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大喬木,高達30米,樹皮薄片狀脫落;嫩枝被黃褐色絨毛,老枝禿淨,乾後紅褐色,有細小皮孔。
葉大,輪廓闊卵形,寬9-18厘米,長8-16厘米,基部淺三角狀心形,或近於平截,上部掌狀5-7裂,稀為3裂,中央裂片深裂過半,長7-9厘米,寬4-6厘米,兩側裂片稍短,邊緣有少數裂片狀粗齒,上下兩面初時被灰黃色毛被,以後脫落,僅在背脈上有毛,掌狀脈5條或3條,從基部發出;葉柄長3-8厘米,圓柱形,被絨毛,基部膨大;托葉小,短於1厘米,基部鞘狀。
花4數;雄性球狀花序無柄,基部有長絨毛,萼片短小,雄蕊遠比花瓣為長,花絲極短,花葯伸長,頂端盾片稍擴大;雌性球狀花序常有柄,萼片被毛,花瓣倒披針形,心皮4個,花柱伸長,先端捲曲。
果枝長10-15厘米,有圓球形頭狀果序3-5個,稀為2個;頭狀果序直徑2-2.5厘米,宿存花柱突出呈刺狀,長3-4毫米,小堅果之間有黃色絨毛,突出頭狀果序外。
生態習性
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於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鹼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颱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該種樹幹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易成活,耐修剪,抗煙塵,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分布範圍
原產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久經栽培,據記載中國晉代即已引種。陝西省
西安市鄠邑區存有古樹,叫祛汗樹或鳩摩羅什樹。
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
採集插條
在秋末冬初採集插條,以實生苗乾或生長健壯的母樹幹處萌生的1 年生枝條為好,樹冠處1 年生的萌發枝條也可用。為保證插條供應,還可以用實生苗建立采穗圃。
插穗剪取及處理
種條採回後,立即截成15~20cm長的插穗,每個插穗保留2個節3個飽滿芽苞,因為枝條節上的養分較節間多。下切口要靠近節下,一般離芽基部約1cm左右,以利癒合生根,上切口距離芽先端0.5~1cm,以防頂芽失水枯萎。插穗每50~100根捆成1捆,然後在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1個深60~80cm 、寬80cm的坑,坑長以插穗多少來確定。坑底鋪一層虛土,將插穗大頭朝下,直立排放在虛土上,最後覆土掩蓋成圓球形,以防雨水滲入,待第2 年春季取出進行扦插。春季也可隨采隨插,成活率也較高。
扦插
扦插前要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地塊,進行深翻、消毒、整平後做成扦插床。待3月上、中旬將扦插床大水漫灌1遍,等水滲完後,整床覆蓋地膜。此時,取出沙藏的插穗,置於生根劑1000倍液中浸泡2~3天,每24小時換生根液1次。浸穗完成後,按株行距15cm×30cm進行扦插。插前先用與插穗粗細一致的硬棍打孔深約10cm ,然後進行扦插,插穗露出地面約5cm左右,整床插完後用細土封堵插穗周圍,使插穗與土壤緊密接觸。
育苗管理
懸鈴木插穗上主芽的兩側有副芽和潛伏芽,有時葉芽在未生根前萌發,形成假活現象,但抽出的新枝不久就會枯死,約經10 天左右,副芽又會萌發,這標誌著新的幼根已經長出,插穗已經成活。生根後,萌芽條高6 ~10cm 時,留1個強壯枝培育主幹,其餘均剪除。如發現有萎芽現象,可摘去1~2 片葉,或摘去主芽條,保留副芽條。生長期間,枝葉過密時要適當剪去2 次枝,摘除黃葉,保持通風透光。同時要經常保持苗床濕潤,以利插穗生根。插穗生根後,在6 ~8 月間適時施速效肥,以尿素為主。除草對保苗也很重要,不要等雜草長高再除,儘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生長期的病害較少,但要注意防治蚜蟲。若精心管理,當年苗高可達1.5m 以上,1 年後可以定植大田,6年生時可以出圃用於城市綠化。
播種育苗
種子處理
法桐的種子不像其他樹種,種子成熟就會落地。它的果球成熟後,可以樹上掛整個冬天都不會掉下來。因此可以在第二年春天來到之前,把果球采接下來,放在麻袋中,然後再用木棍輕輕敲打麻袋,把果球都打碎,這樣就把種子全都打出來了。但法桐的種子外常常會粘著絨毛,必須把這些絨毛和種子剝離獲得淨種,否則這些絨毛的附著會使種子不著土。具體方法是:破碎果球後,撿除破碎果球中間的小圓球心,用手在鐵篩上反覆搓篩,將絨毛和針狀種子分開,然後經風選,將種子與絨毛分離,便可取得淨種,裝袋待播。
苗床準備
苗床最好選在土質肥沃不板結的農耕地,要避風、排水通暢、灌水設備完善且取水方便,土地無鹽鹼。選好苗床後,要先灌透水,然後施足基肥,一般選用腐熟農家肥。施完肥要把苗床深耕平整,開出淺溝做出壟,壟向應與灌水方向一致,壟與壟相通,壟長10米,壟高0.15米,壟底寬0.6米,壟面寬0.3~0.4米,灌水溝底寬0.3米,口寬0.6米,壟坡拍打結實,壟面細平,為保證壟溝灌水均勻,每壟兩端高差力求一致。
播種時間
一般以春季最好,具體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來定,一般日均溫度連續穩定在15℃左右以上,便可以播種了,北方地區在4月下旬及5月初為適播期,當然要看具體的氣候情況,如果提前或推遲,都會對出苗及生長產生很大影響,要注意把握。
種子處理
播種之前,可用冷水把種子浸一晝夜,12小時換一次清水,然後再把浸過的種子放在無風的條件下進行光照升溫,也可以放在大棚中增溫,經升溫催芽,種子受熱均勻能快速發芽,且整齊一致,最好保證種子的存放環境溫度達到28℃~30℃這樣的溫度環境,能促使種子在一兩天之內就露白髮芽,然後就可以立即播種了。
播種技術
播種宜在傍晚時間,最好是陰天。把種子均勻撒播在壟面上,密度大些,然後再用清河沙蓋上。河沙要事先準備好,要無鹼。蓋河沙的厚度以看不見梧桐種子為準,不能太厚,否則會影響種子的發芽,也不能太少,太少了蓋不完全種子,這樣種子容易乾燥少水,也不利於發芽。蓋好後輕輕鎮壓一下,保證種子和壟面土密合,對紮根有利。
田間管理
播種完了,要對苗地進行灌水,灌水時要細流緩淌,切忌大水急流,避免把壟面沖斷。灌水深度以能慢慢浸潤壟面為準。灌完水以後,要時時觀察壟面的濕度,每天分兩次進行噴水,可以早晚進行,噴時要緩慢進行,不要太急,防止把種子沖露出來,影響發芽。一周后開始出苗,正常條件下兩周內就會出齊苗。在播種後45天內,除播後溝灌外,以後每隔7天左右溝灌1次,並堅持每天早、晚給壟面各噴1次。
6~8月,是懸鈴木幼苗旺盛生長時期,必須做好適時追肥、灌水、抹除側枝、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各項管理工作。追肥可以從6月中旬開始。第一次追肥可順苗壟兩側坡底開溝,追施腐熟好的廄肥為主,另加速效化肥。每次追肥後即行灌水,從第一次追肥到8月底共灌水6~7次。為增強苗木木質化強度,入秋前停水。10~11月2個月內,視苗圃地墒情,小水溝灌1~2次,11月底之前滿灌越冬水,以利安全越冬。
管理養護
懸鈴木的栽植最佳時間是春季3月份,掘苗根系要保證不低於胸徑的10~12倍。胸徑5cm以上的大苗移栽,為確保成活,減少樹體蒸騰,栽前可在3~3.5m高處定乾,把以上枝條全部抹去。鋸口塗防腐劑,用白調合漆、石灰乳均可。栽後立即澆透水1遍,然後每隔7 天澆1 次,澆足澆透,連澆3~4遍,澆後中耕、鬆土。秋季每株施有機肥50~75kg,踏實、澆水,樹幹基部培土進行防寒越冬。如此精細管理,成活率可達98%左右。
整形修剪
1、樹形選擇。懸鈴木具有通直的主幹,枝條開展,通常用闊大的自然形樹冠。作行道樹時,整形方式一般採用杯狀形,若上方無架空線也可採用開心形,作庭蔭樹時,以自然直乾形或多主枝形為主。
2、整形修剪。在第2 年的冬季定乾,樹高3~3.5m處剪去梢部,將分枝點以下主幹上的側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後,選留3~5個處在分支附近、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其餘分批剪去。冬季對主枝留50 ~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儘量使其處於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發後各選留2 個3級側枝斜向生長,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經3~4年培育的大苗,胸徑在7~8cm上,已初具杯狀形冠型,符合行道樹標準,可出圃。杯狀形行道樹栽植後,4~5年內應繼續進行修剪,方法與苗期相同,直至樹冠具備4~5級側枝時為止。以後每年休眠期對當年生枝條。
病蟲防治
危害懸鈴木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點蠹蛾和褐邊綠剌蛾等害蟲。防治上多採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燈誘殺成蟲、殺卵、剪除蟲枝,集中處理等方法。大量發生時在成蟲及初孵幼蟲發生期,可用化學藥劑噴塗枝幹或樹冠,40%氧化樂果乳油、50%
辛硫磷乳油、90%敵百蟲晶體、25%
溴氰菊酯乳油等100~500倍液。用注射、堵孔法防治已蛀入
木質部的幼蟲。對於多數
天牛、
木蠹蛾幼蟲可採用:用注射器或用藥棉沾敵敵畏、氧化樂果、溴氰菊酯等1~50倍液塞入
蟲孔;用磷化鋁片或磷化鋅毒簽塞入蟲孔,外用黃泥封口,效果均很好。法桐霉斑病是主要病害,防治可採用換茬育苗,嚴禁重茬;秋季收集留床苗落葉燒去,減少越冬菌源; 5月下旬~7月,對播種培育的實生苗噴1:2:200倍波爾多液2~3次,有防病效果,藥液要噴到實生苗葉背面。
主要價值
園林生態
樹形雄偉端莊,葉大蔭膿,乾皮光滑,適應性強,各地廣為栽培,為優良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適應性強,又耐修剪整形,是優良的行道樹種,廣泛套用於城市綠化,在園林中孤植於草坪或曠地,列植於甬道兩旁,尤為雄偉壯觀。
又因其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並能吸收有害氣體,對夏季降溫、滯塵、降噪音、吸收有害氣體,提高空氣相對濕度,調節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平衡,改進大氣質量效果顯著。作為街坊、廠礦綠化頗為合適。
經濟價值
果可入藥。木材可製作家具。
注意事項
成年植株會大量開花、結果,每年春夏季節形成大量的花粉,同時上年的球果開裂、產生大量的果毛。據統計,一株10年生、胸徑為10cm的懸鈴木,每年可結200~400個球果,而每個球果均可產生200萬~500萬根左右的果毛,這些漂浮於空中的花粉和果毛容易進人人們的呼吸道,引起部分人群發生過敏反應,引發鼻炎、咽炎、支氣管炎症、哮喘病等諸多病症。
植物文化
別名溯源
三球懸鈴木的葉子似梧桐,誤以為是梧桐,而“法國梧桐”也並非產在法國。17世紀,在英國的牛津,人們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它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人們就叫它“法國梧桐”,人云亦云,把它當作梧桐樹了。
傳入中國
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到中國傳播佛教,攜帶三球懸鈴木,種植於西安附近的戶縣古廟前,至今尚存樹幹得有4人才能合抱。這是中國最早引種的懸鈴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