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2005年8月,市郊鄉部分和太安鄉合併為七道江鎮。
2010年,向陽、東山、民華、車道嶺、東崗5個村劃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七道江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江泰、七道江、團結、群生、鮮明、黑溝、馱道、旱溝、太平、新立民華、向陽、東山、東崗、車道嶺、通溝,下設12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七道江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江泰社區、新立村、黑溝村、馱道村、太平村、旱溝村、七道江村、群生村、團結村、鮮明村、通溝村、民華村、車道嶺村、東山村、向陽村、東崗村,鎮人民政府駐七道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七道江鎮地處
渾江區周邊,東與
河口街道、板石街道接壤,南與
紅土崖鎮相連,西與六道江鎮毗鄰,北與通化縣興林鎮、柳河縣涼水河子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263.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道江鎮地處老嶺山脈和龍崗山脈之間的渾江窄谷區,海拔平均高度450米,地勢北高南低。南部受渾江衝擊,地勢較平坦;北部崗巒起伏,溝寬地平;中部為山區低平寬闊,阡陌縱橫。境內主要山峰有七一二電視台,海拔1304米,元寶頂山海拔1378米,大頂子山海拔844米,缸車頂子海拔920米,酒壺砬子海拔955米,旱蔥嶺和元寶頂山是白山、通化兩市界山,平均海拔1330多米。境內最高點元寶燥整舟頂山位於鎮北部,海拔1378米;最低點位於渾江兩岸,海拔450米。
水文
七道江鎮境內河道屬鴨綠江流域渾江水系,渾江從東至西流經境內東崗、團結、群生、民華、七道江等村,長10千米,主要支流有板石河、庫倉溝河、金坑河、黑沃子河、清溝子河、通溝河、陶瓷河、楸皮溝河、紅旗溝河、狼洞溝河、不大遠溝河。
自然災害
七道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洪澇、大風、低溫、霜凍。洪澇災害頻發且危害較大,主要發生在7—8月,最嚴重的2次發生在1995年和2010年危和多臘,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2010年7月31日,轄區持續強降雨,降水量117.4毫米,渾江水流量每秒814立方米,水位迅速上漲,導致滑坡、潰堤、房屋倒塌等災害備腿達。全鎮受災面積833公頃,受災人口12000人。
自然資源
七道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銀、銅、鐵、石灰石、煤、矽、鎂等。其中金屬鎂已探明儲量4800萬噸。有礦泉水資源多處。天然樹種主要有紅松、白松、柞、果松、白樺等。野果類主要項希膠有山葡萄、山楂山梨、核桃、榛子等。野生藥材主要有桔梗、蒼珠、龍膽草、天麻、五味子、貝母、細辛趨應危、黃芪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刺嫩芽、山芹菜等。野生菌類主要有榛蘑、元蘑、榆黃蘑、猴頭、木耳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雉、小飛龍、山兔、貓頭鷹、老鷹、田鼠、林蛙等。
人口
2011年末,七道江鎮總人口241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37人,城鎮化率48.7%。總人口中,男性12657人,占52.5%;女性11452人幾拒甩請,占47.5%;14歲以下2160人,占9%;15—64歲19657人,占81.5%;65歲以上2292人,占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517人,占97.5%;有朝鮮、滿、蒙古、回、彝5個少數民族,共592人,占2.5%。其中朝鮮族28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48%;滿族269人,占45.4%。2011年,人口出生率6.6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0.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2人。
截至2018年末,七道江鎮戶籍人口有2570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七道江鎮財政總收入6241.9萬元,比上年增長25%。人均財政收入0.93萬元,比上年增長6.4%。農民人均純收入9758元。
2018年,七道江鎮有工業企業88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2011年,七道江鎮霸堡有耕地面積2.3萬畝。農業總產值39952萬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農業增加值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7%。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370噸,其中玉米3999噸,水稻51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紅小豆、馬鈴薯、藥材等。2011年,大豆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326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215畝,產量494噸;蔬菜種植面積9945畝,產量36465噸,主要品種有葉菜類、白菜類、根莖類、瓜菜類、豆類、茄果類、蔥蒜類、食用菌類等,其中芹菜4225噸,菠菜4989噸,白菜9021噸,蘿蔔2316噸,黃瓜3209噸,茄子1970噸,辣椒45噸,西紅柿1800噸,大蔥2445噸,食用菌78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肉用牛飼養量9263頭,年末存欄6530頭;肉用羊飼養量7076隻,年末存欄3684隻;家禽飼養量10.5萬羽,年末存欄7.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585噸,其中豬肉963噸,牛肉437噸,羊肉57噸,禽肉50噸;畜牧業總產值7010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七道江鎮累計造林189.7畝,林木覆蓋率78.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310畝,產量583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其中蘋果133噸,梨164噸,葡萄155噸。漁業以河塘養殖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5600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59台(輛)。
工業
2011年,七道江鎮工業總產值1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實現工業增加值5.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8.6%。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1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商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商業網點530個,職工528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億元,比上年增長30%;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32%。
金融業
2011年,七道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5億元,比上年增長8.5%;人均儲蓄6320元;各項貸款餘額3.8億元,比上年增長1.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130人,專任教師12人;國小6所,在校生478人,專任教師12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8人,專任教師1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56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6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00人,經營管理人才5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6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20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6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鄉鎮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所6個;病床10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2張。專業衛生人員63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註冊護士1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4318人次,住院手術10249台次,出院病人46318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1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七道江鎮城市醫療救助367人次,支出42.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66人次,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98戶,人數2466人,支出310.7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105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2人,支出1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53人,支出60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8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26人次,共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臨時救濟17人次,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4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6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76畝,救災支出1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09.2萬元;社會福利中心1個,床位50張,收養50人。新增就業人員300人,轉移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801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7976人,參保率32%。
交通運輸
七道江鎮有201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七道江鎮因“七道江會議”舊址坐落在境內而得名。
風景名勝
七道江會議舊址位於白山市區西南6千米處的七道鎮七道江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陳雲、肖勁光同志在此主持召開遼東軍區師級以上幹部會議,著名的“七道江會議”。會議確定了堅持南滿根據地的思想和作戰方針,對取得“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扭轉整個東北戰局,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對推進解放全中國的進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該景區已成為白山市、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自然資源
七道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銀、銅、鐵、石灰石、煤、矽、鎂等。其中金屬鎂已探明儲量4800萬噸。有礦泉水資源多處。天然樹種主要有紅松、白松、柞、果松、白樺等。野果類主要有山葡萄、山楂山梨、核桃、榛子等。野生藥材主要有桔梗、蒼珠、龍膽草、天麻、五味子、貝母、細辛、黃芪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刺嫩芽、山芹菜等。野生菌類主要有榛蘑、元蘑、榆黃蘑、猴頭、木耳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雉、小飛龍、山兔、貓頭鷹、老鷹、田鼠、林蛙等。
人口
2011年末,七道江鎮總人口241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37人,城鎮化率48.7%。總人口中,男性12657人,占52.5%;女性11452人,占47.5%;14歲以下2160人,占9%;15—64歲19657人,占81.5%;65歲以上2292人,占9.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517人,占97.5%;有朝鮮、滿、蒙古、回、彝5個少數民族,共592人,占2.5%。其中朝鮮族28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48%;滿族269人,占45.4%。2011年,人口出生率6.66‰,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0.4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2人。
截至2018年末,七道江鎮戶籍人口有2570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七道江鎮財政總收入6241.9萬元,比上年增長25%。人均財政收入0.93萬元,比上年增長6.4%。農民人均純收入9758元。
2018年,七道江鎮有工業企業88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農業
2011年,七道江鎮有耕地面積2.3萬畝。農業總產值39952萬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農業增加值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7%。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370噸,其中玉米3999噸,水稻51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紅小豆、馬鈴薯、藥材等。2011年,大豆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326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215畝,產量494噸;蔬菜種植面積9945畝,產量36465噸,主要品種有葉菜類、白菜類、根莖類、瓜菜類、豆類、茄果類、蔥蒜類、食用菌類等,其中芹菜4225噸,菠菜4989噸,白菜9021噸,蘿蔔2316噸,黃瓜3209噸,茄子1970噸,辣椒45噸,西紅柿1800噸,大蔥2445噸,食用菌78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1.3萬頭;肉用牛飼養量9263頭,年末存欄6530頭;肉用羊飼養量7076隻,年末存欄3684隻;家禽飼養量10.5萬羽,年末存欄7.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585噸,其中豬肉963噸,牛肉437噸,羊肉57噸,禽肉50噸;畜牧業總產值7010萬元。
截至2011年末,七道江鎮累計造林189.7畝,林木覆蓋率78.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310畝,產量583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其中蘋果133噸,梨164噸,葡萄155噸。漁業以河塘養殖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5600萬元。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59台(輛)。
工業
2011年,七道江鎮工業總產值1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實現工業增加值5.2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8.6%。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1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
商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商業網點530個,職工528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億元,比上年增長30%;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32%。
金融業
2011年,七道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5億元,比上年增長8.5%;人均儲蓄6320元;各項貸款餘額3.8億元,比上年增長1.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130人,專任教師12人;國小6所,在校生478人,專任教師12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8人,專任教師18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56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6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00人,經營管理人才5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60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20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6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七道江鎮有鄉鎮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所6個;病床10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2張。專業衛生人員63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註冊護士1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4318人次,住院手術10249台次,出院病人46318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1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七道江鎮城市醫療救助367人次,支出42.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66人次,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98戶,人數2466人,支出310.7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105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2人,支出1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53人,支出60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8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26人次,共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臨時救濟17人次,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4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62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976畝,救災支出12.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4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09.2萬元;社會福利中心1個,床位50張,收養50人。新增就業人員300人,轉移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801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7976人,參保率32%。
交通運輸
七道江鎮有201國道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七道江鎮因“七道江會議”舊址坐落在境內而得名。
風景名勝
七道江會議舊址位於白山市區西南6千米處的七道鎮七道江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陳雲、肖勁光同志在此主持召開遼東軍區師級以上幹部會議,著名的“七道江會議”。會議確定了堅持南滿根據地的思想和作戰方針,對取得“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扭轉整個東北戰局,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對推進解放全中國的進程,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該景區已成為白山市、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