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嶺林場

三道嶺林場

林場位於密山市西部,距密山市55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31°14′16″—131°31′20″,北緯45°24′20″—45°37′36″。西及西北部與雞東縣、七台河市相接壤,北及東北部與二龍山林場為鄰,東與鐵西林場及連珠山林場相連,東南及南部為農業區。東西寬21.3公里,南北長23.9公里,隸屬於密山市林業局,行政區屬太平鄉及裴德鎮2個行政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道嶺林場
  • 位置:密山市西部
  • 東西寬:21.3公里
  • 南北長:23.9公里
自然地理概況,山脈,水系,氣候,土壤,植被,野生動物,社會經濟狀況,森林資源狀況,森林資源概況,林分類型,森林分類經營區劃,林業生產建設情況,發展方向,發展項目,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

林場地處完達山脈那丹哈達嶺東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帶。地形以丘陵地貌為主。最高峰為北部的對頭砬子,海拔547.9米,最低海拔168米,平均海拔350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漸低,大部分坡度在15°-25°之間。
三道嶺林場地理自然三道嶺林場地理自然

水系

為穆稜河水系,最大河流為穆稜河一級支流鍋盔河,此河由東北向西南貫穿整個施業區;柳毛河及塔頭湖河分別位於施業區東、西兩側,柳毛河與鍋盔河匯合與塔頭湖河分別流入穆稜河。
三道嶺林場水系三道嶺林場水系

氣候

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短、濕熱多雨,冬長、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2.5℃,年≥10℃積溫2300℃,終霜期五月上、中旬,初霜期九月下旬,無霜期110—120天,全年日照為2467—2576小時,年平均降雨550毫米,年平均風速4.0—4.6米/秒。

土壤

有3個土類,以暗棕壤為主,總面積25441公頃,草甸土和沼澤土只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共有4個亞類,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和潛育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為主,A層厚度在10—20厘米之間,面積22027公頃;原始暗棕壤主要分布於陡坡上部,面積僅1669公頃;草甸暗棕壤零星分布於緩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帶,面積1672公頃;潛育暗棕壤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和低洼地,面積73公頃。

植被

屬長白山植物區的北部,小興安嶺——張廣財嶺亞區的東南部,喬木樹種比較單一,主要林分類型為柞木林,占87%。灌木有胡枝子、榛子等。草本植物有烏蘇里苔草、羊鬍子苔草、鈴蘭、玉竹、蒼朮、小葉樟等。中草藥有五味子、刺五加、狼毒、白蘚等。菌類有榛蘑、元蘑、猴頭蘑、木耳、松樹傘蘑等。

野生動物

主要有兔、狼、熊、獾、林蛙、野豬、狍子、狐狸、山雞、飛龍、野鴨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人口400人,職工113人,幹部13人。固定資產110萬元,產值300萬元,利稅110萬元。施業區內有1個鄉,17個自然屯,社會人口近5000人。交通便利,三道嶺至密山市每天有客車往返,境內林區公路33公里,各居民點之間有大車道相通,每公頃公路網密度1.3延長米,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

經營總面積29188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8813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3110公頃,未成林造林地670公頃,無林地5025公頃,苗圃8公頃。森林總蓄積1434460立方米。

林分類型

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9652公頃,總蓄積133478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85%和93.1%。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木林面積17619公頃,蓄積132451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89.7%和99.2%;山楊、白樺林面積72公頃,蓄積626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5%和0.5%;軟闊等面積1961公頃,蓄積401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9.9%和0.3%。人工林面積3458公頃,蓄積9968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15%和6.9%。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2376公頃,蓄積8000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68.7%和80.3%;紅松純林面積369公頃,蓄積184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0.7%和1.8%;樟子松純林面積644公頃,蓄積17840立方米,分別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18.6%和17.9%;經濟林69公頃,占人工林面積的2%。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

在林場林業用地28813公頃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10169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5.3%;一般生態公益林14801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1.4%。商品林3843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3.3%。施業區內有林地23110公頃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林面積8435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36.5%;一般生態林界定11450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49.5%。商品林3225公頃,占有林地面積的14.0%。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自1958年建場以來。累計植樹造林8675公頃,其中已鬱閉成林3256公頃;封山育林5萬公頃次;撫育森林1.3萬公頃次。累計生產木材17萬立方米。
林場有各類磚木結構公用、民用建築近萬平方米,各種車輛30餘台,安裝了閉路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

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上,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針對林場一般生態林面積較大,非林非木資源豐富的優勢,在不破壞森林資源及植被的前提下,大力開展森林資源及林地有償使用,發展有利於或不影響林木生長的林下種植業和養殖業。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培育中藥材、經濟作物、食用菌、養殖林蛙等。

發展項目

林場有16個溝系、7574公頃(113610畝)適合養殖林蛙,這些溝系常年流水,兩側山體坡度較大,植被保存完好,林分類型主要為天然林,農田少,利於林蛙的生長發育及管理。將這些溝系面向職工及社會各界招標,使林蛙養殖成為林場重要經濟來源;紅松人工林369公頃,大部分林齡在10年以上,由於初植密度較大,雖到結籽期,而產籽量較少。把這些用材林按合理的密度進行移植變成果實林;西山天然五味子較多,林場將進行培育,搭架施肥,集約經營。對知一南溝等地天然刺五加、五味子較多的地塊,向外發包;林場有人工栽植人參的歷史,在天然林下種植山參經濟效益較好,林場將進行試驗推廣;刺嫩芽藥用、食用價值很高,發展前景廣闊,投資少,見效快。2000年在落葉松林冠下栽植的刺嫩芽成活率高達80%以上,林場林冠下適宜栽植刺嫩芽的地方很多,將大力發展形成規模。
林場場長:馬守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