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城

上京城

上京,是遼王朝的首都,是在契丹本土內建立的政治中心,城址在今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側。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創建建遼王朝後,便在918年(神冊三年)興築政治中心,初名里都。皇都建立在契丹本土內的中心地帶,是契丹族崛起的根據地,依託大興安嶺余脈的崇山峻岭,前面為廣闊的草原,旁側為潢河上游及其支流,沿河而下可進入遼海大地,溯流而上穿越大興安嶺則可進入內蒙古高原腹部,在戰略上是宜攻宜守的要衝;而且河流兩旁的川地上水草豐美,氣候宜耕宜牧,是建立城市的風水寶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京城
  • 組成:南北兩城
  • 形狀:平面略呈日字形
  • 周圍總長:8916.9米
簡介,構成,北城,南城,城市制度,經濟活動,宗教傳播,繁華都城,毀滅,

簡介

926年(天顯元年)耶律阿保機在平定渤海國後去世,次子耶律德光繼皇帝位後,便下令擴展皇都城垣,並興建起開皇殿、安德殿、五蠻殿等三座宮毀。938年(天顯十三年)太宗耶律德光為了舉行隆重典禮,接受後晉派遣馮道等使臣的朗賀,接受奉獻燕雲十六州的圖籍,於是新建了宮城的南門,命名為承天門,依照中原地區封建王朝的禮儀舉行盛典,改年號為會同,並改皇都為上京。遼王朝先後共有九個皇帝,都以上京為首都,直到1120年(遼天慶十年、金天輔四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率軍攻入城內為止,上京城共存在約二百一十年。遼上京城的建立,是契丹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契丹社會從此向封建制轉化。契丹族在草原上興築的都城,不僅是內蒙古草原上的創舉,而且也是蒙古高原上各民族國家興築的第一座真正的城市。

構成

上京城由南北兩城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牆周圍總長8916.9米,約合17唐里。

北城

叫做皇城,位於全城的北半部,是由最先興築的皇都改造的。里都選擇在潢河(今白音戈洛河、沙粒河)北岸的沖積平地上,西靠一座小山丘,東望潢河下方的河谷,城牆的東、甫、北三面墒都呈直線,西牆的南北兩端向內曲折,其中段正位於小山丘頂部,因而形成西面地勢高、城中及東面地勢平坦的城郭,應是根據契丹人東向的傳統習尚而設計的。皇城城牆周長6398米,原高三丈,現今殘墒高達9米,一般均殘高6米。城牆上加築有馬面等防禦設施,現今還可以看到馬面殘跡。城牆的四面開設城門。東門叫做安東門,南門叫做大順門。西門叫做乾德門,北門叫做拱辰門,並加築有方形瓮城。皇都以安東門為正門,即以東門為正門,改築為皇城後就以南牆正中的大順門為正門。
皇城是契丹人聚居區域。城中央築有官城,也就是大內,是皇帝居住的宮毀區。宮城的南門叫做承天門,是太宗時按照中原地區封建王朝的宮門形制興建的,門上構築有城樓,只有舉行盛典時才開啟中央大門,平時出入官庭,是經由宮牆東、西兩側開設的宮門。東牆上開設的門叫做東華門,西牆上開設的叫做西華門,現今宮牆遺蹟多已塌毀,只剩下一些殘垣,估計宮牆的總長約1600米。宮城內建有開皇殿、安德殿和五蠻殿等建築,現今還可看到這些宮殿的高大台基。城中最北面的那座宮殿基址,建在一座小山丘上,是宮城中最為宏偉的宮殿,應是建城初期就已興建的開皇殿址。在這座高大宮殿址北面,有一組排列整齊的建築址,當是宮廷的後院。在大宮殿址南面的宮城內,還分布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台基,中間還用矮牆隔開,應是南院和北院的遺址。遼王朝採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將百官分為南北兩面,北面官負責管理契丹和各部族方面軍政事務,南面官負責管理漢人方面的軍政事務。北面官中的契丹北摳密院簡稱北院,契丹南樞密院簡稱南院,分別掌管契丹軍馬和人民兩個方面,是遼王朝政權的核心機構;所以設定在宮城中。大內以南有一條南北向的大街直通到皇城南門,經鑽探證實這條大街就是史籍中記載南街,寬約lo米,長達900餘米。南街東西兩側分布有許多建築址,外圍都築有圍牆,各處建築址之間有道路相通,但道路曲折迴轉而不甚規則,有的道路與東、西兩門內的東街、西街相通,,原來城市曾經過周密設計,因此顯得比較雜亂。這些建築址中,包含有 臨潢府、留守司、鹽鐵司、臨潢縣、國子監、內省司、八作司等官署,有齊天皇后故宅、法天皇后所建的元妃宅等府第,有孔子廟;天長觀、節義寺、貝聖尼寺等寺觀,有續錦院、曲院等作坊,並有贍國、省司兩處倉廒等等。皇城內的東南角上有一處寺廟遺址,現今地面上還屹立著一座白石雕像,殘高約6米,頭部已缺失,有人認為是天雄寺內供設的遼太祖像,但石像戴有理珞,而且敞胸,故應是觀世音菩薩像。在大內以北的大片地區,經過考古鑽探沒有找到建築基址,表明這一帶地區原來就未曾興築過建築物,應是當時搭設氈帳地區,供給契丹皇族和衛戍人員居住。

南城

位於全城南半部,是太宗擴展城垣時,在皇城南面另築的新城垣,以皇城的南牆為北牆,新築了東、南、西三面城牆,叫做漢城。漢城的東、南、西三兩城牆共長5120米,連同共用皇城南牆部分共長約5730米。加築的漢城城牆較皇城城牆低矮些,原高二丈,現殘高約3米,且多已被沖毀;漢城城牆上也沒有加築馬面等防禦設施。漢城的東牆上開設有迎春門和雁兒門,南牆上開設有順陽門和南福門,西牆上開設有金風門和西雁兒門。這些門址已全部被河水沖毀,已無法了解其位置和形制。漢城是漢族和其他民族聚居區域,城內除有南北向大街外,還有東西向的橫街。南北大街起自南牆正中的順陽門,直通至皇城南牆中央的大順門。大街交叉路中央建有市樓,市樓是監督和鎮守城內居民的據點,附近還設定有工商貿易活動的市肆。城內建有專供回鶻商販居住的回鶻營,建有專為接待宋朝使臣的同文驛,接待西夏等國使臣的臨潢驛。城內設有潞縣、興仁縣、宣化縣、定霸縣、易俗縣、遷遼縣等縣衙,管領城內及其附近定居的漢、渤海和其他各族。潢河原來是從西面流來,流經漢城南牆外,再向東流去,由於歷代洪水泛濫,河床多次改道,穿過漢城內多次,現今的白音戈洛河改道在皇城與漢城之間東西貫穿流過,漢城城牆及城內主要遺蹟已被沖毀,只剩下小辛莊周圍小片地方還未被河水沖涮過。河水歷年泛濫,不僅沖涮掉皇城南牆的大部分,近年又大肆泛濫,大量泥沙淤積至皇城內中央宮殿區,已很難了解原有的城市面貌。

城市制度

上京的城市制度,與中原地區歷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完全不同,在中國都城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耶律阿保機在決定興築皇都時,任命漢人禮部尚書康默記為版築使,負責都城的設計和施工;參與興築皇都的還有韓延徽、貿去疑等漢族官員。他們都是遼王朝的開國功臣,忠心耿耿地為契丹主子服務。他們在設計皇都時,既要考慮到契丹民族的傳統習尚,以迎合契丹統治者;又要仿照中原地區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以顯示新政權的威望。因此,皇都的總平面為四方形抹上角,面向東,以東門為正門。實際上是磁針的東南方向;城內北部布置搭設氈帳區域,突出契丹的民族傳統習尚。當耶律德光擴建都城時,考慮到安置在戰爭中擄獲大量人口,加築起了漢城,既可安置更多的新增人口,也是解決都城內聚居的契丹人生活供應的良策。漢族工匠的手工業產品和商業貿易活動輸入外地的產品,都是契丹貴族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於是形成了契丹統治者和漢族分別聚居的城市制度,這是中原地區封建王朝的都城制度上未曾有過的。當耶律德光準備舉行盛大典禮,接受後晉奉獻燕雲十六州圖籍時,決定仿照漢人的禮儀,將皇城的大門由東門改到南門,城內主要建築物改為南向,並仿照中原地區封建王朝的宮門,興建起承天門,就是顯示自己不僅是契丹族的主宰者,而且也是中原地區廣大漢族的主子。遼代文化的二元性,就是既有濃郁的契丹民族特點,又有中原地區漢族文化傳統,在上京城市制度和單體建築物上,都有充分的體現。
上京是遼王朝的治政中心,遼王朝的歷代皇帝都沿襲契丹傳統的遊牧生活習慣,每年四季都在野外生活,稱做“四時捺缽”,重要臣僚都扈從皇帝在野外生活,國家重要大事的決策都是在行帳中決定的,只有當舉行某些重要禮儀時,皇帝才回到都城中暫住,事後又繼續過著“四時年捺缽”的生活。遼王朝的國家政權機構的大部分臣僚及其下屬官吏入等,都必須在上京城內處理日常軍政事務。史籍上記載遼王朝的朝廷機構名稱很多,尤其是其中南面官往往都仿照中原地區的唐王朝設定官職,其中包括許多因人設制的官職,這些屬於朝廷的機構和官員,都應在上京城內居處,分布在皇城南半部的城區中。

經濟活動

上京建成後,便成為契丹本土內的繁華城市。953年(後周廣順三年、遼應歷三年)。後周同州邰陽縣令嶠自遼國逃回,曾記述上京城內情況說:“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有綾錦諸工作,宦者、翰林、伎術、角牴、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國人,而並汾、幽薊之人尤多”①。上京城內居住的漢人,主要是來自並汾(泛指今山西太原市一帶)、幽薊(泛指今北京、天津一帶),分別從事各種手工業、儒學、文藝、體育、宗教等各種職業。史籍中記載漢城中還住有遠道而來的回鶻商販集中居住在回鶻營中。這些外地來的各族人士,在上京城內從事各項社會活動,使上京城成為一座繁華的城市。其中的經濟貿易活動,為城鄉農牧業及手工’業產品提供了交換互市的場所,供應城內各族居民的生活和生產資料。胡嶠記述上京以布易貨而缺乏貨幣情況,是遼王朝聖宗(982—1031年在位)以前末與北宋結盟時的實際情形,因遼境內銅礦不多,除了通用唐宋銅錢以外,自己只鑄有少量年號錢,遠遠不敷實際市場交換所需。上京城內的手工業,包括有冶鑄、紡織、陶瓷、印刷、釀造等各種行業,如續錦院生產宮廷所需要的絲織品,曲院生產宮廷所需酒類;在上京城址的皇城西部及漢城南山坡發現有陶瓷窯址,分別生產日用白瓷器及三彩釉陶器;在漢城內發現有冶鑄銅鐵器的作坊遺址;遼代雕版印刷的佛經上,見有上京印造的題款等等。

宗教傳播

契丹族傳統信仰薩滿教,隨著大量漢族人士遷入契丹本土,佛教和道教也因之傳入,契丹統治者進而崇尚佛教,於是佛教中的密宗、禪宗、華嚴宗、淨土宗等各種宗派,都在上京城內普遍傳播,佛教各宗派和道教都在上京城內建立有寺或觀。上京城內外已知名的佛寺有天雄寺、節義寺、聖貝尼寺、安國寺、弘法寺、福先寺、開龍寺、開悟寺、真寂寺,等,道觀有天長觀。其中:開龍寺址在今林東鎮內北山上,現今殘存有六角形小磚塔一座,‘殘高約6米,通稱做北塔13
開悟寺址在上京城外東南約3公里的山坡上,殘存有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一座,殘高約45米,通稱做南塔;真寂寺址在今林東鎮西南約15公里的後召廟山谷中,寺內開鑿有石窟3座,窟內有立雕的佛涅槃像(通稱臥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弟子、金剛、力士像,浮雕有力士及供養人像等,是內蒙古地區現存唯一較為完的遼代石窟寺。石窟門外近代理有殿宇,殿後的石窟門額上還保存有“真寂之寺”四字門額雕刻。遼王朝建立初期,便在上京城內建立孔子廟,提倡儒學;隨著封建化的加深,自988年(統和六年)起實行貢舉,由朝廷恩準及第進士,在上京城內設定國子監,也就是將上京立為儒學中心。

繁華都城

上京為遼王朝的首都,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王朝,北宋、高麗、西夏王朝都有信使到過上京,北方以及西北各部族都曾有使節和商販來過上京。於是上京城垣的壯麗、生產的發展、市場的繁榮和文化的昌盛情況蜚聲揚名於內外。上京城內的壯麗建築和市場繁榮情況,不但引起各族的嚮往,連皇帝也要到城內市肄中進行觀光。穆宗就曾微服簡從到酒店去暢飲,並以銀絹賞賜店主。上京城內居住有不少從事文藝工作的藝人,平時要開張賣藝,才能維持生計,調劑和豐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每年的四時佳節,各族都按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進行慶賀或祈福,佛誕日和元宵節卻是各民族在一起集會共同歡度的佳節,通宵達旦,都城在一派歌舞昇平的歡樂中,尤其是元宵節時,全城彩燈普遍,各族擁向街市觀燈賞景,更是草原都會的最大盛會,皇帝、百官與百姓共同慶賀,穆宗就曾在元宵節夜到市肆觀燈,用一百兩銀子到酒店買酒尋歡,並命令群臣也都到酒店買酒縱飲,表示與民同樂。由此可見,上京城曾是一度相當繁華的都城。

毀滅

1120年(遼天慶十年、金天輔四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親自率兵攻打上京,摧毀了城內宮殿和其它主要建築物。1125年遼亡。金初稱遼上京為上京,1138年(天眷元年)‘改稱北京,1150年(天德二年)改稱臨潢府路,仍管領有慶州、泰州(今吉林大安縣東四家於村)等地。章宗泰和年間(1201—1208年)降為臨潢府,劃歸北京路(今寧城縣大明城)管領,不久後便被蒙古軍攻占,徹底摧毀了城內所有建築物,從此以後上京城淪為一片廢墟。遼上京城自建立到金代毀滅,大約存在三百年之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