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革命軍事館,是上海革命軍事館籌建辦公室準備籌建的博物館,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已發布公告向社會各界徵集文物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革命軍事館
- 地理位置:上海市
上海革命軍事館,是上海革命軍事館籌建辦公室準備籌建的博物館,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已發布公告向社會各界徵集文物資料。
上海革命軍事館,是上海革命軍事館籌建辦公室準備籌建的博物館,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已發布公告向社會各界徵集文物資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西路325號(原上海美術館),地處上海人民廣場歷史風貌保護區,人民公園西側,占地10000平方米,是全面綜合反映上海6000年悠久地方歷史及革命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1983年,建成 “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改現名;1984年5月27日...
2021年4月14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掛牌“上海市對台交流基地”。相關歷史 八百壯士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10月26日,軍事重鎮大場失守,淞滬會戰進入最後階段。閘北、江灣的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不得不往西撤退,四行倉庫成了蘇州河以北最後的堅守陣地。此時,國軍第88師...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 [26]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9號,坐落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1959年,軍博籌建...
曾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政委、黨委書記。人物生平 凌雲,原名樹本,1921年生於杭州。他幼時家境貧困,全家僅靠父母私塾教學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1936年,年少志高的凌雲來到上海,並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4月,凌雲奔赴延安,從此開始了革命生活。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凌雲先生戎馬一生,為民族...
“兵器陳列”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陳列,總共分三個展區。分別為負一層、一層、二層東、西、南3個迴廊。基本介紹 負一層中央大廳陳列坦克裝甲車輛、各型火炮、U2飛機殘骸、紅旗2號飛彈,一層中央大廳陳列飛機、飛彈和艦艇,二層東、西、南3個迴廊陳列手槍、步槍、衝鋒鎗、機槍、彈藥、刀具等。陳列面積...
蘇榮,江蘇省東台縣人,1926年2月生,1942年2月參加革命,1944年2月入伍,1944年12月入黨。1940年,年僅15歲的蘇榮就以強烈的意願積極要求參加新四軍。因當時個頭矮小,部隊領導認為他不適合參戰,便安排他先到蘇中抗日根據地鹽務部門工作。1942年他奉命打入敵偽旅部獲取重要軍事情報。於1944年正式參加新四軍,同年12...
如已故的館員中有原國民黨軍事參議院院長厲爾康、著名書畫家王個簃、朱屺瞻、顏文梁、林風眠、關良、史學家陶菊隱,康有為之媳龐蓮及最晚去世的前清秀才的蘇局仙等。健在的館員中,頗有影響的有蔣介石的女婿陸久之、孫中山的外孫王弘之、革命先烈許曉軒的夫人姜琦華、著名導演孫道臨、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著名翻譯...
其中有一生曾七次被通緝,三次入獄的章太炎,謙稱“馬前卒”、寫下《革命軍》的鄒容,中共早期馬列主義理論家楊匏安、皖東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江上青,延安時期書記處五大書記之一的任粥時,全國解放以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部長的張愛萍,國務院副秘書長楊放之,上海市市長曹獲秋,福建省委書記許亞,化工部副...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宣傳教育室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宣傳教育室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下屬科室。所獲榮譽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單位“。
本書系“中國軍事文化遺產”系列叢書第一種,其他將陸續出版《中國歷代軍事文化遺產》、《上海軍事文化遺產》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文化遺產》是一部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而編寫的書。它首次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200多處革命軍事類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陳列館(室)、兵器館、戰史館、廣場、舊址、...
1930年3月任鄂北“剿共”總指揮,旋任第十軍軍長、第四十八師師長,參加“圍剿”湘鄂西紅軍革命根據地,進行反革命“清鄉”。1935年在國民黨三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任湘鄂川邊區“剿共”總司令。抗日戰爭初期,曾在南京,合肥一帶阻擊日寇,不久卸職,任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武漢解放前逃往香港九龍。1962年去世...
江蘇革命軍事館是江蘇省境內的革命軍事館。發展
湖南革命軍事館位於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街道,規劃占地面積30畝,主館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為湖南省的省級綜合性軍事歷史類場館。湖南革命軍事館參照中型博物館標準建設。建成後將常態對外開放,便於公眾參觀學習,每年對社會公眾開放不少於240天。歷史沿革 2019年,湖南革命軍事館啟動建設。2023年4月13日,發布文物史料...
湖北革命軍事館是湖北省的一家軍事博物館。歷史沿革 2023年3月23日,湖北革命軍事館籌建辦公室發布公告,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革命文物(實 物)史料。展出內容 該館將集中展示中國共產黨在湖北領導武裝鬥爭史、新中國國防建設史和新時代強軍興軍偉大實踐,延伸展示軍事歷史文化、兵要地誌和武器裝備,精心打造成傳承紅色...
1927年4月,孫炳文接前線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的電令,調他去武漢就任軍事委員會總務兼軍事廳長職務。其時正逢粵漢鐵路中斷,乃改由海路乘輪船經上海轉武漢。在此之前,反動派進行了一系列反革命暗殺活動,孫炳文已有所聞。因此,他率領總政治部工作人員和家眷十餘人,於4月10——12日先後秘密離開廣州去香港,搭乘...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紀念館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黃陂南路374號,占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隸屬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是一所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1952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修繕後作為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第一館,內部開放,接待重要中外來賓。1958年,中國共產黨第一...
9 亓陣之著.土地革命如火如茶 1927-1937.北京古籍出版社.2011.06.第38頁 10 禹州市軍事志編纂委員會編;王勇,劉明主編;張帆,王玉坤副主編.禹州市軍事志 .禹州市軍事志編纂委員會.2005年.第233頁 展開全部 學術論文 內容來自 宗成康. 九·一八事變後南京政府依賴國聯制日外交析評.《CNKI》,1997 郭鐵樁. 大...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在上海工人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裝起義中,顏昌頤作為上海區委軍事委員會和軍委特別委員會成員,協助周恩來和趙世炎做了大量的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後,顏昌頤處變不驚,協助周恩來處理好工人糾察隊的各項善後事宜後,赴武漢。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決定發動南昌...
1951年抗日戰爭勝利6周年前夕,陳紹寬就美、英兩國非法單獨對日媾和對新華社記者公開發表談話,強烈譴責這一行徑。1959年任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曾先後赴蘇聯、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訪問。“文革”期間,為保護陳紹寬安全,組織上出面勸他移住醫院。1969年7月30日,陳紹寬在福州病逝。主要影響...
徐白光(1893~1966),字寬良。廣東蕉嶺縣城南人。上海南洋大學肄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部中校參謀,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情報處上校科長、少將副處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中央統計局交通處長。日本占領區上海分局局長,軍事委員會駐東南亞特派員。抗戰勝利後,任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國民黨台灣省黨部組訓...
1905年9月,他經留日學生谷思慎(又資料說是黃興)介紹,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成為該會旨在推翻清政府的核心組織“鐵血丈夫團”中的軍事骨幹。這樣,何亞農就成為山西留日學生中最早加入同盟會的成員之一。其間,他結識了諸如上海革命黨首領陳其美等一批要人。1909年,何亞農畢業回國,他在保定通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
她親率“五百農婦繳一個團”的軍事奇蹟轟動一時。抗日戰爭期間,在延安為培養幹部,特別是黨的婦女幹部,成效卓越。解放戰爭期間,她擔任婦女委員會委員、曾出席國際民主婦聯第二次代表大會。全國解放以後,對發展紡織工業繁榮經濟解決人民穿衣問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令人扼腕的是,在文革中張琴秋含冤逝世。1979年得以...
5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11月復任第11軍軍長,率部由閩回粵,會同黃紹竑、徐景唐部在四軍老軍長李濟深的指揮下對張發奎開戰,藉口是張發奎部通共,和共產黨合謀製造廣州起義,史稱第四軍第一次內戰。大戰結束後,張發奎敗退出廣東,通電下野,獲勝的李濟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中央政治會議...
仲曦東(1915年10月3日-1984年6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山東黃縣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軍副政委,華東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軍事學院政治系主任、政治部副主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坦尚尼亞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
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光復上海戰役。1913年討袁失敗,再赴日學習。1916年回國,任浙江省督署參謀。1917年任廣州大元帥府參軍。1919年返四川任省警務處處長兼成都市警察廳長。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兼軍事委員會委員。1928年,任軍政部政務次長兼兵工署署長,同年又兼同濟大學校長。1929年當選國民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