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上書諫吳王
臣聞得全者昌1,失全者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2,以王諸侯。湯武之土不過百里,上不絕三光之明3,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4。故父子之道,天性也5。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6,功流萬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7。
夫以一縷之任8系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9。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10,又重鎮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11。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12。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上壽13,弊無窮之極樂14,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15,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惡其跡者16,卻背而走17,跡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18,影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19,一人炊之,百人揚之20,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21。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22。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23,絕其胎,禍何自來?
泰山之霤穿石24,殫極之綆斷乾25。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26。夫銖銖而稱之27,至石必差28;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29。夫十圍之木,始生如櫱30,足可搔而絕31,手可擢而抓32,據其未生,先其未形。礱蹐底厲33,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34,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原大王熟計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3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全:完備,指行為完美無瑕。
2.聚:村落。
3.三光:日月星。不絕三光之明,指無日食月食,金木水火土等星運轉正常。古人以為日食等現象是上天對帝王的警告;日月星不發生異常現象,這是天下有道所致。
4.王(wàng)術:王天下之術。
5.天性:這裡是用父子關係比喻君臣關係。
6.遺策:政策失誤。
7.惻怛(dá):憐憫,同情。
8.縷:線。任:負擔。
9.絕:斷。
10.系:系物的線。
11.閒:間隔,距亂。 發:比喻細小。以上是說,是否能夠脫離災禍,沒有更多時間選擇,霎那之間就要決定,比喻情況急迫。
12.舉:行動。 脫:脫離災禍。
13.壽:百歲。一說九十。
14.弊:享盡。
15.走:奔向,趨向。
16.跡:腳印。
17.卻背:倒退。
18.就:走向。 陰:背陰。
19.湯:熱水。 凔(chuàng):冷。
20.揚:用勺舀起熱水倒下,使它變涼。
21.譬由:譬如。由,通假為“猶”。
22.操弓持矢:以上是說,養由基只能射中百步之內的目標,我能預見未來,他比起我宋,等於不懂得怎么拿弓箭。
23.納:接受。
24.霤(liù):屋檐流水,這裡指山上流水。
25.極:屋頂正梁,這裡指井梁。綆(gěng):井繩。 乾:指井梁。
26.靡:通假為“摩”。這句是說,逐漸摩擦使它這樣的。
27.銖(zhū):古代最小重量單位,一兩為二十四銖。
28.差:誤差。
29.徑:直接,簡便。
30.櫱(niè):樹木被砍伐後長出的新芽。
31.搔(sāo):壓倒,弄折。
32.擢(zhuó):揪。拔:拉斷,拔起。
33.礱(lóng):研磨。底:通假為“砥”,研磨。
34.樹:栽植。
35.易:改變。不易之道,指永遠不變、始終正確的法則。
白話譯文
我聽說“能夠品行完美無瑕的人,就會功業昌盛,喪失了完美品行的人,事業就會衰落。”舜沒有立錐之地,卻擁有了天下;禹沒有十戶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夠在諸侯之間稱王。湯武的土地方圓不過百里,對上沒有出現日月星的異常天象,對下不傷害百姓的心愿,是因為有用來稱王天下的策略。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忠臣不逃避嚴厲的懲罰而對君主進行直諫。處理事情沒有缺漏或錯誤的謀劃,功績流傳萬世。我願意剖開自己的心腹獻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以憐憫之心對我的話稍加考慮。
用一根麻繩的負重,系起千鈞的重物,上懸在沒有盡頭的高處,下臨深不可測的深淵,即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擔心麻線將斷絕。馬就要受驚,卻去擊鼓驚嚇它;系物的線將要斷絕,還要給它增加重量。系物的線在高處斷絕,不能再重新接好;重物掉進深淵,不能再把它取出來。出的來與出不來,其間的差距微小得連根頭髮都放不下。假使能聽取忠臣的話,所有的行動一定能夠免於災禍,如果一定要順著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堆疊起來的蛋還危險,比登天還難。改變想要做的事情,比翻過手掌還容易,比泰山還安穩。現在要享盡天賜的壽數,享盡無窮的樂趣,終保王侯的威勢,不從做翻掌這樣的事情出發;深處泰山那樣的安穩境地,卻要冒著累卵的危險,經歷登天的困難,這是讓我非常疑惑的。
有人對自己的影子和腳跡有所畏懼,他轉身奔跑,結果腳印卻更多,影子隨身在後,追逐得更快。這樣不如在背陰的地方停下來,影子與足跡也會消失。想讓別人聽不到,不如不說。想讓別人不知道,不如不做。想讓熱水涼下來,一個人燒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沒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燒火。不在那裡採取決斷的措施,卻在這邊施救,就像抱著柴草去救火一樣。養由基,是楚國善於射箭的人。距離楊葉百步遠,射箭百發百中。楊葉那么大,能夠百發百中,可以稱得上善射了。可是他射箭的距離,只在百步之內罷了,和我比起來,簡直是不懂拿弓持箭了。福的產生有它的開端,禍的產生有它的起始,接受福的開端,止住禍的起始,禍還從哪裡來呢?
泰山上流下的水能夠穿透石頭,拉到盡頭的井繩可以磨爛井梁。水不是穿石的鑽,井繩不是開木的鋸,不斷的摩擦才使它這樣。一銖一銖地稱,稱到一石一定會有差錯;一寸一寸的量,到一丈就會有差錯。以石和丈來稱量,既直接又少出差錯。那周長十圍的樹木,開始生長的時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腳趾就可以把它撓斷,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在它沒有長成,沒有形成之前挖出。打磨砥礪,看不見它的損壞,一段時日後終究會毀壞;種樹養畜,不見它的生長,一段時間後就會長大;積累德行,不見它的好處,時間長了就會有作用;背棄理義,不知道它的危害,時間久了就會滅亡。我希望大王仔細考慮一下並且親自施行,這是百世不變的道理啊。
創作背景
適時吳王劉濞為漢高祖劉邦兄劉仲之子。初為沛侯,因破黥布有功,封吳王。孝文帝時,吳太子人見,侍奉於皇太子,後被殺。吳王“由是怨恨,稍失藩臣禮,稱疾不朝”,並有謀反之心。當時,作者正為吳王郎中,了解這些情況,反對吳王謀逆,於是寫下這篇文章。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文分三層意思。首先指出吳王劉濞的所作所為非常危險,如“以一縷之任,系千鉤之重”,其次說明要想沒有危險,就不要做冒險的事,並暗中指出吳王圖謀反叛的行為是掩蓋不了的,“欲人勿知,奠若勿為”,最後說明要防微杜漸,要把禍患消滅於未形成之前,暗中勸吳王及早打消反叛的圖謀。文章揭露的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是對統治階級內部個人野心家的勸告,但就做事要防微杜漸,不要一意孤行這一點來說,對我們是不無啟發意義的。
此文寫在吳王叛亂之前。劉濞雖已蓄意謀反,但還沒有完全暴露,不好明明白白指出他反叛的陰謀,所以全文多用隱語,只在開頭和結尾處略見勸告之意,中間全用比喻,反覆說明利害,意在促使對方猛醒。枚乘雖然沒有賈誼、晁錯那樣的方略和志向,但還是以披肝瀝膽的言辭,積極寫下《上書諫吳王》,規勸對方不要起兵,表現出對國事的關心,寫得很有感情,頗有特色。全篇比喻層見疊出,行文委婉含蓄,敘事說理詳明,是頗富文采的散文。
名家點評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汪耀明《漢魏六朝文選解》:由於吳王反漢的計畫尚未公開,文中不能直指其事,只能曲折地表情達意,希望對方積德累行,千萬不要棄義背理,走反叛的道路。枚乘自然而然地把他得心應手的辭賦寫法融人散文創作之中,注重排偶和比喻,講究辭彩富麗的效果。他上書勸諫採取含蓄的方式而並不顯得隱晦,多用形象的比喻,從而使這篇文章成為漢初富有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的名篇佳作。
作者簡介
枚乘(?—前140),西漢辭賦家。字叔,淮陰(今江蘇淮陰)人。他的主要活動時期是在漢文帝、漢景帝時代。初為吳王
劉濞郎中,吳王欲謀反,枚乘上書勸阻,未被採納,於是離吳往梁,成為梁孝王
劉武的文學侍從之臣。吳王起兵後,他再次上:書勸劉濞罷兵。吳楚七國反叛平定後,他因上書而出名。景帝拜他為弘農都駙,因其久為大國上賓,與英俊交遊,得其所好,不樂為郡吏,故以病去官,復游於梁。武帝即位後愛慕其才,以安車蒲輪召他入京,其時枚乘已年老,死於途中。據《
漢書·藝文志》記載,枚乘有賦九篇,今存《
七發》、《
柳賦》、《梁王兔園賦》三篇。其中《七發》規模宏大,鋪陳細膩,語言豐富,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標誌著漢大賦成型的第一篇作品。散文今存《上書諫吳王》和《上書重諫吳王》。俱見《漢書·賈鄒枚路傳》和《文選》,都富有文采。其後一篇有不符合史傳記載之處,可能是後人偽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