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伯相論與英使議約事宜書

《上李伯相論與英使議約事宜書》是薛福成所著作品,出自於《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李伯相論與英使議約事宜書
  • 作者薛福成
  • 作品出處: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宮太傅中堂鈞座:昨聞梅輝立翻悔前言,毅然由煙臺南下,其得步進步,狡獪叵測情狀,昭然若揭。竊思自古兩國相持,必先審彼己情勢,情勢瞭然,而後應敵之方裕如矣。方今英之富強,固非中國所能敵。而論天時地勢,英必不願啟釁於中國者,何也?英雖主盟西土非一日,然自俄、德之交合,英人惴惴自顧,常有慮其吞噬歐洲之意,一旦有事中華,俄人必乘間長驅以窺印度,德人必興兵侵併旁近小國,以逼法蘭西,則英之唇齒亡矣。此固英之君臣所四顧躊躇者也。近聞土耳其國王為其臣民所廢,俄人意在用兵,而英人不敢漠視,香港兵船已有調歸之信。雖未必即確,然其不輕用兵之意,則已有明徵。且威妥瑪在都商辦滇案,始以八條所允,既饜其欲,未嘗不漸就範圍。其既允而旋翻者,梅輝立之意,蓋謂中國非劫之以勢,不能大獲所欲,故唆威使於成議之際,拂衣徑出,必待我再四挽回,然後示我以勉強應允之意,此正梅輝立之妙用也。今梅輝立已抵滬矣,度其來書,必故作決裂之語以相恫喝。我之應之,不妨以距為迎,先加駁斥,然後徐徐因勢利導,可以保其必不決裂,而轉圜必速。設令再從而將順之,羈縻之,則彼又必幡然改轍,而大肆厥求矣。何也?彼之所欲,本無底止;彼之所謀,亦初無定衡。彼但知事窮勢迫而後言和,其和必無遺憾也。彼但知中國不見其兵船,所許必未到極至之地也。是故敵兵之來不來,不在所許之厚不厚,即令所言必允,彼以為可劫也而兵至轉速,必復大索於所許之外。迨無可許而至決裂,則何如靳其所許,猶有可加於兵至之後,且使彼無奢望,而收拾轉易乎。竊謂此時威使如有要挾,宜折之以理,勿稍遷就,則議和或易為功。且威使在華數十年,近將歸國,設因此兵連禍結,牽掣大局,彼將內為國主所尤,外為商人所怨,實非其所深願。彼之本計,不過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欲乘此時迫脅中國,大得便利,以見好商人,為歸老之榮耳。其水師兵船游弋各埠,呼召十數號,不難立集,彼挾其伎倆,或欲一試而後快,固未可知。然則為今之計宜如何?曰:設備而已矣。洋人之性,以強弱為是非。昔執事在上海,駕馭西洋兵將,有鞭撻龍蛇視若嬰兒之風。以其時有淮軍五六萬人,戰勝攻取,先聲足以懾之也。同治九年天津之案,法國兵船數號來泊,法使羅淑亞意氣驟厲,急索天津守令之頭,迨聞執事率兵數萬由陝東行,則驕氣為之頓殺。故設防所以定和局也。或謂設防而觸其怒,不如示不設防以速其和。不知自古兩國相持,備愈嚴則和愈速,形格勢禁,理有必然。誠宜密速調兵,節節布置,俾人心固而聲援厚,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威。敵船一到,飭我軍嚴兵以待。斯時議和,其詘伸損益之數,自與無備者迥不侔矣。謹將緊要事宜開列於後,其中有宜急籌者,有豫擬而不妨緩行者,有姑存此說以鈐制敵人者,伏惟恕其愚陋而採擇焉。
一、勁旅宜調也。議者或謂洋兵精悍,中國之兵,十不當一,則調兵與不調同。不知調兵而謂必勝者非也。調兵而蓄銳勿動,藉以張軍聲、固民志,彼之要挾,亦當稍減,此必然之理也。且洋兵恃其船炮,最利攻堅,若戰於曠野,豈能操必勝之券。昔英軍、法軍助剿粵賊,屢挫衄而亡其將矣。淮軍以槍炮剿流寇,不甚得力,至用長牆圈制而始滅之。蓋野戰不專尚火攻也。今誠厚集兵力,自大沽接於津郡,自津郡接於通州,分段設營,萬一用武,則大沽之勢不孤,而迎敵之兵相續。彼涉海遠來,兵數不多,且無後繼,是已居可勝不可挫之勢,聞我兵力既厚,則心孤而意怯矣。直隸自周盛傳一軍以外,各鎮練軍抽調七成隊伍,可得五千人。此外河南宋慶一軍,剿捻剿回,百戰以成健旅,今聞有遣撤之議,惜小費而棄遠圖,甚非計也,亟宜咨請暫停遣撤。山西樹字六營,久經訓練。此二軍者,似須奏請諭旨作為河南、山西所遣拱衛畿甸之師,其月餉仍由兩省源源運給。濟寧銘軍全部萬人,亦宜飛調北來。如此則兵力稍厚,不至為狡寇所乘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清同治四年,入兩江總督曾國藩幕。光緒元年,上疏力陳海防大計,始知名於世。同年入直隸總督李鴻章幕,襄助辦理外交事宜。五年,撰寫洋務思想代表作《籌洋芻議》。十年,授浙江寧紹台道,參與浙東抗法鬥爭。十五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致力於設立領事,保護華僑。與英國交涉中緬南段劃界事宜。屢遷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四月任滿回國,旋病逝。清廷下旨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編者簡介馬忠文,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晚清政治史研究。撰有《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張蔭桓、翁同龢與戊戌年康有為進用之關係 》等論文。任 青,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情報系,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資料整理工作,參與整理《張蔭桓日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曾協助許恪儒先生整理《許寶蘅日記》(中華書局,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