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上頓渡米粉來源於撫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撫州米粉傳說起源於秦代,秦王嬴政為了統一中國,派五十萬大軍征南越,而後又派史祿率民工修靈渠溝通灕江和湘江,以解決運輸問題。由於南越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秦軍水土不服,糧食供應困難,大量士兵經常挨餓,生病。秦軍伙夫根據北方合落面的製作方法,就用江西人填湖廣時帶過來的技術。精選早稻大米,去砂,浸泡四小時以上,放入大青石石磨里,磨成米漿。磨出的米漿十分細膩,再通過特殊手工技術蒸成薄薄的米粉皮,切細後,在開水裡煮三到五分鐘,加入湯底和炒碼即成。這樣製作的米粉久煮不爛,湯底配方更是保密,加了雞、骨頭和20餘種藥材,香氣濃郁、味道格外鮮美,堪稱一絕。傳至宮廷深得秦王喜歡,同時也在灕江一代廣為流傳(也就是現今流傳的‘桂林米粉“),因此“撫州米粉”和‘桂林米粉’可以說是同宗一脈,只是做法根據當地的口味和習俗做法不同罷了。
優質大米為原料,經過浸泡大米、石磨磨米、布袋過濾壓漿、揉粉成球團、鍋內
煮熟、石臼打爛、搓成長團放入鐵制粉筒壓榨,通過鐵底板小孔壓出冬粉、成形
於塘鍋中煮沸撈起、再放入冷水缸內冷卻、最後撈起待用等多道工序,從外表看
上去非常潔白細嫩,尤其是剛煮好以後從湯水中撈出來,感覺就像白玉一樣。吃
法有很多種,可做成炒粉、煮粉、泡粉、拌粉等,通常會採用熬制了四五個小時
的大骨湯或鴨湯做為湯料,再加上一道撫州的特色輔助小菜:牛雜(或豬雜),
味道極其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