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

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

《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是2019年1月1日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衛民、盧暉臨、彭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
  • 作者:王衛民、盧暉臨、彭濤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ISBN:97875205076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三個村的四十年:鄉土中國社會變遷調查》選取了我國東中西部三個村莊: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珠岙村、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店集村、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河東村,通過深入細緻的農村調查,縱向回溯三個村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間的發展變遷,包括經濟起落、百姓生活、文化風俗、社會治理、村莊建設、人口結構、民間組織、宗教信仰等等。並通過橫向的比較研究,分析改革開放對中國農村社會的影響、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和路徑,探索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規律;總結改革開放的成績和經驗,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

圖書目錄

浙江溫州市珠岙村——從推銷員走四方到“童裝第一村”
一、村莊概況
二、溫州精神和文化傳承
三、珠岙的產業發展
(一)改革開放初期
(二)80年代的產業探索
(三)1992年,溫州童裝第一村
(四)2001年,珠岙童裝工業園區落成
(五)2011年後,童裝產業萎縮
(六)珠岙產業現狀
(七)村集體經濟
四、珠岙的基礎設施建設
(一)80年代
(二)90年代
(三)21世紀初
(四)10年代
五、珠岙的鄉村治理
(一)村兩委班子
(二)老人協會
(三)頭家組織
(四)宗族活動
六、珠岙的文化生活
(一)傳統公共活動
(二)現代公共活動
(三)宗教信仰
七、珠岙的人口
(一)本村人口
(二)外來人口趨勢分析
(三)外來人口個案分析
(四)外來人口的治理與融合
八、小結
安徽鳳台縣店集村——你們進城去務工,合作社幫你把田耕
一、村莊概況
二、店集的經濟變遷
(一)改革開放之前:一年要缺半年糧
(二)80年代:糧食產量快速增長
(三)90年代:招親帶友,舉家外出
(四)2000年前後:種地和務工的反覆
(五)2006年後:你們進城去務工,合作社幫你把田耕
三、打工經濟分析
(一)基本信息
(二)店集外出務工的流向
(三)店集外出務工的工作類型
(四)店集外出務工的動力和具體案例
(五)店集外出務工收入情況
(六)店集外出務工者的生活、休閒、消費
(七)店集外出務工者的社會保障
四、店集農業分析
(一)基本信息
(二)“十統一”帶來的變化
(三)糧食的市場化
(四)農業生產用工計算
(五)農業成本與收入計算
(六)牲畜家禽養殖情況
五、店集農村企業的發展
(一)90年代的“大辦企業”
(二)農村私人企業的發展
(三)振興“集體經濟”的嘗試
六、店集的基礎設施建設
(一)村莊房屋的變遷
(二)新農村建設
(三)新農村的生活
七、店集的鄉村治理
(一)打壩:協同行動的歷史基礎
(二)中心村建設:新時期村莊的協同行動
(三)能人治村問題
(四)項目制問題
八、人口、婚姻、家庭的變遷
(一)人口變遷
(二)婚姻禮俗
(三)家庭代際流動與分化
(四)留守老人與留守兒童
九、生活方式的變遷
(一)飲食結構
(二)穿衣風格
(三)交通工具
(四)娛樂方式
(五)洗澡的“變革”
(六)農村金融
十、學校教育、社會保障的變遷
(一)國小教育
(二)中學教育
(三)幼稚園
(四)社會保障情況
十一、喪葬習俗、宗教和價值觀的變遷
(一)喪葬習俗
(二)祭奠活動
(三)宗教活動
(四)環保意識
十二、小結
寧夏固原市河東村——從苦甲天下到衣食無憂
一、村莊概況
(一)基本情況
(二)曾經的河東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情況
二、扶貧開發歷程
(一)西海固地區的扶貧開發
(二)河東村的扶貧開發
(三)河東村的精準扶貧
三、農業生產的變化
(一)20世紀的農業發展
(二)種植業
(三)養殖業
(四)農業機械化
(五)肥料
(六)膜下滴灌技術
(七)農業補貼
四、打工進城的努力
(一)瓦窯經濟
(二)打工經濟
(三)固原的吸引力
(四)融入城市的村民
(五)打工經濟的新問題
五、日常生活的變化
(一)居住
(二)飲食
(三)交通
(四)商業網路
(五)消費結構
六、家庭生活的變化
(一)婚姻觀念
(二)兒女教育
(三)自主養老
(四)女性地位
七、鄉村治理的變化
(一)村幹部的選拔
(二)資源輸出與輸入
(三)空心化帶來的問題
八、河東的公共服務
(一)教育
(二)醫療
(三)社會保障
(四)困境家庭分析
九、河東的村莊文化
(一)秦腔
(二)廣場舞
(三)年俗
(四)婚嫁
(五)喪禮
(六)上樑儀式
十、小結
結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