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中學

三口中學

三口中學地處三口鎮東盈村,緊鄰三口鎮政府,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之地。 自20世紀50年代創建至今,已走過半世紀風雨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口中學
  • 創辦時間:20世紀50年代
  • 所屬地區:三口鎮東盈村
  • 類別:中學
發展歷程,師資力量,

發展歷程

三口中學前身為“三口完小”,始建於1955年3月,因1954年6月寶蓋水庫垮塌,“瀏陽縣第十三完 小”被洪水沖毀,故將校址遷於龍建,始更名為“三口完小”。
1958年更名為三口公社農業中學。
1969年更名為三口人民公社“五七中學”,開始國中招生,僅一個教學班。
1975年遷址於六碓村茶子山,更名為三口中學,開始招收高中班,將國中設定於竹山、小水等學校。高中班自1975年開辦至1979年遵上級指示停辦,共招收四屆,七個教學班。1980年起恢復招收國中班到1997年共招教學班63個,竹山中學共招國中班34個。
1997年三口中學、竹山中學兩校合併,遷址於今東盈村現址。現有學生800餘人,教職工60餘人。現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擁有“東區第一樓”之稱的教學樓。全市初級中學唯一草皮足球場,體育運動設施和現代化教學裝備齊全,食堂、宿舍整潔規範,校園布置科學合理,已成為三口乃至瀏陽農村教育的一大亮點。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學校注重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素質優良。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占教師總數大半。本科學歷達90%以上,國語、計算機等各種教師培訓及繼續教育一直處於全市領先水平。

師資力量

學校教育堅持德育為首,德育機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路齊全,學生評價機制已形成特色,受到社會關注。學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始終以質量為本,教學成績歷年優秀,多次獲得獎勵。學生就讀高一級學校比例一直領先全市,數次獲普高、職高招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藝術教育獨樹一幟,2002年被瀏陽一中教育集團藝術學校定為全市第一個美術生源基地。
學校走科研興教之路,積極更新教育理念,擁有省、市級研究課題多個,其中英語教研組被評為市級先進教研組。
學校現為瀏陽市示範性初級中學,湖南省心理教育學會理事單位,長沙市青少年科技先進單位,長沙市綠色學校,瀏陽市首批“教育強鎮”學校。學校在政治文明、隊伍建設、綜治安全、教學管理、計畫生育、工會工作、辦學成果等方面獲得省、市等各級各類榮譽近百餘項。躋於義務教育先進行列,成為全市義務教育視窗學校。
半世紀風雨滄桑,五十載春華秋實。三口,這片神奇的土地,三口中學,這片教育的沃土,從這裡一共走出了萬餘名畢業生,為國家、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三口中學正以嶄新的姿態,昂首闊步於新的征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