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股筋
- 界:植物界
- 科:樟科 Lauraceae
- 植物形態:少花新樟
- 別名:香葉,楠木香
- 來源:為樟科植物少花新樟的葉
- 株高:2~4.6米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2~4.6米。小枝稍有氈狀毛。葉不規則互生,具主脈3條,揉之有香氣,革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厘米,寬2~4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密生絹絲狀毛,有時幾無毛;葉柄長5~8毫米,稍有絲狀毛。傘形花序腋生,有花4~6朵;花小,淡黃色;花被6裂;花梗長4~8毫米,有2腺體。漿果卵狀球形,長約1厘米,熟後紅色,花被管漏斗狀,宿存。花期秋季。
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革質,有時為膜質或紙質,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小脈常為密網狀;無托葉,氣孔為茜草型,局限於下表面且常凹陷。花組成腋生或近頂生的圓錐花序、總狀花序、近傘形花序或團傘花序;總苞片無或有,開花時脫落或宿存;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被通常3基數,亦有2基數,呈萼片狀,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排成兩輪,大小相等或外輪的較小,花被筒短或很短,有的花後增大變成杯狀或盤狀的果托;雄蕊著生在花被筒的喉部,數目一定,稀數目不定,通常排列呈4輪,每輪2~4,花絲基部有2腺體或無,有時部分雄蕊特別是最內輪的雄蕊不發育,成為退化雄蕊,花葯2~4室,以裂瓣開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顆,花柱1,柱頭盤狀,擴大或開裂,有時不明顯。果為漿果狀核果,有時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承托,部分包圍或全部封閉;果梗圓柱形,有時肉質。種子無胚乳,子葉厚肉質,胚芽明顯。導管大多中等,以單穿孔為主。花粉粒無萌發孔,多少圓形,直徑24~40(70)微米,外壁薄,通常具小刺或小刺狀突起,外壁雕紋模糊。染色體基數x=7,12。
生長環境
野生於灌叢中。
主要價值
三股筋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別名】香葉,楠木香。
【來源】為樟科植物少花新樟的葉。
【採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性熱,味辛澀。
【功用主治】祛風濕,舒筋絡,止血。治風濕痹症,跌打傷痛,刀傷出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1~3錢;或浸酒。外用:研末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