盒子組由灰、灰黃色粉砂質粘土岩、粘土岩夾細粒長石石英砂炭、粉砂岩、炭質粘土岩及煤線(煤層)組成。底部為淺灰色厚層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岩,含菱鐵質結核,矽、鐵質膠結,又稱砂鍋窯砂岩。中上部含灰紫、灰黃灰紅等雜色含紫斑粉砂質粘土岩,稱大紫斑泥岩。含煤層(線)2—8層(三煤組)均不可采。厚60—140米。
本組富含植物化石主要有櫛羊齒、帶羊齒、尼爾桑、脈羊齒、單網羊齒、掌蕨羊齒、劍葉、瓣輪葉、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