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令·南浦

《三台令·南浦》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懷人之情。詞人回憶與佳人南浦一別,音容渺茫,空見別離之處,感慨物是人非,愁情不斷,悲情無盡,具有濃厚的感傷情調。全詞詞采清麗,手法委婉,善用疊詞,結構巧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三台令·南浦
  • 作者:馮延巳
  •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時期
  • 出處:《陽春集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三台令
南浦,南浦,翠鬢離人何處?當時攜手高樓,依舊樓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三台令:詞牌名。原名“調笑令”。此調在唐時有“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等多種名稱,南唐馮延巳改稱“三台令”。
⑵南浦:南面的水邊。後常用稱送別之地。
⑶翠鬢:黑而光潤的鬢髮,此處用以指代美人。
⑷攜手:牽挽,指手拉著手。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南浦城啊,南浦江!昔日一別音訊渺渺,茫茫天涯你究竟人在哪裡?南浦江樓曾經是你我攜手共游的地方。如今依然是滔滔不絕的江水縈繞著城樓。流水啊,流水!滔滔不絕的流水啊!連綿無盡的南浦江流中,摻和著多少傷心人的淚水呢!

創作背景

馮延已所處的是國家衰亂的政治環境,而他少年時期又擁有悠遊自在的瀟灑時光。但作這首詞時,作者已不復少年。此詞當是作者為懷念少年時期的一位女子而作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開篇便傾吐了作者對所思強烈的懷念之情:“南浦,南浦,翠鬢離人何處?”南浦,點明當初兩人分手的地點;翠鬢,點明被懷念的乃是一位女子。南浦一別,音容渺茫,如今空見舊地,而“人面不知何處去”,觸景傷情,一時間生出多少感慨。在這懷人傷別的時刻,最容易勾起對往事的回憶,特別是相聚時的種種歡樂情景,更難使人忘懷。所以作者接著用逆挽法寫,由眼前淒涼和感傷所引起的對往昔歡樂的追思。“當時攜手高樓”一句,便是以極其凝鍊的語言和生動鮮明的形象,對往昔兩人共度的美好時光和彼此之間的綿綿情意做了高度的概括。接下去再從回憶跌入現實,只見景物宛在,流水依舊,而物是人非人去樓空。相聚的歡樂與分離的痛苦形成強烈的對比,於是昔日的快樂反而增加了今日的痛苦。撫昔思今,情何以堪,只得寄情流水:“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將愁情與流水連在一起,用水流的滔滔不絕象徵愁思的深廣和綿綿無盡,這是唐、宋詞人常用的一種手法,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歐陽修的“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踏莎行》),都是這類以水襯愁的名句。但這首詞里寫流水的用意卻不止於此,也不僅是即景抒情,移情於景,還因為“樓前水流”是“當時攜手高樓”的見證。在此基礎上,作者抓住淚水與流水的共同特徵,進一步展開豐富的聯想,想像流水之所以如此綿長,是因為其中容納了無數傷心人的眼淚這就把深沉強烈的離愁別恨表達得格外真摯動人。其後晏幾道《留春令》中說,“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顯然是從這裡受到了啟發。此詞將相思、離愁和眼前景物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纏綿悱惻,淒涼幽怨,讀之使人黯然消魂。
《三台令》體制短小,這首詞卻以有限的篇幅反映了豐富動人的內容。其中既有文人之作的凝鍊含蓄、音調諧婉,又有民歌的清新樸素、自然圓轉。這首詞雖非馮延已的代表作,馮詞的藝術造詣也於此可見一斑。

名家點評

清代詞學家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一:此有“當時”一語,則首章“依舊”二字,不過平衍耳。
近代詞學家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調第五句倒用疊字,承上啟下,如溪曲行舟,一折而景色頓異。結句見本意。乃此詞主體也。
近代詞學家陳秋帆《陽春集箋》:情至文生,纏綿流露,延巳詞實多類是。
現代詞學家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懷人詞。南浦別離之處,今空見其處,而人則不知何往矣。“當時”句逆入,回憶當年之樂。“依舊”句平出,慨嘆今日之物是人非。末句,即流水而抒真情,語極沉著。其後小晏云:“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李清照云:“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稼軒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皆與此意相合。

作者簡介

馮延巳(903—960),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曾任南唐宰相。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作為詞人,他雖受花間詞影響,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但詞風不像花間詞那樣濃艷雕琢,而以清麗多彩和委婉情深為其特色,有時感傷氣息較濃,形成一種哀傷美。其詞集名《陽春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