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鼓首音樂

上杭鼓首音樂

上杭鼓首音樂,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傳統音樂,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杭鼓首音樂,雅稱“五音鼓樂”,是活躍在客家地區以吹奏為主的民間音樂。閩西傳統民間鼓首樂又叫鼓樂班、鼓手班、鼓吹班、八音班、中軍班等,遍布閩西整個城鄉。上杭鼓首音樂流入閩西,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常用樂器有嗩吶、曲笛、皮胡、三弦、小筒等,打擊樂器有金鼓、沙鑼、小鈸、小雲鑼、銅鐘等,以後又吸收閩西漢劇(外江戲)樂器,增加吊規、揚琴、提胡、大銅鑼等。

2018年7月30日,“上杭鼓首音樂”被列入龍巖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杭鼓首音樂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30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
  • 項目序號:21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演奏場合,曲調唱腔,演奏要求,主要樂器,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上杭鼓首音樂自中原傳入後,吸收上杭當地的音樂元素,經一代代藝人的創新發展,形成了獨特風格的客家傳統音樂,在“外江戲”傳入後,鼓首班又吸收了戲曲音樂內容,使鼓首音樂更加豐富多彩,並逐步形成自己完整的系統的曲目。鼓手班的活動區域最初只在本鄉各村,後逐漸走向鄰近縣鄉甚至客家地區縣市,成為客家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
早在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就有上杭藍溪《延盛華》鼓樂班赴上海掛牌設樂社,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還為樂社灌制唱片發行。
解放前夕,單長汀城內的鼓首班就有100多個,連城城內有80多個,永定城內70多個。在農村更是數不勝數。
20世紀50年代,閩西客家鼓樂藝人曾多次參加省民眾業餘文藝會演。

文化特徵

演奏場合

在閩西,民間的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等都常有鼓首班演奏。在各種場合演奏的曲調有嚴格的規定,如喜事用“化財調”,喪事用“堂調”。甚至在某一種活動中,可隨著不同階段不同氣氛的要求演奏不同的曲調。如辦婚事的過程中,從姑娘梳妝打扮開始,到告別爹娘、出門、上轎、嫁途、入門、拜堂、進洞房等都有專門的一套儀規曲牌。婚宴後,賓客還要隨意點曲演奏,曲目不能雷同。

曲調唱腔

鼓首樂常演奏漢劇曲調唱腔。演奏時,可由演奏者直接演唱漢劇唱腔、道白,也可用嗩吶模仿劇中生、旦、醜、淨、末的聲腔,甚至可模仿對白、問答、喊叫、說笑、哭鬧等等,聲情並茂、生動詼諧。

演奏要求

鼓首班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要求較高,出色的鼓樂藝人都能全面掌握吹、打、拉、彈、唱五種技巧。所以有些地方又把鼓首班稱為“五音班”。

主要樂器

上杭鼓首音樂以各種規格的嗩吶為主奏樂器,並配備有頭弦、大號、三弦、吊規、六角琴、揚琴、二胡、大鑼、小鑼、鈸、鼓、板等十幾種樂器。有大吹、小吹的區分,用嗩吶和打擊樂器主奏的為“大吹”,用笛子和弦樂器主奏的為“小吹”。

代表作品

據調查,閩西鼓吹樂曲調有六百多套,至今還流傳下來的約七十餘套,經常演奏的約三十餘套。有人把它分為八大套曲,即《大樂》《十班》《和番》《花鼓》《傳爐》《三仙》《封相》《封王》等。代表樂曲有《大南詞》《大北調》《廣東腔》《得勝鼓》《迎令鼓》《金花報喜》《狀元游府》《全家福》等。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上杭鼓首音樂仍較為活躍,只是婚慶、祝壽、生育等喜慶活動,已較少使用鼓首樂隊。
傳承人物
呂必生,男,漢族,1972年8月生,2019年被評為龍巖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上杭鼓首音樂”。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杭鼓樂班藝人溫福林為主組成的民間音樂代表隊演奏《高山流水》,1956年參加福建省文藝調演後,又選入省代表隊參加全國調演並在“懷仁堂”為朱德、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