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蓮霧

三亞蓮霧

三亞蓮霧,海南省三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三亞市位於海南省最南端,地處低緯度,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5.7°C,氣溫最高月為6月,平均28.7°C,適於三亞蓮霧生長;三亞蓮霧果呈圓錐形,果皮色為粉紅至暗紅,果形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8.0%~13.0%,總酸(以檸檬酸計)含量為2~3.5克/千克,蛋白質含量為0.55~1.0%,維生素C含量為6.5~8.8毫克/100克,

2017年1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三亞蓮霧”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亞蓮霧
  • 產地名稱:海南省三亞市
  • 品質特點:果呈圓錐形,果皮色為粉紅至暗紅,果形大
  • 地理標誌:原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486號
  • 批准日期:2017年1月10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氣候情況,土壤地貌,水文狀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識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三亞蓮霧一般在每年的12~6月分期採收,果呈圓錐形,果皮色為粉紅至暗紅,果形大,平均每果重約110克,果長約7厘米,果底部寬約6.5厘米,縱徑與橫涇相近,皮薄無核,多汁清甜,香脆可口。平均畝產量在1300公斤以上,可鮮食和乾制,也可加工果醋、果酒系列。
三亞蓮霧

內在品質指標

三亞蓮霧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8.0%~13.0%,總酸(以檸檬酸計)含量為2~3.5克/千克,蛋白質含量為0.55~1.0%,維生素C含量為6.5~8.8毫克/100克,三亞蓮霧每100千克蓮霧果肉組織中,水分含量為80.0~95.0克,總糖含量為7.0~8.3克,果皮花青素為0.01~0.09毫克/千克。果實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及鈉、鉀、鈣、鎂、磷、鋅等多種元素。
三亞蓮霧

產地環境

氣候情況

三亞市地處低緯度,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5.7°C,氣溫最高月為6月,平均28.7°C;氣溫最低月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時間253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47.5毫米。素有“天然溫室”之稱,這種氣候適合蓮霧的生長。

土壤地貌

三亞市土壤總體顯微酸性平均pH值5.33,蓮霧喜好濕潤的肥沃土壤,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砂土、粘土、紅壤和微酸或鹼性土壤,三亞的土壤濕潤肥沃適宜種植蓮霧。

水文狀況

三亞市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降雨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半徑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豐水年(P=10%)的年徑流量18.2億立方米,平水年(P=50%)的年徑流量10.8億立方米,枯水年(P=90%)的年徑流量5.8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9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毫米。

歷史淵源

三亞市種植蓮霧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據《崖州志》記載,三亞蓮霧在民國時期就有種植。
2018年6月,三亞出台《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提出扶持三亞蓮霧產業發展。
2019年2月,《三亞蓮霧種植技術規範》和《三亞蓮霧包裝、貯藏及運輸技術規範》兩項地方技術規範審查通過。

生產情況

2017年,三亞蓮霧有種植面積10100畝,年產量1.52萬噸,經濟效益達到3.6億元。

產品榮譽

2005年以來,三亞蓮霧先後獲得“中國有機認證”“國際良好農業規範認證”“海南省名牌產品”“海南省著名商標”“金磚會議指定水果”等多項認證及榮譽。
2017年1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三亞蓮霧”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三亞蓮霧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海南省三亞市全境,地理座標為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西長91.6公里,南北寬51公理,總面積1919.21平方公里。三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地帶。三亞北靠保亭縣,東靠陵水縣,西靠樂東縣。蓮霧種植園種植面積廣泛,其分布區域包括海棠區吉陽區天涯區崖州區4區。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7-01-2049
  • 安全要求
三亞蓮霧執行《無公害食品蓮霧》(NY5024-2001)、《三亞蓮霧質量控制技術規範》質量安全要求。
  • 特定的生產方式
1、建園和定植
根據生產建園規劃原則,選址應背風疏水,做好基地的整體規劃,同一小區地塊應種植單一品種,避免混栽不同成熟期品種,做好排灌溝,以做到排灌迅速,使地下水保持在離地面50厘米以下,基質土要求肥沃、疏鬆透氣;坡地栽培坡度夏鷗15度時,適宜沿等高線栽植,坡地種植應等高開展,大於25度的坡地不宜種植。
1.1、備耕:深翻土壤。翻地深度不小於50公分,最好60公分以上,曬白20~30天,耙平。
1.2、定植:
(1)宜采寬行式栽植,即行距7~8米,株距5~6米,每畝20株左右;
(2)種植行南北走向,有利於陽關照射及通風;
(3)水管方向應為東西方向,噴帶方向同種植行走向;
(4)行距一定要準確,一邊一條噴帶對應一行;
(5)定植前一天,將定植溝行噴濕透,以便第二天種植;
(6)定植時,切記要撕掉營養袋,撕掉的營養袋要放置在定製好苗木旁,以土團或小石頭壓住,防止被風吹走;
(7)每行定植完後,指派專人,檢查每株旁邊是否有撕掉的營養袋,如果任何苗木旁未發現營養袋,要將該苗木挖出檢查營養袋是否未撕掉;
(8)撕掉的營養袋要從地里收回,以免污染土壤;
(9)一行定植完後,馬上噴足定根水。
2、土壤肥料管理
(1)化肥、有機肥和微生物肥配合使用,不宜使用硝態氮肥。農家肥應經50℃以上呢發酵5天~7天,充分腐熟後才能使用。禁止使用城市生活垃圾、污泥、醫院的糞便垃圾和工業垃圾。土壤追肥使用的化學肥料應在采果前30天停用,葉面追肥的化學肥料應在采果前20天停用。幼樹時,氮磷鉀三要素均很重要,3~4年生結果齡樹則氮與鉀需要較多,氮肥宜在萌花芽後至吊鐘期間施;鉀肥宜在紅頭期後期施用;磷肥則宜在摧花前之休眠期施用。
(2)基肥:種植前每株施15~20公斤自行堆制的有機肥作為基肥,來保證施用足夠數量的有機肥以維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營養平衡土壤生物活性。
(3)追肥:自製的液體肥,每7天左右一次灌溉沖施。每年5~6月和開花的2月、10月,離樹頭50~90厘米以外開10厘米深40厘米長弧形溝,每株溝施自行堆制的有機肥15~20公斤,並於第二天用自製的液體肥300倍灌溉沖施,每株用水25公斤。
3、水分管理
(1)蓮霧的需水量較大,土壤水分不足,對生長影響很大,但土壤水分過多,影響透氣性,對根生長和吸收不利。所以,水分管理的要點是確保水分平衡,旱季防旱、雨季防澇;催花前在花芽形成後至果實發育期,應適時全園灌水,應適當乾旱園地(利用浸水處理者除外),其他時期均需有足夠的水分。砂質地在接近成熟採收期,宜利用塑膠軟管滴灌控制水分。
(2)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判定是否需要澆水的簡單方法:取0~25厘米剖面土壤,用手握緊,泥土不鬆散而成團,手感濕潤而不沾手,稍用力壓泥團又較容易鬆散,則土壤含水合適,不需灌水。
(3)高溫乾旱季節,2~4天噴灌一次,低溫乾旱季節4~5天一次。
(4)如果旱季灌溉水不夠,要準備聚乙烯地膜覆蓋,減少蒸發。旱季結束後,要從地里清除地膜,防止污染土壤。
(5)高溫乾旱季節灌水,以早晚灌水為好,避免中午高溫時灌水,特別是小苗階段。
(6)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雨季到來之前,應挖好排水溝。坡地,底土層土壤透氣比較疏水,一般不會造成嚴重澇害,但須謹防颱風季節低洼處積水。
4、控梢和促花
(1)每年的7月左右,對蓮霧進行控梢處理。處理主要是斷根和環割。斷根是在滴水線下方挖深20~30厘米的溝,環割是在樹基底部環割0.5厘米寬,深至木質部。對個別生長旺盛的植株再結合遮陰網遮陰處理,根據蓮霧產期安排,每批進行45天的遮陽網遮陰處理,由於避免網與樹直接接觸造成損傷,最好使用設施大棚蓋網。
(2)催花是用鉀礦粉兌水300倍噴施。催花的時間根據定於9~11月,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催花量。結果期有設施大棚的基地,注意采果前20天內大棚頂安裝防雨薄膜,禁止雨水大量直接接觸樹葉,造成樹葉過量吸水果實爆裂。
5、花果期管理
宜留選最好結果部位,疏花、蔬果原則如下:——摘除枝條頂端之花穗,儘量 留大枝幹上帶1~2對葉之花穗。——摘除向上之花穗,儘量留兩側之花穗。——摘除過大及過密之花穗,選留每花穗6~8朵小花,過大花穗以摘除中間花、留兩側花為佳,且各花穗間隔約15厘米。——於幼果期套袋,宜選用質優之耐水紙袋。套袋前果面宜噴施殺菌和殺蟲混合劑及葉面肥1~2次。
6、病蟲草害的防治
(1)原則應綜合防治,預防為主,適時套袋。化學防治應高效、低毒、低殘留量化學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病蟲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則應是從作物病蟲草害整個生態系統出發,保持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化,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於病蟲草害滋生和有利於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類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優先採用農業措施,通過選用抗病抗蟲品種,非化學藥劑種子處理,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耕曬土、清潔田園、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蟲草害的作用。還應儘量利用防蟲網、燈光、色彩誘殺害蟲,機械捕捉害蟲,機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蟲草害。
(2)主要害蟲和防治方法:練武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果腐、果實疫病等。防治方面注意田間衛生,病果要及時清除,幼果要及早套袋,可以有限制地使用波爾多液、硫磺、石硫合劑及微生物殺菌劑,允許使用植物醋、植物源殺菌劑等物質,也可噴施苦參鹼殺菌劑防治。同時多施有機肥,改良作物生長的土壤環境,增強植株抗病能力。雜草防治:人工河機械除草相結合,在離地面5公分處將草割斷,以利於保持水土。
7、蓮霧的收穫管理規程
(1)採收根據果實成熟度、用途和市場需求決定採收期,採收成熟度不得低於80%。採用一果兩剪採收,採收搬運過程中避免機械損傷、曝曬。採收後,宜2天內進行商品化處理。
(2)採收標準:規格要求:按蓮霧的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分為A\B\C\D四種規格。
(3)採收時應戴手套。低處直接用手採摘,高處宜爬梯採收。採收容器(塑膠桶或小竹筐)底層及邊層都應填放塑膠泡棉或麻布袋。採收後小心運送到包裝場所,避免碰傷、壓傷。
8、收穫後的各道工序程式
(1)從田間道加工包裝的運送方法:用採收容器(塑膠桶或小竹筐),直接搬運到倉庫進行包裝或就地包裝。
(2)包裝的接貨檢查程式:A、專人負責質量及各區採收量(所有包裝工人在作業前都要將指甲剪淨修平,以免指甲刮傷果實)。B、不合格品存放臨時有機產品堆放處,等待內檢員查實處理。
(3)篩選、包裝作業程式:工作人人必須佩帶無菌手術手套,每雙手套只能使用一次,第二次使用時,左右手互換手套。蓮霧摘下後,除掉包裝物,用鋒利的尖剪剪下果實指(嚴禁用手掰)、包裝台墊毛毯,專人按照不同的等級分檢果實,裝箱。
(4)臨時保管方法:在臨時倉庫內標有明顯的合格產品存放區和不合格產品存放區。
(5)不合格產品處理方法:不合格產品統一集中處理。

專用標識使用

本規定地域範圍的三亞蓮霧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必須向三亞蓮霧協會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同意採用三亞蓮霧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