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圩岸,約定俗成,民眾慣用,上級認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圩岸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Sānwéi'àn
三圩岸,約定俗成,民眾慣用,上級認可。
三圩岸,約定俗成,民眾慣用,上級認可。地名含義此系第三條阻攔長江洪水的黃岸,故名三圩岸。歷史沿革道光年間圍成。1...
四圩岸 四圩岸是約定俗成,民眾慣用,上級認可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系第四條阻攔長江洪水的黃岸,故名三圩岸。歷史沿革 道光年間圍成,現已消亡。
三匡岸 三匡岸,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三框岸是座落在三圩的圍堤上故取名三匡岸。歷史沿革 成陸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積漲成陸,1992年6月因保稅區建設而拆遷,從此消失。
慶安三圩,聚落形成後,當地民眾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慶安”兩字來源於圍墾“慶安頭圩”時,中途曾圩岸倒塌出缺口,後全力填補好缺口,圩田圍成,平安無事,為歡慶平安,取名“慶安頭圩”。並按圍田先後分慶安頭圩、慶安二圩、慶安三圩,村同圩名。歷史沿革 原屬老海壩村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四個村民小組...
張大圩岸,早年因張氏來此開發建村,故以張姓命名。地名含義 因處在南套(三汊港)、北套(侯家港)、老港(老套港)、新港(張家港)圍就的眾圩岸之中而得名。歷史沿革 道光年間由張氏遷至此處開發,同治初年由兩江總督圍田造冊,由圩保長編序命名,因而有同字圩、同字一圩至三圩之命名,屬大橋鎮,...
包河區“三圩”項目規劃建設調度會是在合肥市包河區召開的會議。8月14日下午,全區“三圩”項目規劃建設調度會在區政務中心召開。區委書記寧波主持並講話。區領導耿延強、劉宗言、郝力群、葛斌、謝軍、姚飛等參加。會上,區“三圩”建設指揮部匯報了“三圩”項目建設有關情況;武大集致設計院匯報了濱湖濕地公園和...
三圩村,江蘇省海門市經開區下轄村。三圩村地處海門市區西南,省沿江公路穿村而過,北鄰海門高新區岸角村,南至開發區沿江漁場,東至開發區高店村,西至滸通河。全村面積3.5平房公里,36個村民組,人口2648人,村建立黨總支,下設種養業、個私經濟、關工委三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07名。三圩村是長江河畔和諧新...
該鄉是由三圩村(三圩岸、土地鎮、悅來鎮一乾河東)、德潤村(油車埭、聶家埭、扁擔圩、靖江圩、三岸圩)、安新村(小埭、腰河埭、清節堂、庚新頭圩、庚新二圩)、福利村(錢家圩、蘆頭灘、中心河沿、福利圩)、福安村(耕辛圩、福利圩、腰河埭)、慶安村(孫家圩、老圍圩)、三興村(橫港沿、一...
全村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3公里,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整個村由薛家灣、邱家埭、施家埭、徐小埭、岸西埭、朝東岸、南岸新村、張家埭、季家埭、大圩埭、馬路新村、蔣家住基、五圩里、唐家埭、四圩里、三圩岸、老港上、東小埭、鎮山小區組成,下轄31個居民小組。村黨委下設11個支部,有黨員280餘人。工業...
公羊壽,原名壽文,字石年,號段庵、段廬,又號“帶沙閒人”、“江左頑石”,1889年出生於今張家港冶金園(錦豐鎮)合興悅來村(原屬常熟西北鄉沙洲三圩岸)。先後就讀上海龍門師範學堂、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留學日本。是一位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先驅和南社先賢,一生參加過辛亥革命上海光復起義、反袁鬥爭、“...
2003年,轄和誼街1個居委會和三圩、岸角、培新、雙高、大興、三和、兄弟、三南、三江、新遠10個行政村。2011年,海門鎮與三和鎮合併設立新的海門鎮。2012年撤銷海門鎮,設立海門街道和濱江街道。城鄉分類 海門區經濟技術開發區(2居8村)320684400:~001 111海東居委會 ~002 111源東居委會 ~003 111東風...
第三節 居委會 第二章 居民居住地地名 第一節 集鎮 護漕港鎮 太字圩港鎮 新農鎮 附:歷史地名 第二節 自然村 二圩埭 丁家(圩)埭 七圩埭 八圩埭 八家村 九圩埭 三圩埭 三官堂埭 大生莊 大岸埭 小十圩埭 小盧家埭 小圩岸埭 小圩埭 小陰沙埭 小漲灘 廣昌圩埭 馬家圩 天妃小埭 天妃廟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