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群

上溪群,是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1930年李捷、李毓堯等命名。上溪群為一套淺變質碎屑岩,出露厚度達5500m以上。該群主要分布於南祁門藍田、屯溪(黃山市)等地。其下部未見底,與上覆歷口群為不整合接觸(可分別為該群的葛公鎮組、鎮頭組及西村組所不整合超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溪群
  • 外文名:Shangxi Gr
  • 地層單位編碼:06-34-1026
  • 地層地質年代:Pt2
  • 階代碼:Qb
  • 地區代碼:52
命名,沿革,特徵,備考,

命名

1930年李捷李毓堯等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安徽休寧縣西北藍田上溪村

沿革

該群最早稱上溪綠泥片岩,1935年丁毅改稱俞村變質岩;夏邦棟(1962)將其進一步分為溪口群(下部)及歷口群,並作了細分,前者包括汪公嶺片麻岩、莊前片岩、板橋板岩、木瓜坑石英岩、鄭家塢千枚岩;後者分為鋪嶺變質火山岩和羊棧嶺層。
1971年安徽省332隊區測分隊將上溪群自下而上分為樟前組、板橋組、木坑組、環沙組、牛屋組;安徽省地礦局(1985)改夏邦棟的溪口群為上溪(岩)群,沿用歷口群並修訂332隊的劃分,自下而上劃分為樟前(岩)組、板橋(岩)組、木坑(岩)組、牛屋(岩)組。本典考慮上述組與(岩)組間均屬正常接觸。故仍以群、組稱之,也即上溪群自下而上包括樟前組、板橋組、木坑組和牛屋組,暫置中元古代長城—薊縣紀。

特徵

該群主要分布於皖南祁門藍田、屯溪(黃山市)等地。其下部未見底,與上覆歷口群為不整合接觸(可分別為該群的葛公鎮組、鎮頭組及西村組所不整合超覆)。上溪群為一套淺變質碎屑岩。出露厚度達5500m以上,詳見該群所屬各組。

備考

①李捷等命名地點上溪村位於安徽省休寧縣西北藍田附近,後人曾一度誤認為休寧縣西南之上溪口(簡稱溪口)故稱溪口群,經安徽省區調隊查證後,改正恢復為上溪群。②有些研究者認為上溪群屬古元古界,有待進一步研究。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李捷
年份1:1930
作者2:夏邦棟
年份2:1962
作者3:安徽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3:1987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