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育397

上育397

上育397,粳型常規水稻,延邊農業科學研究院1993年從日本引進的新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育397
  • 品種:粳型常規水稻
  • 選育單位:日本
  • 品種來源:島光(♀)  北明(♂)
特徵特性,產量結果,栽培要點,適應地區,審定編號,產量表現,適宜區域,

特徵特性

1、植株性狀:平均株高73.2厘米,株型緊湊,葉色較綠,分櫱力中等。
2、穗部性狀:散穗,平均穗粒數55.7粒。
3、籽粒性狀:籽粒橢圓形,無芒,穎殼黃色,千粒重26.0克。
4、品質分析:依據NY122-86《優質食用稻米》標準,糙米率84.0%、精米率76.8%、整精米率68.6%、粒長4.8mm、長寬比1.8、堊白粒率2%、堊白度0.1%、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級、膠稠度66mm、直鏈澱粉含量18.2%、蛋白質含量8.0%。
5、抗逆性:1996-1998三年在延邊農業科學研究院進行抗稻瘟病性鑑定試驗,結果苗期接種鑑定中該品種對“長白9號”和“混合鑑定”兩菌株的抗性中抗(MS),其它四個菌株的抗性均表現為感(S);田間自然鑑定結果該品種葉瘟表現為S++,穗莖瘟92%。旱地鑑定結果葉瘟表現為感(S)。
6、生育日數:極早熟品種。生育期為123天左右,需≥10℃積溫2400℃。
株高85.0厘米,穗長16.0厘米,平均每穗粒數80粒,,千粒重26克。幼苗長勢強,葉色濃綠,活稈成熟,著粒較密,分布均勻,結實率好,子粒長圓型,穎殼淡黃色。品質分析結果:糙米率82.8~84.1%,精米率74.5~75.7%,整精米率68.6~74.7%,粒長5.1~5.4毫米,粒寬3~3.1毫米,長/寬比1.7~1.8,堊白大小4.1~8.9%,堊白米率7~10.5%,堊白度0.3~0.8%,直鏈澱粉(占乾重)16.61~19.03%,膠稠度72.5~82.5毫米,鹼消值7級,粗蛋白質6.93~7.42%,食味86~87分。接種鑑定:苗瘟7級,葉瘟5級,穗頸瘟3~5級;自然感病:苗瘟3級,葉瘟5級,穗頸瘟3級。耐冷性鑑定:處理空殼率19.64%,自然空殼率6.23%。生育日數133天,從出苗到成熟需活動積溫2350~2400℃。

產量結果

1996-1998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001公斤,比對照延粳14增產1.2%;1998年生產試驗公頃產量5846公斤,比對照延粳14減產11.0%。

栽培要點

1、播種與插秧:4月中上旬播種,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12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氮、磷、鉀配方施肥,每公頃施純氮120公斤,按底肥40%,分櫱肥30%,補肥15%,穗肥15%的方式分期施用;磷肥30公斤,全部作底肥;鉀肥30公斤,按底肥50%,撥節期追50%,分兩次施用。
4、田間管理:水分管理採取淺-深-淺方式。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稻瘟病。
4月15~20日播種育苗,5月20~30日插秧,適宜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插秧規格:30厘米×12~18厘米,每穴3~4株苗。施肥水平:中等以上肥力,水耙地前每公頃施底肥:二銨100公斤,鉀肥50公斤;返青後每公頃施尿素150~200公斤,分返青肥和分櫱肥施入。培育大苗壯秧,適時移栽。增施農家肥以培肥地力。水層管理應採用乾濕交替,並經常晾曬田。適時收穫,減少田間損失。注意後期儘量少施氮肥,及時預防和防治病蟲草害。

適應地區

吉林省極早、早熟稻作區。

審定編號

2005年黑龍江審定,編號:黑審稻2005009

產量表現

2001~2003年產量鑑定試驗平均公頃產量7631.0公斤,較對照品種合江19增產8.3%;2004年產量對比試驗平均公頃產量8022.5公斤,較對照品種合江19增產8.0%。

適宜區域

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第三積溫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