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名由來,歷史沿革,村內概況,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地理環境,環境,氣候,村內資源,政治體制,地圖信息,
地名由來
地名來歷:以建築物命名。昔時此地有一座道觀,供奉道教三官大帝,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故名。
地名含義:“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民間俗三界公,是掌管天界、地界和水界的神祗。每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向天官聖誕時向天祈福,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聖誕時祭祀鬼魂,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聖誕時叩謝平安。“殿”是“道教殿堂”。
歷史沿革
1949年屬黃岡縣第十一區管轄,為三官殿鄉。
1952年11月劃入羅田縣,屬羅田縣第七區(三里畈區)三官殿鄉。
1958年9月屬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初夏更名三里畈人民公社)三里畈鎮。
1961年為三里畈人民公社四大隊。
1975年為三里畈人民公社三官殿大隊。
1982年為三里畈鎮三官殿大隊。
1984年為三里畈鎮(區級鎮)三官殿村。
1987年至今,屬三里畈鎮。
村內概況
三官殿村隸屬於三里畈鎮。地處三里畈鎮西北部。其管轄範圍東至三里畈村,南至張家灣村,西至烏石沖村,北至大崎鎮三解元村。
行政區劃
村委會駐地楓樹灣,下轄14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
總戶數501戶,總人口1877人,居民均為漢族。
經濟概況
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經濟來源以經商、外出務工、種植養殖為主。
地理環境
環境
三官殿村整體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面積6.4平方千米。村前有一條自北向南的小河,村民沿流岸而居。70年代修建有一座水庫,為當地的灌溉業提供了便利,同是養魚給村民帶來額外收入。這裡山清水秀,空氣清晰。欠缺的是沒有任何支柱產業,經濟較為落後,主要依靠打工及農民種植業,且收入不高。
氣候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408毫米,冬乾(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高氣溫41.6℃,極端最低氣溫-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全縣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村內資源
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油菜、大豆、芝麻、紅飯豆、綠豆。
村內資源:膨潤土、長石、花崗石、片麻岩、石綿。
村內資源:膨潤土、長石、花崗石、片麻岩、石綿。
政治體制
村委會下設村委書記,村長,婦女主任等職,村里單位:三官殿村糧站、村民委員會、衛生室。
地圖信息
地址:黃岡市羅田縣
![地圖信息](/img/1/370/d12a8447c9dcc0339bde450d5169.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