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韻圖上用來代表中古漢語的聲類的字母系統。字母即聲母的代表字。舊傳為唐末沙門守溫所創的三十個聲母代表字。宋朝無名氏將守溫三十字母進行擴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時期的語音系統。人們可以通過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聲母系統,也可以由此研究現下的方言語音以及用來說明語音發展的規律。這三十六個字母實際上是宋人根據唐末三十字母(見《守溫韻學殘卷》)增補而得,反映的是唐朝時候的中古音語音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十六字母
  • 出自:宋朝韻圖
  • 代表中古漢語的聲類
  • 性質:字母系統
簡介,分類,擬音,影響,國語,八思巴字,韓文,日語,考證,考究,

簡介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輕唇音
舌上音
正齒音
穿
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所謂“守溫三十六字母”,是南北朝時代梁朝的漢僧守溫選定用來代表漢語語音中一定輔音(聲母)的代表字,在前人的音韻學著作中又稱“紐”。按理,既然是輔音的代表字,那就是凡屬同一輔音的任何一個字都可作代表字,所以我們在前人的音韻學著作中又常見到一些與上述三十六字不同的字作代表,只是上述三十六字一經選定,又為我國的音韻學界所認同,大家也就習用了。

分類

“牙音”對應於現代語音學中的軟齶塞音,“舌頭”為齒齦塞音,“舌上”為齦-齶塞音,“重唇”為雙唇音,“輕唇”為唇齒音,“齒頭”為齒齦塞擦音與擦音,“正齒”為齦-齶塞擦音與擦音,“喉音”則包含喉塞音與軟齶擦音、舌面通音,“半舌”為齒齦邊通音,“半齒”為捲舌閃音;“清濁”概念與今同,其中,全清表示不送氣清音及清擦音,次清表示送氣清音,全濁表示送氣濁音(擦音塞音塞擦音),次濁表示鼻化塞濁音及其他濁音。
各組內部聲母的排列也不是隨意的。除齒音外,每種音都由四母組成。這 四母的排列正好是按照全清,次清,全濁,次濁來排列的。齒音略有不同, 因為齒音沒有次濁,排列方式為全清,次清,全濁,全清,全濁。
根據聲母的發音方法,音韻學家把三十六字母分為清音和濁音兩大類。清音是指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是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輔音。再根據氣流的強弱或濁化的程度,古人又把清、濁各分為全清和次清全濁和次濁全濁。 全清是指發音時不送氣、聲帶也不振動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清是指發音時送氣而聲帶不振動的塞音和塞擦音。 全濁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次濁是指發音時聲帶振動的鼻音、邊音和半元音。

擬音

現按照王力先生的擬音系統。
三十六字母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今名
古名
雙唇塞音
唇音
重唇音

[p]
bㄅ

[pʰ]
pㄆ

[b]
ㄅ̊

[m]
mㄇ
唇齒音
輕唇音

[p̪]
fㄅㄈ

[p̪ʰ]
ㄆㄈ

[b̪]

[ɱ]
齦塞音
舌音
舌頭音

[t]
dㄉ

[tʰ]
tㄊ

[d]
ㄉ̊

[n]
nㄋ
捲舌塞音
舌上音

[ʈ]

[ʈʰ]

[ɖ]

[ɳ]
齒擦音
齒音
齒頭音

[ts]
zㄗ

[tsʰ]
cㄘ

[dz]
ㄗ̊

[s]
sㄙ

[z]
ㄙ̊
齦齶擦音
正齒音

[ʨ]
jㄐ
穿
[ʨʰ]
qㄑ

[ʥ]
ㄐ̊

[ɕ]
xㄒ

[ʑ]
ㄒ̊
軟齶塞音
牙音

[k]
gㄍ

[kʰ]
kㄎ

[g]
ㄍ̊

[ŋ]
ngㄫ
聲門塞音
喉音

[ʔ]
軟齶擦音

[x]
hㄏ

[ɣ]
ㄏ̊
硬齶半元音

[j]
y
齦邊音
半舌音

[l]
lㄌ
齦齶鼻音
半齒音

[ɲ]

影響

三十六字母的出現對於漢語語音有重要意義,在各種語言中都有體現,發生演變,形成規律。

國語

1全濁聲母的清音化 中古漢語的聲母共有三十七個,其中並(奉)、定、澄、從、邪、崇、俟、船、禪、群、匣十一母為全濁音,這些全濁音到了《中原音韻》時代全部變成了清音聲母。全濁音變為清音時因受到聲調的影響而發生了分化:其中塞音和塞擦音受平聲的影響一般變成了送氣音,受仄聲的影響一般變成了不送氣音
全濁擦音的變化更複雜一些。例如:
平[pÁ]:陪瓢脾旁貧
並[b]
仄[p]:抱(上)病(去)白(入)
並(奉)[b]——平仄[f]:肥(平)、犯(上)、附(去)、乏(入)
平[tÁ]:亭同唐馱
定[d]
仄[t]:道(上)、盜(去)、毒(入)
平[t§Á]:茶潮陳除纏
澄[¥]
仄[t§]:柱(上)、陣(去)、濁(入)
平[tsÁ]:才慚殘曹藏
洪音
仄[ts]:在(上)、字(去)、族(入)
從[dz]
平[tþÁ]:喬秦憔全泉
細音
仄[tþ]:聚(上)、賤(去) 、截(入)
[tsÁ](之韻):詞辭祠
洪音 [s](支韻):隨隋
仄[s]:似(上)、頌(去)、俗(入)
邪[z] [tþÁ](尤韻):囚泅
細音 [þ](其他韻):斜詳旋尋
仄[þ]:緒(上)、謝(去)、席(入)
(例外:彗[xuei])
平[t§Á]:柴床潺愁茌
崇[dZ] [t§]:撰(上)寨(去)濁(入)???
[§]:(止、志韻):士(上) 、事(去)
(例外:岑[tsÁen])
平[t§Á]:漦
俟[Z]
仄[ts]:俟涘竢(去)
[t§Á]:船唇乘
船[dü] [§]:繩澠神蛇
仄[§]:楯(上)、順(去)、食(入)
[t§Á]:成承丞酬垂
[§]:時殊誰韶
禪[ü] [t§](職韻):植殖埴
[§]:社(上)、樹(去)、石(入)
平[kÁ]:狂葵馗逵
洪 [k]:跪櫃共
群[g] [kÁ]:匱餽
平[tþÁ]:橋窮奇勤權渠
仄[tþ]:儉(上)、具(去)、局(入)
洪[x]:華禍憾合
匣[Ä]
細[þ]:嫌限巷協
2唇音分化出輕唇音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已經分化) 《切韻》時代的幫、滂、並三母,到了北宋初年的三十六字母時期,逢合口三等韻及流攝開口三等韻的幫、滂、並分別變成了非、敷、奉三母。此後幫、滂、並只與開口一二三四等韻及合口一二四等韻拼合;非、敷、奉三母則只與合口三等韻和流攝開口三等“尤”“有”韻拼合。元明時期,隨著全濁音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合流並變成了[f],反映這一重要變化的文獻材料是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和明蘭茂《韻略易通》中的《早梅詩》。根據以上情況可以看出,非、敷、奉三母基本上是受合口三等韻的影響而產生的,[f]母的正式出現是在元明時期。
3、知、莊、章三組合流,成為捲舌音。(“宋人三十六字母”中知、莊對立)
現代漢語國語[t§]、[t§Á]、[§]三母是由中古的知組、莊組、章組聲母合流而成,其演變的情形大致是:莊組、章組在唐末宋初之際合併為照組,大約到了《中原音韻》時期,知組又與照組合併。此將這個演變過程圖示如下:
隋唐時期 唐末宋初 元代
知[¦] 知[¦]
澄[¥]仄 澄[¥]仄
莊[tS] 照[tþ] [t§]
崇[dZ]仄 床[dü]仄
章[tþ] 禪[ü](職韻)
禪[ü](職韻)
徹[¦Á] 知[¦Á]
澄[¥]平 澄[¥]平
初[tSÁ]
崇[dZ]平 穿[tþÁ] [t§Á]
昌[tþÁ] 床[dü]平
船[dü]平 禪[ü]平
禪[ü]平
崇[dZ]平
生[S] 床[dü]平仄
船[dü]平仄 審[þ] [§]
書[þ] 禪[ü]平仄
禪[ü]平仄
4、精、見兩組分化出新的舌面音來。即 jqx
其產生的具體原因是這樣的:舌根音[k]、[kÁ]、[x]與齊、撮呼韻母相拼,受[i]、[y]韻頭或韻母的影響而發生了齶化,齶化後舌位前移,遂變成了[tþ]、[tþÁ]、[þ]。例如:
見:姜[kiaN]→[tþiaN] 溪:去[kÁy]→[tþÁy]
群:乾[kiEn]→[tþian] 曉:曉[xiau]→[þiau]
匣:兮[xi]→[þi]
舌尖前音[ts]、[tsÁ]、[s]與齊、撮呼韻母相拼,受[i]、[y]韻頭或韻母的影響發生了齶化,齶化後舌位後移,也變成了[tþ]、[tþÁ]、[þ]。例如:
精:將[tsiaN]→[tþiaN] 清:趣[tsÁy]→[tþÁy]
從:前[tsÁian]→[tþian] 心:小[siau]→[þiau]
邪:夕[si]→[þi]
5、零聲母大量增加
隋唐時零聲母只有一個“影”母,到了現代北京話中,中古的微、疑、影、雲(出現於《韻鏡》、《七音略》)、以五母都成了零聲母。其中疑、影、雲、以四母變成了[i]、[u]、[y]三類零聲母,微母變成了[u]類零聲母,疑、影二母同時又變成了[a](包括[o]、[«])類零聲母
隋唐時期 北京話 隋唐時期
疑[N-](誼魚魏) [i]
影[o-](衣於威) [u] ←微[m-](武微文晚)
雲[Ä-](矣於偉) [y]
以[j-](移予唯)
疑[N-](岸藕娥) [a]
[o]
影[o-](按歐遏) [«]

八思巴字

在元朝有音無義的八思巴字可以標註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和八思巴字(排序根據《蒙古字韻》前言)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今名
古名
軟齶塞音
牙音

[k]

[kʰ]

[g]

[ŋ]
齦塞音
舌音
舌頭音

[t]

[tʰ]

[d]

[n]
捲舌塞音
舌上音

[ʈ]

[ʈʰ]

[ɖ]

[ɳ]
雙唇塞音
唇音
重唇音

[p]

[pʰ]

[b]

[m]
唇齒音
輕唇音

[pf]

[pfʰ]

[bv]

[ɱ]
齒擦音
齒音
齒頭音

[ts]

[tsʰ]

[dz]

[s]

[z]
齦齶擦音
正齒音

[ʨ]
穿
[ʨʰ]

[ʥ]

[ɕ]

[ʑ]
軟齶擦音
喉音

[x]

[ɣ]
ꡣ(ꡯ)
聲門塞音

[ʔ]
ꡖ(ꡗ)
硬齶半元音

[j]
ꡝ(ꡭ)
齦邊音
半舌音

[l]
齦齶鼻音
半齒音

[ɲ]
這裡給出的非敷奉三母寫法(ꡤꡰꡤ)依照《蒙古字韻》前言。注意《蒙古字韻》正文裡並沒有遵守這種寫法。該書正文裡非敷兩母已經合併;當非敷母和奉母相對立時,非敷母排在奉母之前;有時非敷母用ꡰ,奉母用ꡤ,有時則正好^ 括弧內是齶化的字母,例如“安”是ꡖꡋ,“宴”是ꡗꡋ。
《蒙古字韻》正文裡,因為部分字母合併,實際排列順序是:見、溪、群、疑、端、透、定、泥、知照、徹穿、澄床、娘、幫、滂、並、明、非敷、奉、微、精、清、從、心、邪、審、禪、曉、匣、影、喻、來、日。

韓文

三十六字母演變到訓民正音中規律如下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今名
古名
雙唇塞音
唇音
重唇音

[p]

[pʰ]

[b]

[m]
唇齒音
輕唇音

[f]

[fʰ]

[v]

[ɱ]
齦塞音
舌音
舌頭音

[t]

[tʰ]

[d]

[n]
捲舌塞音
舌上音

[ʈ]
/

[ʈʰ]
/

[ɖ]
/

[ɳ]
/
齒擦音
齒音
齒頭音

[ts]

[tsʰ]

[dz]

[s]

[z]
齦齶擦音
正齒音

[ʨ]
穿
[ʨʰ]

[ʥ]

[ɕ]

[ʑ]
軟齶塞音
牙音

[k]

[kʰ]

[g]

[ŋ]
聲門塞音
喉音

[ʔ]
軟齶擦音

[x]

[ɣ]
硬齶半元音

[j]
齦邊音
半舌音

[l]
齦齶鼻音
半齒音

[ɲ]

日語

三十六字母在日語的吳音 漢音中都有演變規律。
五音清濁
唇音
中古音
幫・非
[p]・[f]
滂・敷
[pʰ]・[fʰ]
並・奉
[b]・[v]
明・微
[m]・[ɱ]
呉音
ハ行
バ行
マ行
漢音
ハ行
バ行
(マ行)
舌音
中古音
端・知
[t]・[ʈ]
透・徹
[tʰ]・[ʈʰ]
定・澄
[d]・[ɖ]
泥・娘
[n]・[ɳ]
呉音
タ行
ダ行
ナ行
漢音
タ行
ダ行
(ナ行)
半舌音
中古音

[l]
呉音
ラ行
漢音
ラ行
歯音
中古音
精・照
[ts]・[ʨ]
清・穿
[tsʰ]・[ʨʰ]
従・牀
[dz]・[ʥ]
心・審
[s]・[ɕ]
邪・禪
[z]・[ʑ]
呉音
サ行
ザ行
漢音
サ行
半歯音
中古音

[ɲ]
呉音
ナ行
漢音
ザ行
牙音
中古音

[k]

[kʰ]

[g]

[ŋ]
呉音
カ行
ガ行
漢音
カ行
ガ行
喉音
中古音

ø

[j]
呉音
アヤワ行
ヤワ行
漢音
アヤワ行
ヤワ行
中古音

[x]

[ɣ]
呉音
カ行
ガワ行
漢音
カ行

考證

牙音 見k 溪kh 群g 疑ng 舌音 端t 透th 定d 泥n 余j 章tj 昌thj 船dj 書sj 禪zj 唇音 幫p 滂ph 並b 明m
齒音 精tz 清ts 從dz 心s 邪z 莊tzh 初tsh 崇dzh 山sh 俟zh 喉音 影○ 曉x 匣h 半舌 來l 半齒 日nj 字母后“h”送氣音。“ng”是鼻音。 教材為三十二聲母。王力《漢語語音史》、《同源字典》均為三十三個,多一個“俟”母。山母亦寫作“生”。 聲母亦稱“紐”。同紐為雙聲。同類同直行,或舌齒同直行者為準雙聲。同類同橫行者為旁紐。同類不同橫行者為準旁紐。喉與牙、舌與齒為鄰紐。

考究

中國漢語音韻學術語。音韻學家用來指稱漢字聲母的代表字。字母一詞來自梵文摩多(梵文作mata)。梵文摩多本指元音,後來梵文詞義擴大,輔音也稱摩多。該詞傳入中國後,當時音韻學家只用它表示聲母。在此以前,漢語聲母沒有專門的名稱,人們用雙聲來表示聲母,反切上字與被切字雙聲,表明兩字有相同的聲母。唐末僧人從梵文字母得到啟發,給每一聲類規定了一個代表字,這就是字母敦煌出土守溫字母殘卷列“不芳並明……”30字母,後來有人“益以‘娘床邦滂微奉'六母”,就有36字母。中國傳統音韻學中又稱為“守溫三十六字母”、“守溫字母”。“字母”即聲母。舊傳為唐末沙門守溫所創的三十六個聲母代表字。人們可以通過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聲母系統,也可以由此研究現下的方言語音以及用來說明語音發展的規律。這三十六個字母實際上是宋人根據唐末三十字母(見《守溫韻學殘卷》)增補而得,反映的是宋朝時候的語音系統。按照舊時的分類和後人的擬音,製做成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