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三角洲工程(三角洲工程)

荷蘭三角洲工程

三角洲工程一般指本詞條

荷蘭三角洲工程是指荷蘭人在鹿特丹以南的海灣之間修建的一系列水壩、防洪壩。該工程位於荷蘭西南部萊茵河、馬斯河、斯凱爾德河三河交匯入海處。整個工程包括12個大項目,1954年開始設計,1956年動工,1986年宣布竣工並正式啟用,共耗資120億荷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蘭三角洲工程
  • 修建時間:1953年
  • 大壩類型:非完全封閉式大壩
  • 壩墩數:65個
工程背景,工程技術,工程意義,

工程背景

1953年,荷蘭發生了一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堤壩被毀,海水倒灌,致使約20萬公頃土地被淹,死亡1800人,經濟損失重大。50%的荷蘭人生活在海平面下。洪水過後,大片土地已不適宜耕作。災後,荷蘭政府開始醞釀、實施Delta工程。
荷蘭史稱“尼德蘭”(Niederlande),意為“低洼之國”,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礦產資源極其貧瘠,甚至修路築壩的沙石都要進口。但是,荷蘭位於萊茵河入海口,面向北海、背負歐洲大陸腹地,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歐陸出海通道的交叉點。荷蘭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以海運和海外貿易起家,通過海外不等價交換和赤裸的殖民掠奪,乃至罪惡的奴隸貿易,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17世紀中葉,荷蘭煊赫一時,號稱“海上馬車夫”,阿姆斯特丹成為當時的世界海上航路中心和壟斷海外貿易運輸的世界第一大港。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的崛起和“萊茵夢地”沿河產業帶開發。鹿特丹為荷蘭的第二大城市,貨物吞吐量和貨櫃運量均居世界十大港口之首,被稱作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艘海輪進出港,每年還要接納30多萬艘內河船及駁船。
鹿特丹市座落在荷蘭西南部萊茵——馬斯河三角洲,為南荷蘭省省會,人口55.5萬,也是包括22個市、鄉、鎮在內並擁有103萬人口的“萊茵夢地”(即萊茵河口)城鎮集聚體的中心城市,水陸面積270平方公里,其中港口占地100平方公里,被稱為“帶城市的港口”。萊茵河進入荷蘭境內一分為三,中間一支的各個河段分別被稱作下萊茵河、萊克河和新馬斯河。新馬斯河由東向西將鹿特丹市區分作兩半。另一條源頭在法國的馬斯河進入荷蘭叫舊馬斯河,從南緣如曲臂挽抱鹿特丹。夾在新、舊馬斯河之間的鹿特丹南城由許多河心島組成,後來成為鹿港的主港區和工業集聚區。
鹿特丹的世界第一大港和“歐洲門戶”地位奠基於19世紀60年代。13世紀時它還是萊克河支流鹿特河口堤壩上的漁村。15世紀新航路的開闢和地理大發現以後,世界海運和貿易重心由地中海轉移到北大西洋沿岸,先後崛起了葡萄牙里斯本、西班牙塞維爾、荷蘭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英國倫敦等世界級商港。從此,北大西洋航線成為世界最繁忙的航線。19世紀德國完成產業革命和實現工業化之後,萊茵河成為世界最繁忙的內河航線。處在這兩條航線交點上的鹿特丹由此獲得了崛起之機。但是,鹿港靠自然河道入海,由於三角洲河床不穩,經常改道,使鹿港至北海口約30公里的直線航距最長迂迴繞遠達150多公里,甚至還出現過出海通道淤塞,中斷航運的情況。1866——1872年,荷蘭花費6年時間鑿穿海岸沙丘,建成從鹿特丹到荷蘭角全長33公里、深15米的人工航道——新航道,1885年再度加深,由此一勞永逸。新航道使鹿特丹獲得了北海眾多海港中的鶴立地位,萊茵河沿岸水運物資的3/4都是經鹿港河海轉接,被稱作“歐洲門戶”,將歐洲內陸和沿運河經濟區牢牢鎖定為自己的經濟腹地。
鹿港以新航道為主軸,港池多採用挖入式,雁列於主航道兩側。港區建設由上游向下游、由北向南、由東向西、有近市區向大海延伸,現包括北岸港區、南岸港區、伯克特港區、歐羅波特港區和20世紀70年代後與馬斯弗拉克特工口工業開發區配套的新港區,水深從6.8米(接納內河船舶)到22米,新港區水深28米,可泊54.5萬噸超級油輪。適應洲際遠洋運輸船舶大型化和專業化(液貨運輸採用超大型油輪、什雜件貨運輸貨櫃化)的發展趨勢,按功能分設乾散貨、貨櫃、滾裝船、液貨及原油等專用和多用碼頭。
鹿港實行“保稅倉庫區”制度,吸引外國廠商在保稅倉庫寄屯待沽轉口貨物,貨主可在保稅區內對貨物再進行加工裝配和分包等。寄屯期只付倉儲費,進入荷蘭銷售的則要補交關稅。美國、日本等國的廠商把鹿港作為對歐出口產品的再加工車間和商品分檢配發中心。
鹿港集疏運系統由港口鐵路、公路、內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統及機場連線,構成為一個有機的系統,它內連各港區碼頭,緊接港口工業區和市區,遠通歐洲綜合交通管網。
鹿特丹港口建設和沿河工業帶開發,政府干預功不可沒。像這樣世代持續、投資巨大的系統工程,沒有政府高瞻遠矚的規劃和立法,以及巨額基礎設施投資,如岸線使用法、港口和城市發展用地法、投資促進法,不需要占用深水岸線的工業活動外遷政策等,如果僅靠市場驅動簡直不可想像。國家干預主要不是直接投資,而是政策上賦予港口建設當局在法律和規劃範圍內的土地利用權和稅收優惠,以港養港、以港建港。隨著港口工業區和沿河工業區規模不斷擴張,土地緊張、環境惡化勢所難免。如城鎮之間的隔離“綠心”被工業蠶食,水質污染,空氣濁化,清理航道挖出的污泥堆積如山等。這些原因導致城市人口離心遷移,通勤人口激增又加重了公共運輸系統負荷和塞車現象的發生。經濟、社會和環境生態協調平衡發展向荷蘭政府提出,必須通過在更大範圍內的區域開發,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富有圍海造陸傳承的荷蘭人制定了“三角洲工程計畫”。

工程技術

該項工程不但技術複雜,而且施工難度也很大。有人將其比作“登月行動”。荷蘭在實施這一工程時,運用了其在水利建設方面取得的新的科研和技術成果。為保護該地區的一些海生動、植物不受工程影響而消失,在興建東斯凱爾德(Oosterschelde)海灣8公里長的大壩時,採用了非完全封閉式大壩的設計方案,共修建了65個高度為30至40米、重18000噸的壩墩,安裝了62個巨型活動鋼板閘門。一些海灣的入口被大壩封閉,使得海岸線縮短了700公里。

工程意義

三角洲工程使荷蘭西南部地區擺脫了水患的困擾,改善了鹿特丹至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交通,促進了該地區、乃至全荷蘭的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