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圳村

三亞圳村,位於清溪鎮中部,距鎮政府830米。坐落於丘陵地帶。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因楊氏由重木村分居於此而形成。建村時,因村前有一條水圳,分為三叉灌注農田,而取名三亞圳村。相鄰自然村有重木村、沙埔村、新圍仔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亞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
  • 地理位置:清溪鎮中部
清末,屬東莞縣戎廳。1934年,屬清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新三區;1955年,屬第七區清溪區;1958年,屬清溪人民公社重河生產大隊;1983年,屬清溪區重河鄉。1987年,屬東莞市清溪鎮重河管理區;1999年,屬清溪鎮重河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楊姓,其先祖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從陸豐遷至東莞清溪重河重木村;清嘉慶年間從重河重木村分居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94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105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84歲(女)。外來暫住人口21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國。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清溪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花生、甘蔗等農作物也有大面積種植。改革開放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末,全村共有約50家個體工商戶,經營行業主要涉及毛織、電子、模具、塑膠等。總產值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80%。村集體經營總收入338萬元,總支出230萬元,集體資產總額3900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總額、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農產品有清溪荔枝、清溪龍眼、清溪杧果。傳統節慶食品有粽子、艾粄、蘿蔔粄。
1970年通電,1989年通電話,20世紀90年代初通自來水,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通網際網路。村中有1個籃球場,有公園、健身小道、圖書室、文化活動中心各1個。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30座,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於民國時期。保存基本完好,部分有人居住,主要出租給外來人員居住。
1995年1月1日,參與制定《清溪重河村民委員會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2003年,制定《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2013年,制定《三亞圳鄉規民約》。
2003年4月24日,廈坭片黨支部、大利片黨支部、重河片黨支部和私企個體黨支部等4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聯合黨支部掛牌成立。
2004年1月,實行股份制分紅。
該村代表性人物:
楊譚業(1938—),曾任塘廈鎮黨委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