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縣供銷社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農村經濟工作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研究制定全縣供銷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規劃。按照縣政府授權,對全縣煙花爆竹安全經營、廢舊物資收購、農業生產資料經營、農副土特產品流通、農村日用工業品供應進行組織、協調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猶縣供銷社
  • 主要職責: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中心工作
  • 內設機構:人秘股財審股
  • 地點:上猶縣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農村經濟工作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研究制定全縣供銷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規劃。
2、向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農民社員和供銷合作聯社的意見和要求,提出有關發展合作社事業的政策和建議,維護供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協調同政府有關部門的關係。
3、指導縣供銷系統開展農業產業化服務等各項業務活動。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發展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和城鄉經濟一體化,強化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民有組織地進入市場。
4、搞好乾職工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關心下崗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生活,確保全系統職工隊伍穩定。
5、按照職責分工,牽頭抓好全縣貿易服務體系建設。
6、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中心工作。
建立“兩項”機制 夯實基層黨建
上猶縣供銷合作社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僅明確了縣供銷合作社主任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是“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促發展的第一責任人,還選派黨性強、能力強、作風實的骨幹職工分別任兩個村的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共同抓實做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
經過幾年探索,上猶縣供銷合作社總結出“供銷社+第一書記+項目”“供銷社+村‘兩委’+農民合作社+‘供銷e家’”兩項共建機制,著力實施“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創新工程,形成了“一張網”“一條龍”的服務網路體系,將服務終端延伸到田頭地角,讓農民朋友切實感受到便利和實惠。同時,村集體通過土地入股、租賃經營、投資分紅、提供服務等形式參與到合作社運營中去,有了持續穩定的收入,既穩定了村“兩委”幹部隊伍,又增強了村“兩委”為民眾發展公益性事業的實力和底氣。
通過“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實現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優勢與農民合作社生產規模優勢的有機結合,在不斷強化整體服務功能中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把黨的組織資源、組織優勢、組織活力有效轉化成了發展資源、發展優勢、發展活力。
強化利益聯結 實現“三方”獲利
上猶縣供銷合作社採取“供銷社+村委+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的經營方式,帶領農民走合作化發展道路,加入合作社的農民除了獲得向合作社出售農產品或在合作社務工的工資收入外,還能在購買專業合作社商品時享受優惠。
在帶動農戶發展茶葉、菌菇、油茶等特色產業的同時,上猶縣供銷合作社不僅依託“供銷e家”“扶貧832”電商平台做好產前預訂、產後銷售等服務,每年還聯合組織企業家、個體工商戶開展“為農民服務、促農民增收”活動,去年實現戶均增收6800多元。通過“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實現了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體系和組織體系的擴面提質,全縣供銷系統創辦農民合作社37家,土地託管面積達3.469萬畝,建成農村綜合服務社(站)115家、鄉鎮電商14家、村級電商126家。至去年底,全系統電商銷售貧困農戶農產品 180個品種,銷售額達778.50萬元。
村集體在共建中,通過以土地、房產等入股建設綜合服務站的經營服務項目,可得到股金分紅;通過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土地託管可獲得一定的服務費。通過這種模式,去年寺下鎮富足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多元。該縣供銷合作社對村社共建的生產經營項目,實行農民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站與村“兩委”共同考察論證,並堅持經營性與公益性並重,既最大限度地讓利於農民民眾,又保證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盈利,真正做到了三方共贏。
突出“六大”領域 推進合作共建
上猶縣供銷合作社以經營帶動服務,以服務促進經營,努力與村“兩委”共建兩個平台。以“村‘兩委’+綜合服務站”方式,由村集體提供營業設施,供銷合作社籌資共同建立富足村綜合服務站,使供銷合作社的經營服務和黨組織的管理服務進村入戶,為農民提供日用消費品供應、農資銷售、醫療及信息中介等服務。去年以來,綜合服務站共開展農技培訓3期,近300人次;派出農技人員、土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20餘人次。同時,以“村‘兩委’+電商”方式,組建“富足之家”“供銷e家”“扶貧832”融合性電商平台,把平台打造成收購、銷售農副產品、中介服務及安排貧困戶就業等綜合性服務平台,開設扶貧農產品展銷店。利用部門行業優勢,將“富足之家”與全國供銷總社“供銷e家”“扶貧832”電商平台對接,進一步拓展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銷售農副產品30多萬元。
共上富民項目。在寺下鎮,上猶縣供銷合作社結合當地實際,採取“供銷社+第一書記+項目”的方式,與寺下鎮鎮村幹部實施“三大項目”, 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帶動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實施分散式“合作養牛”項目。籌資83萬餘元,資助貧困戶30戶發展肉牛養殖,帶動農戶每戶年均增收3200多元。實施食用菌項目。動員村民曾凡誠承包普通棚800平米,並指導協助其建好烤房,降低人力、物力、財力成本,連結貧困戶近30戶,村集體年均增收3500元,帶動農戶每戶年均增收2200多元。實施茶葉產業項目。引進客商投資280萬元種植茶葉100餘畝,村集體每年增收4.5萬元,帶動農戶每戶年均增收3800多元。
共抓精準脫貧。上猶縣供銷合作社和村“兩委”將精準脫貧作為“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的重要任務,發揮“供銷e家”“扶貧832”電商平台、農民合作社的優勢,通過利益聯結、定向幫扶、就業扶貧、創業扶持、推薦信息等途徑,將貧困戶納入合作社或推薦就業,增強脫貧攻堅的實效性和持續性。通過縣社機關省一點, 社有企業籌一點,幹部職工捐一點等方式,確保幫扶資金到位,目前已籌集幫扶資金近3萬元,幫助富足村、新華村完善孝老食堂設施建設、發展產業,開展愛心助學、整治鄉村人居環境等工作。
共促農業生產。上猶縣供銷合作社駐村工作隊通過建立分片包乾責任制,落實了全方位“一條龍”服務“三農”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鄉間夜話、微信群、宣傳欄和LED顯示屏等形式,大力宣傳春耕生產的農資儲備、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水稻保險與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逐戶動員農戶種植雙季稻,積極推進“單改雙”,擴大種植面積,進一步提高耕地使用率,有效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電話、微信、聘請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等方式,有針對性宣傳早稻播種、種植、土地整理等技術,開展“點對點、人對人”分散式培訓,培訓人員300餘人(次)。目前,富足村、新華村已全部完成早稻播種任務。
共辦農民合作社。依靠村“兩委”將農民組織起來,共同創辦富足村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由村“兩委”引導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委託承包、服務合作等形式,把土地集中起來,由供銷合作社開展土地託管服務、農技培訓。在經營和收益分配上,供銷合作社籌措部分資金開展經營,村集體收取一定的流轉服務費和管理服務費,並由農村經濟能人租賃經營,專業合作社向農民支付土地入股分紅和勞務費,發展特色產業。同時,共育人才隊伍。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泛開展黨員先鋒崗等活動,引導供銷系統黨員幹部進村入戶為農服務、助農增收,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探索供銷合作社、農民合作社、村“兩委”幹部交流任職或相互兼職,打造推動農村發展的幹部和人才梯隊。對工作能力不高、在民眾中威信不高的原村黨支部書記進行撤換,選拔民眾口碑好、工作能力突出的女黨員王祥英任黨支部書記,使富足村的工作煥然一新。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內設3個股。
1、人秘股
負責文電處理、會議組織、秘書事務、檔案檔案管理和機關後勤管理工作;負責系統人事管理,勞動工資、機構編制、職稱評聘、計畫生育、來信來訪;負責系統的安全保衛、安全生產和各種災害事故的匯總上報,負責系統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2、財審股
組織實施國家財政、會計、稅務、信貸方面的有關法規和制度,監督檢查系統財務會計管理,負責對所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以及財務收支、債權債務、資金運用、經濟效益、經濟責任,辦理國家審計機關、上級內審機構和本單位領導交辦的審計事項。
3、綜合業務股
指導縣供銷系統為“三農”服務工作,搞好“四大網路建設”,推進供銷企業體制改革,指導系統業務開展,管理營運企業資產,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市場分析預測和信息工作。負責全系統的統計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