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是人類在金屬合金方面的一項重要發明,它的廣泛使用標誌著人類青銅時代文明的到來。三峽重慶地區出土的青銅器代表了該地區古代先民在青銅冶鑄方面的科技水平,目前有關三峽出土青銅器的研究工作較少,本書通過冶鑄工具探討、范鑄工藝研究、合金配比分析、金相分析、表面加工工藝研究、文物產地與礦料來源研究等工作,彌補三峽青銅研究的不足,全面展示三峽重慶地區春秋戰國至漢代青銅鑄造科技水平、生產特點、器物特性,揭示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域文化交流與傳播,探討三峽地區的交通運輸與商貿線路等等,拓寬該地區考古學文化研究的途徑。
基本介紹
- 書名:三峽地區春秋戰國至漢代青銅器科技研究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175頁
- 開本:16
- 作者:楊小剛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三峽地區春秋戰國至漢代青銅器科技研究》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2文物保護規劃啟動前三峽地區的重要考古事件
1.3考古發掘新收穫
1.4研究意義
1.5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現狀
1.6研究內容與方法
1.6.1研究內容
1.6.2研究方法
注釋
第二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採樣及相關遺址介紹
2.1青銅器種類
2.2青銅兵器發展演變
2.3採樣情況
2.4遺址介紹
注冪爭
第三章 三峽地區冶鑄工具——船形杯功能探析
3.1中國早期青銅器的考古發現
3.2中國青銅器冶銅工具
3.3三峽地區青銅冶鑄遺物出土概況
3.4三峽地區船形杯研究
3.4.1船形杯出土概況
3.4.2船形杯用途討論
3.4.3徐家壩遺址出土的船形杯及其殘留物——銅塊
3.4.4徐家壩遺址出土船形杯科技分析
3.4.5討論
3.4.6小結
注釋
第四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的范鑄工藝探討
4.1中國古代的范鑄工藝
4.2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范鑄工藝
4.2.1活范塊嵌范工藝
4.2.2雙合范技術
4.2.3分鑄鑄接技術
4.2.4渾鑄技術
4.2.5墊片技術
4.3討論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2文物保護規劃啟動前三峽地區的重要考古事件
1.3考古發掘新收穫
1.4研究意義
1.5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現狀
1.6研究內容與方法
1.6.1研究內容
1.6.2研究方法
注釋
第二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採樣及相關遺址介紹
2.1青銅器種類
2.2青銅兵器發展演變
2.3採樣情況
2.4遺址介紹
注冪爭
第三章 三峽地區冶鑄工具——船形杯功能探析
3.1中國早期青銅器的考古發現
3.2中國青銅器冶銅工具
3.3三峽地區青銅冶鑄遺物出土概況
3.4三峽地區船形杯研究
3.4.1船形杯出土概況
3.4.2船形杯用途討論
3.4.3徐家壩遺址出土的船形杯及其殘留物——銅塊
3.4.4徐家壩遺址出土船形杯科技分析
3.4.5討論
3.4.6小結
注釋
第四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的范鑄工藝探討
4.1中國古代的范鑄工藝
4.2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范鑄工藝
4.2.1活范塊嵌范工藝
4.2.2雙合范技術
4.2.3分鑄鑄接技術
4.2.4渾鑄技術
4.2.5墊片技術
4.3討論
注釋
第五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分析
5.1“六齊”與青銅合金配比
5.2錫鉛元素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2.1錫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2.2鉛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3合金配比測試
5.3.1樣品
5.3.2實驗儀器和測試條件
5.3.3合金成分劃分標準
5.3.4合金配比測試結果
5.3.5材質統計
5.4數據分析
5.4.1萬州大坪墓群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2雲陽李家壩遺址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3涪陵小田溪墓群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4開縣余家壩遺址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5不同種類青銅器鉛錫含量對比研究
5.4.6不同族屬青銅器合金對比研究
5.4.7餘家河墓群出土鉛錫料的分析
5.4.8與四川羅家壩巴文化遺址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的比較
5.4.9與四川、湖北兩地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的比較
5.5討論
5.6小結
注釋
第六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的金相分析
6.1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6.2樣品製備
6.2.1取樣
6.2.2鑲嵌
6.2.3磨光與拋光
6.2.4金相顯微照片組織的顯示
6.3實驗儀器及條件
6.4金相顯微觀察與掃描電鏡一能譜分析結果
6.4.1涪陵小山溪墓群出土青銅器樣品金相特徵
6.4.2開縣余家壩遺址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3萬州余家河墓群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4萬州大坪墓群出土青銅器的金相特徵
6.4.5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6奉節永安鎮遺址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5討論
6.6小結
注釋
第五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分析
5.1“六齊”與青銅合金配比
5.2錫鉛元素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2.1錫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2.2鉛對青銅合金性能的影響
5.3合金配比測試
5.3.1樣品
5.3.2實驗儀器和測試條件
5.3.3合金成分劃分標準
5.3.4合金配比測試結果
5.3.5材質統計
5.4數據分析
5.4.1萬州大坪墓群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2雲陽李家壩遺址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3涪陵小田溪墓群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4開縣余家壩遺址青銅合金組成分析
5.4.5不同種類青銅器鉛錫含量對比研究
5.4.6不同族屬青銅器合金對比研究
5.4.7餘家河墓群出土鉛錫料的分析
5.4.8與四川羅家壩巴文化遺址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的比較
5.4.9與四川、湖北兩地出土青銅器合金配比的比較
5.5討論
5.6小結
注釋
第六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的金相分析
6.1金相分析的基本原理
6.2樣品製備
6.2.1取樣
6.2.2鑲嵌
6.2.3磨光與拋光
6.2.4金相顯微照片組織的顯示
6.3實驗儀器及條件
6.4金相顯微觀察與掃描電鏡一能譜分析結果
6.4.1涪陵小山溪墓群出土青銅器樣品金相特徵
6.4.2開縣余家壩遺址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3萬州余家河墓群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4萬州大坪墓群出土青銅器的金相特徵
6.4.5雲陽李家壩遺址出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4.6奉節永安鎮遺址土青銅器金相特徵
6.5討論
6.6小結
注釋
第七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表面加工工藝
7.1中國古代青銅器表面加工工藝
7.2三峽地區青銅器表面加工工藝
7.2.1打磨工藝
7.2.2補鑄工藝
7.2.3鏨刻工藝
7.2.4鎏金工藝
7.3討論
7.4小結
注釋
第八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文物產地及礦料來源探討
8.1鉛同位素考古研究的發展概況
8.2鉛同位素示蹤法的原理
8.3實驗測試
8.3.1實驗儀器
8.3.2樣品測試
8.4實驗結果
8.4.1雲陽李家壩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2涪陵小田溪墓群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3萬州大坪墓群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4開縣余家壩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5討論
8.5.1三峽地區青銅器鉛同位素比較
8.5.2三峽地區與三星堆、金沙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比較
8.5.3三i峽地區出土青銅器與四川地區鉛礦的鉛同位素比較
8.6小結
注釋
第九章 結語
9.1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的收穫
9.2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與巴文化研究關係的展望
9.2.1巴人起源與遷徙
9.2.2虎紋青銅兵器內涵探析
9.2.3巴文化研究的進程
7.2三峽地區青銅器表面加工工藝
7.2.1打磨工藝
7.2.2補鑄工藝
7.2.3鏨刻工藝
7.2.4鎏金工藝
7.3討論
7.4小結
注釋
第八章 三峽地區出土青銅器文物產地及礦料來源探討
8.1鉛同位素考古研究的發展概況
8.2鉛同位素示蹤法的原理
8.3實驗測試
8.3.1實驗儀器
8.3.2樣品測試
8.4實驗結果
8.4.1雲陽李家壩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2涪陵小田溪墓群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3萬州大坪墓群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4.4開縣余家壩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分析
8.5討論
8.5.1三峽地區青銅器鉛同位素比較
8.5.2三峽地區與三星堆、金沙遺址青銅器鉛同位素比較
8.5.3三i峽地區出土青銅器與四川地區鉛礦的鉛同位素比較
8.6小結
注釋
第九章 結語
9.1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的收穫
9.2三峽地區青銅器研究與巴文化研究關係的展望
9.2.1巴人起源與遷徙
9.2.2虎紋青銅兵器內涵探析
9.2.3巴文化研究的進程
注釋
後記
附圖
後記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