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吳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吳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6年
- 設立年份:1983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Shàngwú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上吳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上吳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有上吳自然村,村內吳姓聚居,且村莊位於上部,故得名上吳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原屬廟集鄉;1958年設立上吳大隊,屬中垾公社;1961年成立廟集公...
1984年10月,撤銷吳村公社,成立吳村鎮。2000年11月,屬臨汾市堯都區。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末,轄吳南、吳北、孫曲、王曲、南太澗、北太澗、邰村、上太明、東太明、東郭、永勝、徐村、喬化、洪堡、屯裡、南王16個村民委員會。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吳村鎮轄1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吳南村。地理...
下吳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莊原名吳村,後拆分為上、下兩村,此地為下吳,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下吳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屬同春鄉;1956年併入金沈鄉;1957年由金沈劃出復設同春鄉;1958年屬白山公社;1961年成立同春公社下吳大隊;1984年因公社改鄉、...
吳台村民委員會 吳台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駐地位於吳台,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吳台大隊,1983年體改更名為吳台村委會,1993年撤區並鄉,歸屬黃橋鎮管理,2007年村級調整,併入薛橋村村民委員會,隨之消失。
吳處村村民委員會 吳處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村取名。明代有吳姓人氏,從岩泉遷此建宅,村因名吳處。歷史沿革 原屬金鳥大隊,1984年6月,建立吳處村委會。據蓮都區蓮政函〔2013〕104號批覆檔案,撤銷吳村處併入匯村村。
吳廟村村民委員會 吳廟村村民委員會,根據其居民姓氏、地理環境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明清時期在此莊修一座廟故而得名吳廟村。歷史沿革 1984年成立由吳廟大隊改為吳廟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村委會合併後消失。
吳渡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標誌性地物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原有吳家渡口,吳姓建造的渡口,故得名吳渡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建廣大公社,吳渡大隊屬之;1964年由廣大公社析置三城公社,吳渡大隊屬之;1983年體制改革,公社改鄉,置三城鄉,吳渡村委會屬之;2008年後吳渡村委會併入...
吳家橋村村民委員會 吳家橋村村民委員會是195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自然村內以吳姓居多,故名吳家橋村。歷史沿革 1959年分為吳家橋、百花、西木橋3個村。1966年改稱向陽村。1968年與百花、光明(陶家橋)、東升(西木橋)合併。1971年分開稱向陽村,1981年復名吳家橋村。有7個自然村。
大吳村民委員會 大吳村民委員會是因村委會駐地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其村委會駐地為大吳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屬馬集公社,1983年屬於馬集鄉,2015年屬於馬集鎮,2006年撤銷。
吳店村村民委員會 吳店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吳店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屬高公人民公社,1977年屬高公鄉,1985年合併至申吳村,2005年申吳村又合併到三興村。
吳家屯村村民委員會 吳家屯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建隊,以村莊命名為吳家屯村。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劉家莊公社時建隊,歸劉家莊公社管轄,1972年劃為太祉莊人民公社管轄,1984年改為太祉莊鄉,2001年歸移風店鎮管轄。
吳家莊村村民委員會是陝西省的地名,2001年設立,2013年廢止,根據村委會駐地在吳家莊村而命名。地名含義 為民眾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62年區劃調整屬灃西公社,1966年稱新立大隊,1972年恢復吳家莊大隊,延續至2001年11月為灃西鎮的一個行政村,設立了吳家莊村委會,後根據秦都區合鄉並鎮相關精神併入釣台街道。
崗吳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莊位於崗壟上,村內吳姓聚居,得名崗吳,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崗吳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高亮公社,設群聯大隊;1961年三官公社成立時,以駐地命名為崗吳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三官鄉,崗吳村屬之;1992年2月,崗吳村...
前吳村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前吳莊,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莊周人民公社,前吳大隊;1986年屬城南區莊周鄉前吳村;1992年撤區並鄉,莊周鄉、望月鄉、小馬店鄉合併設立莊周鄉;2006年3月31號,莊周鄉併入城關鎮,屬城關鎮前吳村民委員會;2006...
吳集村民委員會 吳集村民委員會,199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所駐地自然村為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吳集大隊,1984年改為吳集村民委員會。2007年後由於村合併該地名消失。
吳老莊村民委員會 吳老莊村民委員會是以駐地名稱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吳老莊命名,明時,有吳姓居此,故名。歷史沿革 1979年建吳老莊大隊,1984年2月成立吳老莊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吳老莊命名。駐劉莊。2006年村委會合併入現今村委會。
新吳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吳中源等集體因建新安江水庫於1961年由淳安縣汾口區余家鄉田坑村遷此重建新村,故名新吳。歷史沿革 1950年屬遂安縣樂鋒鄉吳家村,1985年併入淳安縣屬三源鄉,1959年屬東亭鄉,因建新安江水庫於1959年3月遷移至汾口區余家鄉田坑村,1961年集體改遷至常山縣龍繞公社...
雙吳村村民委員會 雙吳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大吳圩、小吳家兩個帶“吳”字自然莊,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時名稱為雙吳大隊,1984年更名為雙吳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行政區劃調整後撤銷。
吳巷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轄區有該聚落“吳巷村”。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期,村域為旺巷、吳巷2個行政村,屬白鶴區太平鄉管轄。1958年為趙屯公社吳巷大隊。1984年,改稱趙屯鄉吳巷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撤銷吳巷村村委會建制,與南山村村委會合併建立南巷村村民委員會。
吳興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區域內村莊名稱而 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吳興集自然村,村莊原為吳姓首居,且村民希望村莊能興旺發達,故得名吳興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為吳興鄉松樹郢行政村;1955年為吳興鄉松樹郢初級社;1956年成立吳興高級社,自此松樹郢更名為興集...
吳廟村民委員會 吳廟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代,吳姓居此,後建一廟,故名。歷史沿革 1969年建吳寨大隊,1981年更名為吳廟大隊,1984年2月成立吳廟村民委員會,以境內吳廟得名。駐吳小莊,取消該民眾自治組織。
吳堰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
門吳村村民委員會 門吳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門吳大隊改為門吳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門吳大隊改為門吳村民委員會。1984年屬十里舖鄉管轄。2000年根據上級檔案,撤銷十里舖鄉,併入恩城鎮,屬恩城鎮行政管轄至今,沿用至2009年。
吳寨村民委員會 吳寨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委會駐地位於吳寨,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吳寨大隊,隸屬於當時六十鋪區管轄.1983年體改更名為吳寨村委會,1993年撤區並鄉,歸屬六十鋪鎮管理,2007年村級調整,併入趙莊村村民委員會,隨之消失。
吳川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村莊吳川,吳姓居民聚居,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吳川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屬第三區蜀馬行政村;1952年屬尚田區蜀馬鄉;1956年屬揚溪區校頭鄉;1958年屬尚田(紅星)公社校頭管理區蜀馬大隊;1961年建立梧村大隊,屬校頭公社;1982年第一次...
三吳村民委員會 三吳村民委員會,因村委會駐地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其村委會駐地為三吳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2年屬劉老家公社,1983年屬於劉老家鄉,1992年屬於雙浮鎮,2006年撤銷。
拐吳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轄區內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此村以吳姓最先居住,且原先位於小溪河的拐彎處,得名轉拐吳,以其村莊名稱後兩字命名,故得名拐吳村村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1961年1月,成立小溪河人民公社;1970年1月,單設小溪河公社,拐吳大隊屬之;1984年5月...
後吳村村民委員會 後吳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後吳、吳窯二自然村的首字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後樓大隊,1986年更名為後樓村委會。後因重名,經宿縣地區行署秘字(86)5號檔案批准改為後吳村委會。
吳營村村民委員會 吳營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吳營而得名。歷史沿革 1977年隸屬店集公社,1982年隸屬臨湖鄉,1992年撤區並鄉屬臨湖鄉,2005年合併至林莊村委會。
方吳村村民委員會 方吳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村民以方姓和吳姓居多,故得名。歷史沿革 在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