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源河,長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雅礱江的支流,位於川滇交界的四川省鹽邊縣,因其大源有三故名三源河。原鹽邊縣城東段團山至贊子岩長5公里,因古產鱤魚故又名鱤魚河。以最長的惠民河為正源,則發源於雲南省華坪縣永興鄉羊差,東流入四川省鹽邊縣,鱤魚河口贊子岩注入雅礱江,全長95.8公里。流域面積2504平方公里。二灘水電站建成後,幹流部分全沒入電站庫區。
流域內建有紙房水庫、田坪水庫、長沖箐水庫,主要用於流域農田灌溉。流域內的引水渠道很多,其中以聯合堰、新坪堰、永興堰、紅旗堰、惠民堰、酢房堰灌面大,效益好。流域內永興河上游支六河段,可作11級梯級電站開發,裝機容量4萬千瓦,截止1992年已建成四級(岔河、鄉澗、箐河、響水河),裝機0.60萬千瓦。
二灘水電站建成前,三源河未通航。僅兩岸擺渡較多。至1980年代,永興范村大河壩、桐子林等處仍有渡船撐渡。二灘水電站建成後,沒入庫區的本乾段具通航條件。
基本介紹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水電開發,航道航運,
幹流概況
三源河,水系的大部分四川省鹽邊縣境內,一般以三源之一(其三源分別為:永興河、惠民河、新坪河)最長的惠民河(西支)為正源。惠民河,源於雲南省華坪縣的烏木河,烏木河流經華坪船房進入境內,然後經惠民鄉政府東側,過灣灰“七一”電站至漁門二號橋與中支永興河、東支新坪河相匯為三源河幹流。惠民河全長72.2公里,流域面積938平方公里。鹽邊境內流長21.96公里,流域面積258平方公里,平均流量23.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1億立方米,平均比降9‰。
三源相匯後,由西向東,經原縣城(原健康鎮,已沒入二灘庫區)北流至鱤魚河口贊子岩注入雅礱江。三源河幹流(健康岩郎至贊子岩)長23.6公里。
水文特徵
三源河,合計三大支流流域面積及幹流部分流域面積367平方公里,計2504平方公里。平均流量87.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8億立方米,平均比降5‰。
主要支流
永興河,主要源於鹽邊縣境內岩口、溫泉、江西、窪落等鄉。其源有五:第一處源於溫泉鄉的拉鹿河,拉鹿河流經閻王橋匯入永興河。第二處源於岩口地下水庫,經支六河匯入永興河。第三處源於稗子田,經稗子田河匯入永興河,第四處源於鹽源縣漏水洞,經箐河青山匯入永興河,第五處源於江西朵格的挪連河,又名撒達河,流經江西鄉政府至范村匯入永興河。永興河匯聚上述五流一路東下經麻柳坪至漁門二號橋,匯合惠民河於健康岩郎匯新坪河後流入三源河。永興河幹流長44.7公里,流域面積816平方公里,平均流量25.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8.12億立方米,平均比降22‰。
新坪河,發源於鹽邊縣柏林山老水洞,由北向南經國勝鹽水河和新坪鄉政府東側至健康岩郎匯入三源河。全長39.6公里,流域面積383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9.9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3.1億立方米,平均比降12.6‰。
烏木河,正源惠民河上源。發源於華坪縣永興鄉西北端與寧蒗縣交界的羊差,上游為李子河,李子河的上段稱清水河,於永興街西面匯入習好河起稱烏木河。從羊差到習好河匯合處總稱李子河,流域面積214.6平方公里。支流有習好河、魚畢河等。華坪縣境內段長56.4公里,控制流域流域面積647平方公里。流域內一般多為高山峽谷,水流包,落差大,水資源豐富,灌溉面積1.2萬多畝。
烏木河主要支流有:
習好河,發源於華坪縣西姑坡,於永興街注入烏木河。全長16公里,流域面積6.3平方公里。
魚畢河,發源於寧蒗縣有駝奪河等地,由西向東流經茅坪子、谷田等地,於手爬岩注入烏木河。全長22公里,流域面積60.4平方公里。
治理開發
蓄水工程
紙房水庫,位於原縣域西南強勝鄉紙房村一、二組之間,海拔1900米。設計壩高25米,為均質黃粘土壩,壩厚70米,頂寬4米,集雨面積11.80平方公里。水庫淹沒耕地120畝,成五星狀,肚大口小,除蓄雨水外,庫區上游有0.08立方米/秒的泉水入庫。1958年動工興建,1960年完成壩高21米,蓄水70萬立方米,1965年冬,升壩4米,達到原設計高度。1966年11月動工重建紙房水庫。改原土壩為土石混合壩,1967年5月竣工,完成壩高27.50米,蓄水123萬立方米,受益面積1800畝。並逐步完善了配套工程——富陽堰、隧洞、渡槽等,總投資40.50萬元。紙房水庫的建成奠定了強勝鄉農田水利設施的基礎。
田坪水庫,位於原縣域西南惠民河支流,南陽河中游鑼鍋箐,設計壩高30米,壩頂長166米,底寬123.50米,為土石混合壩。1958年9月興建,至次年4月,只完成壩高25米,壩底寬90米,壩頂寬3米就下馬了,留200人開挖溢洪道(壩右岸軟基上)。1959年10月又重新開工,加厚壩腳18米,改臥管放水為兩鐵球放水,次年3月竣工,完成壩高29米,壩頂長129米,壩頂寬6米。以後經1962年、1963年、1969年、1985年多次整治,並經鐵道兵8815團支援,加固維修,確保了水庫的安全使用。工程累計投資65.40萬元,蓄水120萬立方米,灌面達592畝。
長沖箐水庫,位於縣域東南金河鄉烏拉河支流芹菜溝。壩高33米,壩底寬176米,壩頂寬4米,長110米,集雨面積4平方公里,蓄水量1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50畝。為旁側式梯級溢洪道,長190米的臥管放水,配套左右乾渠20公里。1974年興建,總投資43.30元,歷時3年完工,1992年又投資70萬元,修建左右乾渠配套工程,長10.60公里,次年完成。
引水工程
流域內的引水渠道很多,其中以聯合堰、新坪堰、永興堰、紅旗堰、惠民堰、酢房堰灌面大,效益好。
聯合堰,位於舊縣域西南惠民河右岸,堰頭原取水於惠民鄉銀河村四組河邊,後移至“七一”電站前池尾端湃水缺處,終點至健康鄉朵古村,全長22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比降為1/2000~1/2500,採用窄深式經濟斷面。主灌漁門、健康2鄉5個村,設計灌面2060畝。1956年動工興建。經三個冬春完工,渠道通水之初,不夠完善。1963年至1964年,又進行削坡、加固、加寬、換渡槽、改滑坡斷的明渠為暗渠,基本能維持自流通水。1965年,興建“七一”電站時,決定擴大聯合堰頭至漁門灣灰和坪段作電站引水渠,建石拱壩攔河取水,流量為7立方米/秒,徹底解決了堰頭段的遺留問題。
新坪堰,位地舊縣域西北新坪河右岸,起水新畢河邊,為無壩引水,尾水到新村乾田壩,長24.2公里,比降為1/1000。建國前,堰頭至龍頭橋4.8公里有一水堰,設有碾房、油房等加工點,灌田近300畝。1958年,歷時4個月,接堰尾向下經榨古、五星、小坪、新村至乾田壩,完成土石方6萬多立方米,耗工3.5萬個。後經過歲修、整治、配套、加固、建永久性渡槽25處,成為配套完善的渠堰。灌溉面積1300畝。
永興堰,據《鹽源史志資料》(總四期第52頁)載:“永興堰:在城西喇踏(撒)田,嘉慶初年開。約寬八尺,深五尺,由場後引水,灌至麻栗坪,約計二十餘里。”永興新堰位於縣域西北永興河右岸,堰頭取水於岩門新橋溝對面河邊。堰頭至天生橋長3.3公里為總渠,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自天生橋下分左右二乾渠,左乾渠為永興堰,右乾渠為范平堰。永興堰,自天生橋經六合、新勝、新民、永興,堰尾抵灣塘,全長33.3公里,分水流量1.4立方米/秒。一期工程於1959年10月動工,1963年7月,重新組織力量,1965年完工。受益5個大隊、19個生產隊,灌面3300畝。范平堰,自天生橋經六合、范村、江西鄉、強勝鄉、平田,堰尾至灣灰埡口,全長30公里,分水流量1.1立方米/秒。1967年動工,修建天生橋至六合五隊段,引灌六合一、三、五隊部分農田。1974年完成范村一隊至灣灰埡口段。范平堰通水後,受益3個公社、6個大隊、19個生產隊,灌面達1100畝。永興堰左右二乾渠歷經15年,總投資76萬元,完成堰渠總長63.3公里,土石方23.5萬立方米,總灌面4400畝。從根本上解決了永興鄉的農田灌溉問題。
紅旗堰,位於縣域東北太田鄉,堰頭引水於紅寶鄉氽塘河右岸,經紅旗、旭日、太平、和平、新勝,堰尾至田壩,全長32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比降為1/1000。1966年12月動工,歷時10年,在長達14公里的懸岩上鑿壁掘溝,建成大堰。受益6個村、10個生產隊,灌面2100畝。
惠民堰,據《鹽源史志資料》(總四期第52頁)載:“新興堰:在縣西長官司轄地,嘉慶初年開。約寬五尺,深五尺,由該處武廟下引水,灌至磨房溝,約計十餘里”。惠民堰位於縣域西南惠民鄉,引水於雲南省華坪縣船房鄉烏木河(惠民河上段)。1966年動工興建堰頭至黑龍塘,分左右乾渠,左乾渠為惠民堰,右乾渠為雲川堰。惠民堰,自黑龍塘至灣邊、民主、新林、抵善林磨房溝,全長22.4公里,分水流量1.2立方米/秒。1966年動工,於1969年3月竣工,灌溉3個村、12個組、2000餘畝農田。雲川堰,經建新、前進、民主、興隆抵銀河,全長28.5公里,分水流量1.4立方米/秒。於1970年動工,該工程在分水口處,需建高26米,長78米的渡槽以橫跨惠民河,1972年,建成鋼筋薄殼渡槽,取名“五一”渡槽。1974年雲川堰全部貫通,堰尾至銀河村六組,灌溉農田共2000餘畝。惠民堰左右乾渠,歷經8年,投資80.5萬元,完成渠道總長56.4公里,受益8個村29個組,灌溉農田在4000餘畝。
新健堰,位於縣域之西北新坪河左岸,堰頭引水青龍涼風埡口河對岸,為開閉式無壩引水,流經新村,堰尾抵健康鄉淘水埡口,流量1立方米/秒,長30公里,1964年10月動工,由新坪、健康兩社合建。堰頭至芭蕉灣段18公里,由新坪承建,芭蕉灣至淘水埡口12公里由健康負責。兩社共組織民工900餘人,其中新坪600人,健康300人,經一個冬春,全部竣工,驗收合格。共投資9萬元,建成大小渡槽27座,灌溉農田1500畝。七、酢房堰位於縣域西北箐河鄉,堰頭引青山腳下四方地透底河水。1990年元月動工,渠道總長20公里,一二期工程完工,建成渠長14公里,三期工程6公里於1993年完成,總投資120萬元,灌面達2000畝。
水電開發
三源河流域,永興河上游支六河段,水源穩定,落差集中,更有不影響農田用水的得天獨厚條件,經初步踏勘可作11級梯級電站開發,裝機容量4萬千瓦,截止1992年僅建成四級(岔河、鄉澗、箐河、響水河),裝機0.60萬千瓦,占可裝機容量的15%。全縣除去已開發部分外,水能開發按28.5%計算,可開發量為10萬千瓦。
1963年9月,在原縣城北鐵索橋頭引柏林堰水作動力。裝機2×55千瓦,1964年4月正式發電,配套安裝成都開關廠生產的三面控制屏、朝鮮生產的55千伏安升壓器、50千伏安降壓器、10平方毫米的主銅線兩公里。因達不到額定電壓,又增設一台44千瓦柴油發電機組單獨發電,向各機關單位、學校和農具廠輸電,由於電力不足,電壓不夠,曾一度出現“電燈下麵點煤油燈”土洋結合的狀況。
1964年開始,在農村推廣水輪泵發電,由國家投資購買機電設備,地方投勞。水電局組織技術服務建站安裝。7月,先在惠民公社新林大隊興建了第一座裝機14千瓦的水輪泵發電站,隨後在永興、新坪公社各建一座裝機14千瓦的電站。繼後,縣水電局抽調技術骨幹,在西昌地區水電局技術員的指導下,相繼在國勝、箐河、溫泉、窪落、力馬、鱤、惠民、健康、漁門等公社修建安裝水輪泵發電站共41座、裝機464千瓦,其中60型1台站裝機48千瓦,40型16台站裝機190千瓦,30型24台站裝機226千瓦。水輪泵站白天加工糧油、抽水灌田,晚上發電照明,深受廣大民眾歡迎。
1960年代中期,隨著生產的發展,對電力提出了比較迫切的需求。距原縣城10公里的漁門和坪子電站修建一事被提上議事日程,經上級審批,列為省水電基建項目。由西昌地區水電局勘測設計隊勘測設計,省、地投資,縣裡投勞,於1965年11月動工,1970年7月1日建成發電,裝機2×500千瓦,定名“七一”電站。電站投產後主要向原縣城、永興、惠民、漁門、健康供電,緩解了縣農機廠、農具廠、打米廠的工業用電和部分農村動力加工以及提灌缺電的矛盾。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因水輪泵生產供不應求,零配件不能滿足其更換之需要,一些台站被迫停止發電,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為此,縣水電局陳仲良大膽提出,用自製小型水輪機代替水輪泵,帶動發電機發電。縣水電局鄧繼春根據省水電廳提供的圖紙,結合鹽邊實際,設計了一套木製水輪機圖,由農機廠曾和根、王永林等人按照圖紙,經過翻砂加工製成鐵制水輪機一台,在雙坪用聯合堰水進行試驗,一次成功,效果良好。該水輪機適用於20~40米之間的水頭,0.05~0.1立方米/秒流量,可帶動14千瓦以下的發電機。從此,農機廠投入批量生產,滿足了縣內裝機的需要。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地方小水電發展迅速。1977年建成康復院電站、箐河電站、大水源電站(1986年遷址響水河,更名為響水河電站),1980年建成鹽水河電站,1982年建成鄉澗電站。1982年底,全縣有農村小水電站92站96台,總裝機容量3640千瓦,年發電量649萬千瓦時。其中縣內國營電站2座3台(“七一”電站2×500千瓦,鄉澗電站1×800千瓦)裝機容量1800千瓦,年發電量493萬千瓦時,年平均利用時數2920小時;鄉辦電站3座5台,裝機容量625千瓦,年發電量92萬千瓦時;村及村以下辦小水電站及微型電站87個88台,裝機容量1215千瓦,年發電量64萬千瓦時,全縣最高用電負荷1690千瓦。1983年,鹽邊縣列為四川省農村電氣化試點縣之後,縣內水能資源的開發加快。縣政府依照實現農村電氣化標準編制了農村電氣化規劃,將電力建設的重點放在永興河上游支六、響水河段的梯級開發上,先後建成了一批中小型電站。1986年建成新坪電站。1988年岔河電站建成投產。
航道航運
二灘水電站建成前,三源河未通航。僅河兩岸擺渡較多。清末時,縣內渡口據清·光緒《鹽源縣誌》記載有:“鱤魚河渡、紅壁灘渡、老凹崖渡、沙壩渡、大水井渡、柏枝渡、倮果河渡、糯弄渡、興隆村義渡、長官司義渡、喇踏田義渡、阿所拉義渡。”民國初年,縣內渡口據《鹽邊廳鄉土志》記載有:“馬頭田渡、沙壩渡(又名黃葛灣渡)、鑼鍋灘渡、紅壁灘渡、糯弄渡。”民國中後期,縣境內於縣城(原健康鎮,已沒入二灘庫區)北、麻柳坪、范坎(今永興鄉范村)、惠民場口(今惠民松香廠處)、惠民鄉民主村、鱤魚雅礱江口、鱤魚機房及共和柏枝等處均設有渡口。建國後,小型渡口多被公路橋取代。1960年代,共和柏枝渡口、鱤魚雅礱江渡口為縣內貨物、車輛進出的必經之路,縣商業物資部門在此設有轉運站。至1980年代,永興范村大河壩、桐子林等處仍有渡船撐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