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5年置上渡街道,1960年改公社,1962年復置街道,1968年更名紅星街道,1978年恢復原名。
行政區劃
下轄15個居委會、1個管委會。下轄橫江、鷺嶺、新成、洋洽、尤溪洲、竹欖、李厝山、上渡、龍潭、灰爐、嶺下、水上12個居委會。其中水上居委會是全市唯一管轄水域的居委會。
1997年,轄嶺下、龍潭、灰爐、紅星、上渡、飛鳳、竹欖、李厝山、龍溪洲、洋洽、新成、鷺嶺、坊兜、橫江、水上、鳳嶺16個居委會。後轄15個居委會,1個管委會。後改為10個社區、2個居委會(代碼為~001李厝山社區 ~002新成社區 ~003紅星社區 ~004洋洽社區 ~005嶺下社區 ~006飛鳳社區 ~007尤溪洲社區 ~008天民社區 ~009鷺嶺社區 ~010坊兜社區 ~013橫江居委會 ~015新成居委會)。2003年橫江居委會劃歸
金山街道。
人口數據
總人口——————12569
男————————7088
女————————5481
家庭戶戶數————2779
家庭戶總人口(總)— 8564
家庭戶男—————4324
家庭戶女—————4240
0-14歲(總) ————1265
0-14歲男—————637
0-14歲女—————628
15-64歲(總) ——— 10544
15-64歲男 ————6081
15-64歲女 ————4463
65歲及以上(總) ——760
65歲及以上男———370
65歲及以上女———39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606
機構設定
黨政辦、人武裝、財政所、綜治辦、司法辦、城管辦、經濟辦、計生辦、民政辦、勞動保障事務所、社區會計代理服務中心。
基礎設施
上渡街道
市政設施較差。1981年後,街道辦事處對“髒、亂、差”進行認真治理,改建36條小街巷並使之清潔化,8年共植樹綠化17880平方米,有灰爐、嶺下、龍潭3個居委會達到文明居委會標準。位於北部江心中的三縣洲已被開發成全區最大的公園——江心公園。從1977年起經市、區人民政府不斷投資建設,園內已種植果樹、林木5萬株,綠蔭覆蓋全島。島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並設有輪渡碼頭。公園南岸江灘沙細地平,水流緩慢,為福州市區兩大天然游泳場之一。每逢夏季,公園遊人雲集,日流量高達7000多人,被譽為福州的“太陽島”。1989年街道轄地內有大中專院校2所、中學1所、國小4所、保健院1所以及17家省、市屬企業。
經濟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省、市人民政府通過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將上渡地區規模較大的木材商行、加工廠以及運輸企業合併組成福州貯木場及附屬木材加工廠。50年代區人民政府在上渡先後開辦五金、建材、家具、機械、化工等行業工廠,打破傳統的木材生產的單一結構。1958年街道辦事處開始興辦加工性和服務性企業,到1978年已有小型工廠10家,職工744人,年產值121.79萬元,利潤10.68萬元。1988年,因行政區劃變動,上渡街道27家工廠有10家劃歸對湖街道管轄。1989年,街道有街居工廠22家,職工2717人,年產值703萬元,利潤19.31萬元,均居全區第三位。在興辦工業的同時,街道還發展了商業及勞動服務行業,並逐步形成網路。1985年,街道辦事處在上渡街開展“物價、計量信得過一條街”活動,被區人民政府作為經驗向全區推廣,省、市報紙和電視台還作了專題報導。1989年,全街道共有商業及勞動服務性企業23家,職工395人。
歷史變遷
街道地勢北低南高,北部是閩江淤積洲地,港汊眾多,水運便利。有倉山區最大的洲地——尤溪洲和最長的內河——洋洽河。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533)解除海禁以來,逐步形成為福州主要的木材集散地。閩江上游大批木材以排放運輸方式先集中於這一帶的水塢中,然後經粗加工再銷往省內外及國外。福州規模最大的水塢就建在尤溪洲內。南部是丘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這裡是墓區。在洲地與丘陵之間有地勢較平坦的狹長坡地,古代和近代時期這一帶是農業耕作區。明萬曆四十年(1612)福州至莆田線路改道,官府開闢由倉前經上渡這一帶通往灣邊的新路,上渡從此成為福州至永泰的重要通道。民國以後一些民族商人紛紛來此地開辦木材加工廠,到抗日戰爭前夕這類工廠已發展到30多家,工人近千人,是當時倉山主要工業加工區之一。產出的木材製品除銷往上海、天津等地外,還出口日本、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
地名由來
上渡
上渡在倉山區的西北部,西起洋洽路,東至
龍潭路,全程長913米,稱為上渡路,而路的兩側地域,便稱上渡。《福州百科全書》:“唐時,此為至閩江北岸之渡口,因處上鬻,故名。”上渡長期作為木材的集散地,是以閩北水運木材為主的口埠。周邊有尤溪洲的木芎水塢、貯木場、木材商店、鋸木廠等。上渡路,解放前為沙包土路,1959年拓寬改鋪瀝青混凝土路面,隨著1999年三縣洲大橋架通,路面又拓寬新修,配套成為主幹道。雖然渡口的功能已漸消失,而地名“上渡”仍在沿用。
望北台
望北台位於上渡街道境內與台江大廟山的釣龍台隔江相對。據考,昔年龍潭路尚未開通,南台島北部的居民要過萬壽橋入城,必須登上黃柏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嶼人陳京在黃柏嶺頂建座真武廟,刻“望北台”三字在石壁上,從此,望北台替代了黃柏嶺,成為地名。《榕城考古略》載:“望北台在光孝寺西,有廟踞山巔,祀真武,舊名黃柏嶺。”民國初年,龍潭路逐漸開通,改稱“北台路”。1950年後,恢復舊名黃柏嶺。不過,古廟和刻石尚存,人們仍稱望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