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三句半的來歷:三句半是中國民間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以說為主的韻文體曲種。起源於
嘉慶年間,山東
嶧縣西部陶館附近的運河號子,然後由民間藝人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種曲藝形式——三句半。
首先說明,三句半並不是單純寫在紙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種舞台表演形式。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曲藝形式。
看似簡單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氣氛,活躍現場,吸引觀眾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說一句。由於最後1人一般只說兩個字,故稱“三句半”。
表演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裡各持鼓,小鑼,鑔,大鑼等擊打樂器敲打登場。樂器停,甲高聲朗誦第一句,並根據此句意思做出一個造型動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戲眼”,下面單獨說說。
三句半,三句半,關鍵在於半。半,其實只有一個字或兩個字,也有三個字的。字多則味淡了。這一兩個字要求很嚴,必須壓韻,簡捷,詼諧,合意,並出乎意料。一經丁喊出,逗得觀眾哈哈大笑才行。
觀眾大笑,台上四人敲打樂器轉場,轉一圈或兩圈,之後接著表演第二段。一般,一個三句半節目有八——十段說詞就可以了.
特點要求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規律去寫,其演出效果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它對句式,字數,押韻等都有要求。如果寫出來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腦里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你要寫的作品是用來表演的,而不是給人讀的,所以用詞不能生僻。
押韻與同調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求很嚴。具體來說就是:一、二、四句必須押韻,“一韻到底”,是把寫詩歌 或快板的押韻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僅要押韻,而且要“同調”,即押韻的字不僅要韻母相同,而且音調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調不能與其他句相同,只有這樣,觀眾聽起來才會感到和諧悅耳。
在實際創作中,最費腦筋的就是這個“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適的“半句”而不得不放棄前面好不容易想出來的三句。所以有時就先確定最後的“半句”,然後再寫前面的三句。
“押韻”不像有人想的那樣難,但也絕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樣簡單。要掌握押韻,最好能熟悉“十三轍”的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一下,這裡就不講了。這裡強調一點,押韻不是只要韻母相同就可以了,其聲母必須不同,換句話說,不能用“同音字”押韻,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韻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韻,如“iang”與“uang”“ing”與“ong”。 韻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韻,如zhi與li,前者是
整體認讀音節。
字數要求
有些人以為,既然是“半句”,其字數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這種望文生義的思維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絕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於一半,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明顯感覺到“半句”。很多人寫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個字或四個字,甚至有五個字的,這樣根本無法體現三句半的靈魂──“半句”。
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點,給觀眾一個“新鮮、奇特”或“詼諧”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應該以兩個字為主,當然也可以用一個字,但不容易表達需要的思想。如果用兩個字找不出合適的詞(韻母和音調都受控於前2句,的確很難),也可以用三個字,但應儘量少用。至於四個字和更多的字數是必須避免的。“兒化”音中“兒”不算字數。如“沒門兒”算兩個字
前三句的字數要求不是很嚴格,一般以七字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過七字的最好不用。少於五字也是不行的。
每段的字數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數應該相同。只有這樣,觀眾聽到最後一句時,才會感到新鮮奇特。如果前面幾句的字數多少不一,觀眾感受到的只是字數的變化,而不會感受到“半句”,也就不是三句半了。
除前面說的外,三句半和詩歌一樣,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換句話說,不是每句的字數相同就可以,必須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如“我們還沒有吃飯,抓時間快把活乾”雖然都是七個字,但不能用在三句半中。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種:“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六字的句式“二二二”其他句式都不行。最好能考慮一下“平仄”,懂格律詩的人容易掌握,一般人比較難掌握,一般只要注意每句詞的音調有所變化就行了。如果都是同一音調,聽起來就不舒服。
這裡講的是創作三句半的基本要領。只有熟練的掌握了這些要領,並下一番功夫,才可能寫出好的三句半。
常見問題
初學寫作三句半的人,由於不得要領,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常常存在很多問題,現列舉如下。
1.不用韻或亂用韻,尤其是最後的半句。這樣寫起來很快,但效果自然是很差的。
2.字數混亂。前三句長短不一,或是“半句”字數過多。聽起來感覺不到是三句半,而像長短不一的散文詩。
3.後面的半句太隨意。最後的半句是三句半的精髓,要求最高,有人圖省事,對這半句不仔細推敲。可以說,這個半句是所寫三句半的成敗關鍵。
4.後面加上一句“合”,這是典型的畫蛇添足。本來“丁”說完半句,這一段就結束了,聽眾會被這半句強烈感染,後面加上“合”,半句的韻味就全無了,還叫什麼三句半呢?
舉例
有位昂宿星囤朋友留言相和——
鑼鼓鞭炮震天響,
幾個光棍鬧婚場,
沒有老婆怎么辦,
搶!
我哈哈一笑,回了一段三句半——
搶了新娘進賭場,
新郎領來大蓋帽,
綁!
昂宿星囤朋友也哈哈一笑,接道——
借你仨膽不敢綁,
都知俺爹在官場,
吃喝嫖賭誰敢管,
狂!
山那邊又回兩段——
官場最怕練武場,
黑派老大名聲響,
把這小妞抬回去,
賞!
對準老大猛一晃,
治服團伙沒過晌,
英雄救美怎么謝,
獎!
還有的是——
我們四人台上站,
一起說段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