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金山

七金山

內蒙古寧城七金山,位於赤峰市寧城縣大明鎮的須彌山及鐵圍山間,其山形狀宛如七個巨大的金元寶,故得此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金山
  • 位於:赤峰市寧城縣
  • 形狀:七個巨大的金元寶
  • 今稱:九頭山或九龍山
佛教經卷之七金山,內蒙古寧城之七金山,地質地貌,人文歷史,文物特色,旅遊資源,

佛教經卷之七金山

七者即:(一)逾健達羅山(梵Yugam!dhara),繞須彌之山,高四萬由旬。(二)伊沙馱羅山(梵I^s!a^dhara ),繞逾健達羅,高二萬由旬。(三)朅地洛迦山(梵Khadiraka )。(四)蘇達梨舍那山(梵Sudars/ana )。(五)頞濕縛羯拏山(梵As/vakarn!a )。 (六)毗那怛迦山(梵Vinataka )。(七)尼民達羅山(梵Nimim!dhara )。此七座金山,依序繞其前座,高度亦為前座之半。然長阿含經卷十八、起世經卷一等所載相異。[瑜伽師地論卷二、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

內蒙古寧城之七金山

地質地貌

七金山,位於寧城縣大明鎮遼中京遺址北15 華里處,今稱九頭山或九龍山。這片東西長不過十里,南北寬不足五里的群山,以其巍峨的山勢,成為大遼一代名山。七金山山勢獨特,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西側三座山峰相連,形似筆架,象徵文風日上。主峰桃山雄偉挺拔。東側五座山峰高低錯落,酷似行龍。

人文歷史

七金山在大唐時期曾建奚王避暑莊。契丹建國後,征服了奚族,此地歸屬契丹國管轄。公元1004 年,宋遼雙方簽訂“澶淵之盟”,遼宋兩國成為兄弟之邦。為加強交往,遼王朝決計建設一座新都城。“遼統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 年)蕭太后與遼聖宗嘗過七金山、土河之濱,南望雲氣,有浮郭樓闕之狀,因議建都,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歲,擬神都之制”。於是一座氣勢雄偉的新城遼中京崛起在北國大地。成為遼代中晚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並把七金山的奚王避暑莊,擴建成遼帝夏缽行宮。
七金山七金山
公元1065 年,即遼鹹雍元年建起大遼皇家寺院三學寺,一時香火旺盛。山頂修建了野香亭,用於觀光覽勝。七金山成了遼代皇帝朝覲觀光、消暑納涼的勝地,遼國滅亡後,三學寺和遼帝夏缽行宮毀於戰火,目前遺蹟尚存,斷壁殘垣見證著歷史的興衰更替。
歷史典籍對七金山多有記載。《遼史·地理志》記載,“中京大定府有七金山”;《熱河志》載,“和爾博勒津山,漢名七金山”;《元一統志》載,七金山“在大寧縣北十五里,東西長十里,南北廣五里,山有七峰,因名。遼時曾建三學寺於中”;《方輿紀要》載,“七金山——中多長松,一望郁然,北人皆畜牧於此,衛境之大山也”。

文物特色

三學寺是七金山的重要建築,它占地近百畝,佛殿飛檐斗拱,寺內暮鼓晨鐘,香火十分旺盛,據史書記載,遼聖宗曾多次“幸七金山三學寺”。該寺自建至廢,歷時近百年,到金時,因戰火兵燹已漸敗落。金代大文學家、翰林大學士、禮部尚書趙秉文在任北京路(治舊遼中京)轉運司支度判官時,曾多次遊覽七金山,憑弔三學寺,並有“七金山寺”“三學寺對月”等詩作流傳於世。“想見當年崇奉日,無邊花雨散諸天”,再現當年的勝境。

旅遊資源

七金山為遼時皇族們避暑消夏之地。遼史記載,聖宗耶律隆緒曾多次“釣土河,幸中京,避暑七金山”。北宋出遼使宋綬的《上契丹事》文中也有記載,出遼中京“道北奚王避暑莊,有亭台”,可見七金山不愧為一代名山。七金山地址: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大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