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小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小

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小坐落於上海市黃浦區南部,緊鄰世博會規劃區,是一所有著110餘年歷史的老校。學校有二幢教學樓,一幢體操房,一幢輔助教學樓,大小操場,校園占地7千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園單位。現有五個年級,26個教學班(一、三——五年級每個年級5個班,二年級6個班),60餘名教職工,其中區青年學科帶頭人8名、區骨幹教師多名。學校的領導班子年富力強,理念領先,團結協作,銳意改革。本校對口國中為上海市大境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小
  • 簡稱:上海師專附小
  • 校訓:多經歷漫成長
  • 創辦時間:1909年
  • 類別:國小
  • 學校類型:綜合教育
  • 現任校長:張奕春
  • 知名校友:朱穎雯
  • 所屬國家:中國
  • 地理位置:中國上海市黃浦區
歷史沿革,辦學特色,榮譽,教師隊伍,

歷史沿革

上海市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國小,前身為上海貧兒院,清宣統元年(1909年),曾鑄、盛宣懷捐資捐地創建,招收貧兒入學,半工半讀。民國13年改為全日制學校。民國15年收納非貧兒附讀,自付學費。解放初原址曾為勤實義務學校、局門路國小,1958年,改為上海市第四師範學校附屬國小,1986年改今名。
光緒三十三年,上海商務總會總理曾鑄發起創設。曾捐2萬元為基金,盛宣懷捐地40畝,曾鑄子澤霖監成。宣統元年(1909年)開院。次年建女院,宣統三年落成。所收兒童全部住院,供給衣食,實行半工半讀制,進行國小文化程度教育。工作分藤工、革工、木工3種。民國2年,女生院舍於二次革命中焚毀,遂男女合院教授。民國13年起專一讀書;年長的進小型針織廠務工。民國15年,應社會要求設附讀生學額,藉以增加收入。
貧兒院由曾志態父輩、上海商界頭面人物施子英任院長,實際上由分任男院、女院“監院”的曾志態夫婦主持一切。人院貧兒學生300多人,邊讀書、邊做工、邊學音樂。由主修小提琴的高壽田任音樂部主任,而且還成立了規模不小的管弦樂隊,可以想見貧兒院中的小提琴教學肯定既有一定的分量也有一定的質量。
根據(教育雜誌)在宣統三年(1911年)二月出版的第三期上刊登的一張(上海貧兒院管弦樂隊攝影),這個樂隊連同指揮曾志態共有40人,管弦樂器都有。
上海貧兒院音樂部共持續了5年,作為一個連續教學的機構,它對中國小提琴藝術的普及與提高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中國第一個由中國人自己創辦、擔任指揮的管弦樂隊——它比1922年創辦的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樂隊還要早十多年——它在中國小提琴藝術發展史的地位極為重要。“貧兒院管弦樂隊”是中國人創辦西式管弦樂隊的最初嘗試,可以說中國新式音樂教育是從上海發端,並逐漸普及到全國。
(八十年代)1981年,學校被列入上海市54所整體改革實驗學校,1987年學校將整體改革的探索制定為“整體改革,培養能力,五育滲透,建設三園”。其中“三園”是指:培養學生聰明才智的學園,發展學生興趣愛好的樂園,陶冶學生美的情趣的花園。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內課外相結合,德智體美勞五育並重;將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要求各項活動系列化,各項要求序列化,學生行為規範化,行政管理科學化。期間,學校先後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植樹造林綠化先進集體、上海花園單位、全國紅旗大隊等榮譽。
(九十年代)1993年,作為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試點單位,學校提出了“同樂同活動,會學會玩會創造”的課題。“會學”指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學能力,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會玩”指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能自覺探索有關的知識技能,逐步形成發展這種活動的能力,從而尋求發揮自己潛在能力的最合適的領域。會學會玩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發揮創造力,是自身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會創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使學生持久、優秀、獨特具有一定的創造力,讓學生在自己過去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展。而“同樂同活動”正是讓學生“會學會玩會創造”的最佳途徑。
在這段日子裡,學校先後被評為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H版國小語文教材試點工作先進單位,上海市第三屆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等榮譽。
步入二十一世紀,學校又緊緊把握二期課改試行的機遇,以課改精神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致力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課內課外進行探索,通過一系列課堂教學改革和課外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發揮展示的空間,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評價的方法形式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逐步形成“育人為先、素質為重、關注生命、人文關懷”的辦學模式,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學校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作為辦學宗旨。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我們學校配置了許多專用教室,保證各科均衡發展,學生全面提高。一、二年級的民樂課,二、四年級的游泳課,每周五下午全校的走班課都是我校特色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通過創設各種社會實踐機會開闊學生視野;通過科學、新型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硬體建設上也注重人文化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寬鬆、家庭化的環境中學習活動。學校還通過“綠色課堂”教研活動,“研友會”科研活動,為每位教師搭建成長的舞台,使之在科研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得到了成長。
近幾年來,作為二期課改試點校,從長期試點到近年推廣,學校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學校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髮展為本,開展一年級學生“幼小銜接”斷奶期教育、一年級學生考試評價改革,假期作業設計以及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探索的新的評價方式等許多創新的教育理念與管理方法得到了區、市有關專家領導的肯定,受到了媒體關注,多次受邀在市級課改會議上做專題發言。
學校先後被授予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綠色學校、盧灣區文明單位、上海市圍棋傳統學校、上海市少兒茶藝特色學校、上海市語文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上海市學業管理與評價研究所實驗基地學校等榮譽稱號。

辦學特色

三年來,學校圍繞著“將師專附小建成辦學社會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設施現代化,具有時代特色的一流學校”的總目標,以二期課改的試行為抓手開展工作。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為今後幾年繼續創建21世紀的新型學校打下紮實的基礎。
學校把和諧發展作為主題,以德育工作為先導、以減負增效為抓手,以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爭創市文明單位為工作重點;以組織保障、管理暢通、隊伍建設為支持,力求實現辦學社會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設施現代化。
學校把“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今後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作為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辦學宗旨指導之下,探索並逐漸形成了“育人為先、素質為重、關注生命、人文關懷”的辦學模式。學校通過創設各種社會實踐機會開闊學生視野;通過科學、新型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硬體建設上也注重人文化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在寬鬆、家庭化的環境中學習活動。學校配置專用教室,配備專職教師,保證各科均衡發展,學生全面提高。一、二年級的民樂課,三年級的游泳課,每周五下午全校的走班課都是該校特色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近年來,學校圍繞著——將師專附小建成辦學社會化,教育人文化,管理民主化,設施現代化,具有時代特色的一流學校的總目標,以二期課改的試行為抓手開展工作,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

榮譽

學校先後被授予上海市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綠色學校、盧灣區文明單位、上海市圍棋傳統學校、上海市少兒茶藝特色學校、上海市語文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上海市學業管理與評價研究所實驗基地學校、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實驗基地、上海市二期課改基地學校、上海市無煙學校、上海市中小學生讀書活動先進集體、上海市小記者校園聯盟(《新聞晚報》)、五里社區市民學習基地、《小夥伴報》與《少年日報》小記者站等榮譽稱號。。

教師隊伍

學校有一支年富力強的教師,在職教師平均年齡35歲,碩士學歷6.7%,本科學歷70.1%,高級職稱占3.3%,中級職稱占67.3%。教師工作作風嚴謹、紮實、吃苦耐勞、合作意識強,對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及新要求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教師隊伍中區青年學科帶頭人、區骨幹教師占15%、校級骨幹教師13%。優秀的教師隊伍增強了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實力。2006學年度,學校共有30名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比賽獲獎,占教師總比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