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鎮(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

上馬鎮(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馬鎮,位於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南端,距區政府所在地約40公里,與敘永、江安、興文三縣接壤,321國道、永寧河穿境而過,是川、滇、黔三省通衢之地,也是內陸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素有“川南重鎮”之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馬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瀘州市納溪區
  • 電話區號:0830
  • 郵政區碼:646313
  • 地理位置:納溪南端
  • 面積:108平方公里
  • 人口:近3萬人
  • 方言瀘州話
  • 著名景點:斑竹林、八角倉
  • 機場:瀘州機場
  • 車牌代碼:川E
概況,沿革,地理,文化旅遊,斑竹林,八角倉,

概況

上馬鎮(Shangma)位於納溪區南部,距納溪城區42千米。東與護國鎮、打古鎮連界,南與敘永縣、興文縣接壤,西與江安縣、本區合面鎮毗鄰,北與護國鎮相鄰。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代碼510503103:~001上馬社區 ~201黃桷壩村 ~202太平村 ~204桐子村 ~205團山村 ~208海蚌槽村 ~209江田村 ~211大池村 ~213雲台寺村 ~216朝龍村 ~218八角倉村

沿革

1959年設上馬公社,1984年復鄉,同年建上馬鎮,1992年文昌鄉併入。位於區境南部,距區政府43千米。321國道過境。1997年,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大槐、太平、四寶、團山、桐梓、竹橋、新林、中元、江田、柏香、大池、新祠、向陽、順和、德隆、朝龍、水地、銀坪18個行政村和上馬、文昌2居委會。
2002年,面積110平方千米,轄18個農業行政村,3個居委會,1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餘人。 2003年,面積107.13平方千米,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1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06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77人。 2004年,面積107.13平方千米,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1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808人,8492戶,其中非農業人口2297人。

地理

境內南高北低,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幅員面積10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64.2%,耕地面積25780餘畝,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近3萬人。東與本區護國鎮相鄰,南與興文縣、敘永縣接壤,西與江安縣連界,北與本區合面鎮比鄰。321國道穿境而過,是南下廣東、廣西、北海的必經之地。永寧河蜿轉北行,匯入長江,水上交通十分方便。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故有“川南重鎮”之美譽。該鎮被列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被評為“市級先進文化鄉鎮”、“市級體育先進鄉鎮”。
上馬鎮
瀘州上馬鎮“蜀南風情一條街”,成為川南地區一道獨特的靚麗風景,將大大提升上馬鎮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社會效益。 上馬鎮位於納溪區最南端,與敘永、興文、江安縣接壤,有“雞鳴四縣”之稱,境內隆敘鐵路、321國道通過。

文化旅遊

斑竹林

據《上馬鎮志》記載,傳說那年吳三桂帶兵路過上馬,突生怪病離世,手下將他葬於一風景優美的小島上,陪葬品中,有一根價值連城的金扁擔。這一訊息被當地一些地疙知道了,他們組織人員準備盜墓,費盡周折,在小島中央找到了吳三桂之墓,在墓上插一根斑竹作標記。夜暮降臨時,當盜墓者攜帶工具,來到吳三桂的墓地時,他們驚呆了,滿座小島都是墳墓和斑竹,盜墓者只好敗興返回,斑竹林也因此得名。斑竹依稀可見,傳說中吳三桂的墳墓清晰所在。
斑竹林, 上馬鎮境內321國道旁,納溪區境內最大河流——永寧河畔,距納溪城40公里,上馬鎮政府所在地約1公里左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斑竹林面積與約1.5平方千米,四面環水,天然形成島嶼,島內參天大樹、遮天蔽日、茂密蔥蔥、修竹成林、繁花似錦、綠草蔭蔭。四周青山環繞、河水清澈,仙鶴成群,鳥語花香。島內有吳三桂美妙的傳說、“小桂林”之美稱,名聲遠播,電影《梨園傳奇》外景在此拍攝,是休閒、避暑、泛舟、游泳的好去處。
念奴嬌·斑竹林懷古
永寧波起,浪如急,野渡風吹船送。
仙島河心,人道是,三桂遺衣冠冢。
亂世稱雄,擁兵自重,錯失天機動。
成王敗寇,嘆江山美人痛。
閒看白鶴翔空,而樟楠漫野,祭春秋夢。
問計蒼生,成大業,千古幾人能用?
史跡書陳,算賢王上將,本非龍種。
民生惟大,一心天下歸統。

八角倉

八角倉位於鎮境西南文昌岩上,海拔800餘米,是文昌至水口寺必經隘口,居高臨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1949年12月3日,國民黨七十二軍白衡師及新八軍一部近萬人,在解放軍強大夾擊下,由古宋潰逃至文昌岩區。師指揮部設在文昌宮場側天生壩。以八角倉為主陣地,在水口寺、八角倉、文昌宮、望鄉台等地30多華里範圍內仗其精良武器,憑藉有利地形,層層設防,據險固守,伺機撤退宜賓。
解放軍確偵地情後,當機立斷,於12月5日夜,兵分三路圍殲白衡師。十八軍某部連隊為右路軍,從上馬場向文昌宮進攻策應,並阻擊敵向上馬潰竄;以一營為左路軍,由江門場經觀音寺,從蘿騰岩上岩,經雙河橋水地溝,八角倉向文昌宮進攻,並截殲水口寺方面之敵;以二營為中路軍,從江門場後面,沿小路上豬圈門、大岩溝經獲芩窩直取文昌宮,戰鬥動員後,旋即乘夜整裝出發,到預定地點埋伏。
十八軍駐上馬某部連隊接通知後,午夜即派一個排,故意暴露目標(使敵疑我北路有重兵)。向文昌大路偵察前進,甫至望鄉台,敵哨以為大敵來臨,趕緊用機槍和各種武器,密集射擊,我偵察排隱蔽不還槍,敵哨更加驚恐,在亂槍聲中潰散,繳獲敵一些軍用物資,撤回上馬。然後全連兵力取道洞溝頭到黃角壩一帶山上埋伏,望鄉台的敵亂槍聲無疑通知紅朱山和合面的我軍,敵尚在文昌宮,也使敵軍驚惶失措,敵統兵官在吼叫聲中控制其部隊,而士兵們則在不安中窺測逃命方向。
十二月六日凌晨,公雞剛報曉,中路軍與敵軍接頭,隨著各路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文昌宮發起總攻。到處是槍聲,到處在呼叫,槍聲、呼叫聲漸漸向文昌宮方向發展。敵人在節節敗退。天色大亮,敵我戰鬥更為激烈。守敵經我軍一夜佯攻,已饑寒疲憊,驚恐萬分,抵抗無力,固守無效。敵軍官以槍脅迫敵兵反衝鋒也無濟於事。10左右,不少敵兵畏縮不前,竟將督戰官兵擊斃,敵兵四散潰逃。三個、五個、整班、整排從十多個岩品逃竄。中午我解放軍攻占文昌宮、天申壩指揮部。部份殘敵向八角倉潰逃,白衡也不知去向(回到桐梁,不一月病死),這時我中路和右路軍已掃清文昌宮、伏龍寺一帶之敵。逼近八角倉山腳下,敵軍在八角倉椏口上,組織輕重機槍構成強力頭網,阻擊我軍衝鋒。我軍左路軍六日早上六點鐘左右到岩上雙河橋,敵駐軍一個營,正準備早飯後向水口寺逃竄,當即為我軍繳械俘虜。我軍得知敵已開始向水口寺回竄,立即分兵,一路追擊逃向水口寺的敵人,一路沿水地溝到文昌宮大路急沖,很快來至八角倉腳下,正遇敵師參謀長,組織的火力,向我軍衝鋒的解放軍密集掃射,截斷了我軍上中的道路,我軍傷亡二十多人均未衝上,我軍下令,停止強攻,一面封鎖敵軍逃竄之路,一面分兵循岩,迂迴布置火力,覓路攀岩、爬岩突上八角倉,敵人被我軍四面包圍,東西夾擊,槍炮聲響成一片,震耳欲聾,經過激烈的戰鬥,敵師參謀被擊斃、死傷無數。俘敵1000餘人。激獲大批軍用物資和武器彈藥,殘敵繳械投降。六日下午左右,戰鬥結束。這場戰鬥解放軍犧牲53人(其中副營長1人),文昌解放。
文昌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