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城

三台城

三台城遺址,位於涪陵城西長江北岸的李渡街道玉屏村,本名“三台砦”,因西面小溪與長江交匯沿岸成三角階地三迭故名“三台山”。

長江南岸眺望,三台寨如一隻墩坐江邊的碩大烏龜,因此又稱為“龜陵城”。

三台城創築於宋成淳二年(1266)春,其後南宋涪州將州縣治所由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州城(今涪陵城區)遷至此,以抗擊元蒙古軍的進犯。因此,三台城也是南宋抗蒙山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據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台城
  • 外文名:San Tailcheng
  • 地址:涪陵城西長江北岸李渡街道玉屏村
  • 定位重慶宋末抗蒙城牆遺址
遺址簡介,遺址歷史,

遺址簡介

本名三台砦,當地人稱東堡寨。在李渡鎮東堡村三組。寨創築於宋成淳二年(1266)春,其後,至祥興元年(1278)期間.這裡為涪州州縣治所在地和南宋軍與蒙古軍的激烈爭戰地。
三台城
三台城

遺址歷史

三台寨雄踞小溪與長江匯合處三角地帶制高點上,其西面河岸階地三迭,故名三台山。山勢東北西南走向,最高點名王子頂,海拔309.7米,比正常長江水面高出150多米。三台寨就地取材,用砂岩條石依山而建,周1公里多,圈地約9萬平方米。寨之東、西、北三面置厚4米、高4至6米的寨牆,依託斷岩峭壁;寨東南無牆,懸崖千仞,俯臨長江。西寨門夾溝而設,八字炮台拱衛;東寨門僅壁路可入,依崖據險。整個大寨巍然險峻,氣勢雄偉。
寨牆、寨門大多保存完好,寨內外尚可見到斑斑古蹟。
東寨門大致坐西向東(北偏東70°),門面及左面寨牆雖風化嚴重,但門額上“三台砦”三個歐體楷字仍明晰可辨。寨門總高4.4米,門洞高2.3、寬2米,拱高1米。寨門分內外兩層(門板已不存),總進深4.83米,其中內門深2.25米;外門深2.58米,比內門高20厘米。
寨牆由寬50、高28、長約1米大小的砂岩條石壘砌,其中間雜有形狀不太規則的毛石。石面鑽路極其粗糙,石間砌接完全系手錘縫,且未掛灰漿。牆心悉用泥土和亂石填築。
寨上原有炮台8處,今僅有靠東門不遠處(名鐵爐嘴)的炮台遺蹟。
炮台北面今為一片橘林,林中瓦礫遍地,古房基依稀可辨。
王子頂西坡下有數畝大的地方,即當年涪州衙門所在地,現大致可辨出有三重台基。在第二重台基上,現存石獅一對:一立,一側。立獅口方而闊,咧嘴東望,形象古拙,雄勁傳神。頭圍2、腰圍2.3、腿粗0.8米,重1噸多。
三台城
三台城
三台城
三台城
從石獅下行二三百米即西寨門。現仍保存完好,其結構與東寨門同。西寨門上的寨牆內側,還殘留著一些近百斤重的石球,有的中間鑿有孔,這大概就是古時作戰用的石雷(或石炮)。西門外有石中所涌清泉,甏石為井,四季不竭。井上石壁有民國元年石刻一方,文日:“汲水人等,細聽分明:挑去沖糞,法[罰]錢二緡。”三台寨最重要的古蹟是三台砦碑,它位於東門外石級大路旁。石岩壁立,走向北偏西40°。題刻幅高1.4、寬1米。7.5厘米寬的框線,飾雲龍紋圖案。題刻楷書雙鉤,正文為:“涪守臣陽囗[立]奉命相視三台申/閫創築”,落款:“宋成淳丙寅春記”。正文三行,行距9厘米;字大17厘米見方。字距5厘米;落款字大10厘米見方,字距1厘米。
三台寨是涪陵市唯一有建築年代的宋寨,為四川著名古戰場遺址。
【東寨門照片】
三台城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
猜你關注
廣告
猜你關注
廣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譽V保障計畫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說
詞條目錄
  1. 百科名片
  2. 遺址簡介
  3. 遺址歷史

輕觸這裡

關閉目錄

參考資料詳情
    關閉
    三台城
    東寨門照片
    三台城
    東寨門照片
    三台城
    東寨門照片
    【西寨門照片】
    三台城
    西寨門照片
    三台城
    西寨門照片
    三台城
    西寨門照片
    僅從現行高中《中國古代歷史》就可知,蒙古國軍隊於1127年滅北宋之後,從大散關(今寶雞)至淮水(今淮河)一線形成南北對峙狀態。之後招降位於南宋西部吐蕃(今四川盆地以西藏區),征服南宋西部大理(今貴州西部地區)。為此,從今寶雞到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樂山直至雲南東北部等地區,便成為南宋初期的西部邊陲。
    為抵抗蒙古軍東下,宋將孟珙從蒙宋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二年(1236)開始在時川東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布防,淳祐二年(1242)開始在涪州屯兵。淳祐五年(1245)蒙古軍騷擾涪州,不久便離去。此時的涪州,便成為南宋西部邊陲的幾個重點州府之一。
    位於現涪陵城西近30里的長江北岸李渡街道玉屏村1組的三台寨本名“三台砦”,當地多稱“東堡寨”。因西面小溪與長江交匯沿岸成三角階地三迭故名“三台山”,其最高點王子頂海拔309米,在今三峽水庫蓄水後便成高出水面120多米的半島。
    據史料,三台寨是南宋末年幾十年間蒙古軍與南宋在蜀拉鋸戰中,時南宋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余玠,採取依山制騎、以點控面的方略,築合州(今合川)釣魚、雲頂等10餘城,遷郡治於修建山城並有效地發揮以山城防禦抗擊蒙軍南下進攻之後,其繼任者王堅、張鈺繼續組織軍民在今川渝地區修築的80多處山城之一,也是在今重慶市範圍內保存的山城防禦體系中的12個著名的山城之一,也稱“涪陵三台城”,已成為一座南宋山城抗蒙防禦體系中的山城遺址。
    從長江南岸眺望,三台寨如一隻墩坐江邊的碩大烏龜。於是文獻典籍中,多把三台寨稱為“龜陵城”。民國十六年施紀雲《續修涪州志》載:“龜陵廢縣,在今治西大江濱,山形似龜,城其上,名龜陵城。後徙,今為東堡寨。”現東寨門外牆根處有1983年立題名為“涪陵龜陵城舊址”的文物保護碑。
    三台寨就地取材,用砂岩條石依山而建,周1公里多,圈地近150畝。寨東、西、北三面依山勢建築起厚4米、高4至6米的寨牆,或依託斷岩峭壁為牆;寨東南無牆,懸崖百餘米,下為波濤洶湧的長江。至今,人們也只能通過東西寨兩座拱形石門進出山寨。每座寨門寬1.9米,高2.5米、外壁2.5米,至今保存完好。其中,西寨門為主出入口,沿夾溝而建立,據說時有八字炮台拱衛附近。今在寨內胡姓指點下,筆者在寨門兩邊的寨牆上邊緣竹林里,探到若干當年留下用於防禦的石彈。據測量,現存石彈直徑大都在15至40厘米之間。面朝長江而開的東寨門,進出靠一沿山壁而開的小路。此寨門外10米左右的寨牆根處立有文物保護碑外,其崖石上刻有三台寨創築年代的題刻碑一塊。
    從創築碑上“涪守臣陽囗[立]奉命相視三台申/閫創築”的題刻和落款為“宋成淳丙寅春記”的記載。三台寨創築於宋成淳二年(1266)春,成為現涪陵區內發現的唯一一處留有建成年份的宋寨。其後南宋涪州州縣將州縣治所由長江烏江交匯處的涪州城(今涪陵城區)遷到三台寨,以抗擊元蒙古軍的進犯。現王子頂西坡下,占地數畝的三重平台範圍便是當年涪州衙門的所在地。在第二重台基上,現還存有一立、一側,近噸重的石獅一對。立獅高近1.5米,底座厚0.9米,頸部厚約0.4米,頭部直徑約0.5米,前爪直徑約0.2米。現在,雖說石獅表面有些風化,但立獅仍口方闊,咧嘴東望,形象古拙,雄勁傳神,給人予栩栩如生之感。
    從有關資料可知,南宋祥興元年(1278),元蒙古軍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第二年,元蒙古軍攻占涪州。不久,元涪州州縣將治所從三台寨遷回原涪州城內原址。三台寨成為涪州治所的10餘年裡,一直是南宋軍與元蒙古軍的激烈爭戰地。鹹淳三年(1267)7月,陽立率舟師護送糧草勝利到達渠城(今四川渠縣);景炎元年(1276),陽立率兵增援重慶等地。但在宋景炎二年(1277)上半年,陽立及其子嗣榮投降元軍。其後,宋將張鈺派遣將領張萬攻走陽立,以程聰為安撫使守涪州; 7月,元軍東川副都元帥張德潤率軍進攻涪州,程聰被擒後遇害。同年,張萬曾聯合忠、涪兩州宋兵解大寧之圍,收復十八寨。……這些事件,都與三台寨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次年正月,張鈺在重慶巷戰失利後,順長江來到涪州被俘,在解往元京城途中於安西砦自盡。
    雖說三台古寨已經歷了近750年風雨洗禮,但寨牆、寨門大多保存完好,寨內人行道路縱橫、土地肥沃。現仍住還未搬遷的4戶居民,筆者見到的三位在家的寨民中,有兩位老人已年過8旬,但身體硬朗,他們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隨著寨東數百米處南川至涪陵高速公路涪陵青草背長江大橋(長江四橋)的竣工,加之古寨及其周邊已納入涪陵新區(李渡新城)規劃建設的範圍,昔日的三台古寨將被打造成一個以古寨遺址為主題的公園,其周邊也將被開發成一個山地度假休閒、生態優美的家園社區。
    三台城
    散落在竹林里當年用於防禦的石彈
    三台城
    三台寨南宋鹹淳丙寅春碑刻
    三台城
    寨上石牆見證著歲月的滄桑
    三台城
    寨上相對平緩,昔日軍事要塞,如今衰草一片
    1月23日,廣安日報“兩江行”採訪組走進前鋒區觀塘鎮,位於伏岩村的三台寨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關於三台寨,我市文物專家劉敏之前曾說過,700多年前的宋元交戰時期,我市境內既有宋抗元的軍事要塞,如大良城、禮義城等,也有元抗宋的要塞,如虎嘯城、東安寨、三台寨等。而今的三台寨還有多少戰爭遺蹟呢?前往的路上,我們充滿了期待。
    一座占地約400畝的古寨
    三台寨位於伏岩村1組。入寨時,該組組長、72歲的周光偉主動為我們當嚮導。一開始,周光偉便顯得特別自豪:“我們這個寨子有點大喔!”他告訴記者,三台寨占地面積約400畝,有近300人,占到全村人口的1/3,解放前還住了不少大戶人家。
    雖為山寨,但三台寨和其他諸多山寨相比,並不荒寂。一條新修的水泥路將山寨與外界相接,並在寨內形成多個分支線路。進入寨內,裡面相對平緩,民房眾多,還有不少蓄滿水的稻田,“寨上儘管有一半都是石頭梁子,但耕地面積仍有150畝,其中田就有100畝。”
    周光偉說,他小時候就聽到一些老人說,以前為躲白蓮教,住在寨里的人比現在多得多。很早時,寨上就有一條街,叫羅家街,但在他小時候,羅家街便只是一個老地名了,直到現在,人們還是這么叫著,然而那裡卻只是一片土。後來在寨內另一個地方又修了一條街,“什麼時候修的,我沒聽說過,但在解放前,還有榨油房、藥鋪等鋪子。但從來沒有趕過場,只聽以前的老人說,正準備興場那天,專門請縣大老爺來赴宴,人們請縣大老爺坐上席,他卻連連揮手說:‘不敢(趕),不敢(趕)!’於是,這個場便沒有興起來。”
    “這是不是最早的三台場,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地說,以前的三台鄉,取名就是因為有三台寨,這個寨子在方圓數十里都很出名。”周光偉說,三台鄉在民國時期就有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撤鄉並鎮時,三台鄉才併入觀塘鎮。但原來的三台鄉鄉政府並不在寨上,而是距三台寨約4公里的草壩場。
    關於三台寨的地形,周光偉說,寨子朝華鎣市永興鎮方向一面地勢要平緩一些,“但那面修了兩米厚的寨牆,有七八米高,像長城那樣修的。最早時,上面還有好幾門大炮。”而其他幾面幾乎全為石崖,即使有的地方不太險要,也有高大的寨牆圍砌,寨牆上同樣有大炮看守。
    一道攻防兼備的軍事要塞
    周光偉並沒有看到寨牆上一尊完整的大炮是啥樣子,但他卻看見過殘存的炮筒子,炮口有一個籃球那么大,而且,直到現在,村民還偶爾會在地里挖出桌球大小的炮彈子來。在幾個主要防守點位的山樑子上,還建有石窖,最大的深約兩米,裡面寬1米多,上面有蓋子,“聽以前的老人說,那是火藥庫。”
    記者來到一處寨沿邊,這才發現,三台寨在軍事上是多么的重要!
    寨下便是渠江,寨頂高出江面近100米,但若兩者處在同一平面上,垂直距離不會超過80米。試想,只需在寨沿上設上一門大炮,江上所有船隻都會處在打擊範圍內,如果對方想通過渠江運糧運兵,能順利經過此段么?
    事實還真是如此。寨沿邊有一巨石,奇怪的是,該石臨江一面出現兩層凹進去的平台,每層高約兩米。據周光偉介紹,就在這兩層平台上,以前分別設有一門大炮。根據這一地形,即便對方從船上或江對岸使用威力更猛的大炮,也很難轟中設於巨石凹陷平台中的大炮。
    巨石左下方,一座高約8米、厚約兩米的寨牆保存完好。記者仔細觀察,發現牆石的砌法不一樣——從外面看,它似乎全由一塊塊邊長僅有0.3米的方形石頭砌成,其實不然,它們全是長約1米有餘的條石,只是長的一面全都隱於寨牆中。也就是說,厚約兩米的寨牆,裡面全為條石,中間並無夯土——像這樣的寨牆,想用大炮攻破,根本不可能。而寨上的所有寨牆,據說都是這樣的築法。
    周光偉決定帶記者去看西門。他說,三台寨原有5道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和小東門,現在只有西門保存完好。
    西門也是臨江,但卻位於一處陡坡上,也是三台寨最為險要的一道門。出門下行約15米處,有一巨石,據說那是西門的前哨,既可近距離觀察渠江方向的敵情,也可對敵發動攻擊。如果敵方甚眾,此關把守不住,則可及時退入寨內,從寨牆上再次居高臨下攻擊。即便西門被攻破,也無需驚慌,因為西門裡面是一個小瓮城,敵人進入瓮城後,由於空間狹窄,沒法大量湧入,寨上守軍便可對入侵之敵全部殲滅。
    一場寫入歷史的奪糧之戰
    三台寨是否發生過什麼大戰爭,周光偉無從知曉,但他卻講述了一個與戰爭相關的故事:很久以前,寨上的隊伍帶著槍炮去攻打蓬安城,對方假裝投降。為表示友好,對方設宴款待遠方來客。大家都把槍炮單獨放在一旁,結果不知是計,槍炮被全部沒收,人也全部被俘。
    為進一步查證三台寨的歷史,特別是劉敏老師所說的元抗宋,記者查閱了清光緒版《廣安州志·武備志》,志文記載:“元至元五年(1268年),宋楊立以兵護糧送大良坪,與匣刺戰於三重山,立敗。”此處專門對“三重山”作了注釋:“三重山,即今三台寨。”而文中的“匣刺”,則指元軍將領趙匣刺。為此,記者查閱《元史·趙匣刺傳》,原來,三重山一戰早已被《元史》收錄於《趙匣刺傳》一文中,其文如下:“至元三年,(趙匣刺)為東川路先鋒使。四年,元帥拜答攻開州,至萬寶山,遣匣剌以兵五百人擊宋軍,生獲四十人。五年,兼管京兆、延安兩路新軍,戍東安、虎嘯山兩城。宋楊立以兵護糧,送大良坪,匣剌察知之,遂率所部兵與立戰於三重山,斬首百五十級,擒獲四十餘人。立敗走,棄其糧千餘石,因盡奪其甲仗旗幟而還。”
    讓記者納悶的是,如果元軍真的在寨上以大炮扼江,宋將楊立率再多的兵力護糧也是送死,這是預料之中的事,為何宋軍偏偏前行呢?其實,這是記者先犯了一個知識性錯誤。在宋末元初時期,大炮還沒有誕生,連使用火藥,也只是用射箭的方式發射出去——這種攻擊只對焚燒城樓里的易燃結構有用,在野外交戰毫無用處。因此,彼時的兩軍交戰,仍是短兵相接,或以箭刺。即便元軍在寨上用拋石機往寨下拋石,也很難將石頭拋出七、八十米遠。至於周光偉所說的槍炮之戰,理應是明清時期的事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