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井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龍東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井村,位於龍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1.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嚇井村、陳源盛村、大村。始建於明初,李姓從廣東長樂(今五華)遷此建村。因村民在村內挖井取水,故名大井。清代因分村成為上井村、嚇井村、陳源盛村,上井村因地處嚇井村上方而得名。村邊有八仙的海拔120米;附近有大源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井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龍東社區
  • 地理位置:龍崗街道中部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龍東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李、鐘、黃姓。第一大姓為李姓,明初從廣東長樂(今五華)遷移至此。第二大姓為鐘姓,第三大姓為黃姓,均於明朝中後期從穎川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238人,其中男性116人,女性122人;80歲以上16人,最年長者97歲(1男1女);實際在村人口206人。非戶籍外來人口52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77人、台灣同胞3人。祖籍該村華人華僑6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法屬塔希提、法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番薯、花生、龍眼、荔枝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2004年成立集體股份有限公司,建村辦公樓。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村民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圓籠板、端午節的艾板、冬至的蘿蔔茶果,還有婚宴喜慶的喜板等。愛南路、龍南路、源盛路、龍湖路經過該村。1986年通電,1993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99年通電話,2000年通自來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八仙嶺公園、籃球場、健身路徑和村民活動中心。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6座,代表性民居有上井老圍和井源世居。上井老圍為清代建築,正面朝西,占地面積3185平方米,由排屋、月池、古井、宗祠組成。排屋由一條東西走向的巷道分隔,均為三合土夯築而成,硬山頂,以單元式為主;依次排列的鐘氏宗祠、李氏宗祠、必友公祠位於第一排。建有一門樓,月池位於祠堂前13米,最大直徑65米。整體保存一般。月池左側有一個泉井,一年四季都不乾枯,泉水清澈甘甜,村民一直加以保護。井源世居,始建於清末,占地面積2050平方米,三堂兩橫帶四角樓,整體建築地面由前至後步步高起,利於排水,也有步步高升之意。世居中軸線上曾有祠堂,三進三開間布局,現已不存。現存有宗祠3座,為李氏宗祠、鐘氏宗祠和必友公祠,均始建於清朝,重修於20世紀60年代伯公廟,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於1985年。
每逢春節,村民都會準備各種祭祀用品分別到各自姓氏祠堂祭祖。每年清明節,李姓、沖姓、黃姓族人分別組織各姓宗親拜山祭祖,客家人稱為大眾拜山。
客家山歌在該村有流傳,源於清朝,大部分歌詞都是村民在勞動和社會活動中產生,反陝地人民思想感情,詞句簡單,但包含豐富的內涵,語言押韻,易懂易唱。
1933年,南洋華僑捐資在該村興建育賢學校。1937年2月,中共坪山、龍崗地區黨組織濕地下黨員傅覺民到太井村(上、嚇井村舊稱),以育賢學校教師的身份作掩護,在村內開展革命活動。團結、組織當地教師、學生和青年學習《新華日報》《救亡日報》《抗日周報》等報刊和法步書籍,並成立黨支部,宣傳抗日,先後培育共產黨員17人,多人投身於抗日游擊隊。育賢學校搬至石湖龍村建成龍東社區的公辦學校後,原育賢學校校址被作為中共原上井支部成立舊址加以保護。
代表性人物:李安華(1910-1950),中國人民解放軍營長,1942年參加抗日游擊隊,1950年在中山縣則匪時犧牲。李官珍(1919-1939),1939年參加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同年在大坑村戰鬥中犧牲。李華(1921-1944),1942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後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班長,1944年在埔羅縣戰鬥中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