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是中國女革命家秋瑾的詩作。此詩因事而發,抒發對日俄帝國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爭奪戰爭的氣憤和決心為拯救民族危亡而奮鬥終身、甘灑熱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全詩語言雄健明快,感情真摯悲壯,氣勢豪邁奔放。在構思上,開頭兩句寫赴日蒙情,中間四句寫見圖生情,感情萬端。後兩句又引吭高歌,充滿了浪漫色彩和理想光芒。短短八句,迴旋激盪,波瀾起伏,動人心魄。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日人索句:日本友人討取詩句。日俄戰爭地圖:光緒三十年(1904),日、俄帝國主義因爭奪中國東北,在中國領土上開戰,沙俄戰敗,與日本簽訂“朴茨茅斯和約”,重新瓜分中國東北。
⑵乘風:即乘風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風的典故,兼用宗愨“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典故(見《宋史·宗愨傳》)。去復來:往返來去。指往返於祖國與日本之間。秋瑾光緒三十年仲夏東渡,次年春回國;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國。
⑶隻身東海:指單身乘船渡海。挾春雷:形容胸懷革命理想,為使祖國獲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聲可使萬物甦醒,故此處有喚醒民眾之意。
⑷忍看:反詰之詞,“怎忍看”的省略。圖畫:指畫在地圖上割給日本的中國領土。移:改變。顏色:地圖上為辨認方便,把各國都塗上不同的顏色。移顏色,即指中國的領土變成日本的領土。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對中國旅順、大連灣的租借權讓給日本。
⑸“肯使”:”豈肯使“的省略。劫灰:遭到劫掠之後的灰燼,佛家語。此處指遭到瓜分慘禍。
⑹“濁酒”句:言其憂國憂民的愁苦之深。銷,消除。
⑺救時:挽救時局命運。仗:依靠。出群才:指傑出的人才,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群,猶超群。
⑻拚(pàn)將:捨棄。將,語助詞。十萬:泛言極多。
⑼乾坤:天地,此指中國危亡的局勢。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千萬里遠途我像騰雲駕霧一樣去了又回,我獨自一人穿越東海往返伴隨滾滾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國的地圖變成別國的領土,怎能讓錦繡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飛灰。
那濁酒哪能排解我憂心國事所灑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我也必須把這顛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於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寫給日本銀瀾使者的。一說作於此年十二月歸國途中。作者於光緒三十年(1904)夏天東渡日本,同年冬(一說次年春)因事返國;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見到了《日俄戰爭地圖》不禁感慨萬分,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詩,於是她便寫了這首悲壯的詩。龔本題作“題江山萬里圖,應日人之索”,《史跡》題作“日人銀瀾使者索題,並見日俄戰地,早見地圖,有感”。光緒二十年(1894),日本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從而霸占了台灣省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光緒二十七年(1901)日本又發動了“日俄戰爭”,奪取了庫頁島南部,取得了中國遼東半島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的權益。中國的領土在一天天被割讓。作者看到中國的領土併入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版圖,心中的怒火難以按捺。她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祖國危亡,於是慨然提筆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篇幅不長,卻情辭激越,令人為之動容。詩中作者對日俄帝國主義的侵略暴行極為憤恨,對民族前途深為憂慮,表示一定要不惜巨大犧牲,推翻腐敗的清王朝,挽救祖國的危亡。
首聯,詩人化用了家朝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句子,描繪了一幅氣勢磅礴、激情澎湃的畫卷。在茫茫的海面上,年輕的女革命家,隻身一人,踏著波濤,英姿颯爽,為祖國前途,革命事業奔走操勞,“挾”字氣沖霄漢,把詩人積極向上的昂揚鬥志深刻而形象地表現出來。
頷聯意境陡轉,抒發了她見地圖後的憤怒和對祖國的深情至愛。見到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大地,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詩人痛心疾首,宛若刀絞。“忍”字飽含血淚,催人猛醒,蹦跳著詩人熱愛祖國之心,蘊藏著對侵略者的憤恨。看到美好的江山被清政府拱手讓出,葬送在日俄戰爭的火焰之中,凡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怎“肯“答應,怎能不抗爭呢?兩句皆用反問句,使讀者感到詩人的愛國感情像火山一樣噴薄而出,勢不可擋。
頸聯中“濁酒難銷憂囯淚”,慷慨沉鬱,表明借酒澆愁是不能消除憂國之情,也不能抹拭奔涌的熱淚的。詩人否定了當時有些人持有的消極悲觀態度,代之以高昂的戰鬥豪情。“救時應仗出群オ”一句,提出積極的主張,希望有更多的革命志士湧現出來。秋瑾感到救國教民單靠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應當依靠更多的人一起幹才行。“應”字反映了她的這種熱情期待。
尾聯又回到首聯的意境上,格調更為昂揚,充滿了崇高的理想,“拼”字,升騰著憤怒的火焰,表達了詩人願與無數革命者一道,跟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決心。詩人用“拚將十萬頭顱血”的雄偉形象來比喻自己的內心活動,既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又閃爍著強烈的鬥爭鋒芒。“須把乾坤力挽回”中的“須”字表達了義無反顧的鋼鐵意志。“力挽回”三字擲地有聲,顯示了詩人的拚命精神,震撼著讀者的心靈。兩年後她獻出了自己的“頭顱“和“鮮血”,忠實地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成為辛亥革命前夕鼓舞全國民心的偉大愛國者。
秋瑾的詩辛辣尖銳,吐氣如紅,直抒胸臆,剛健遒勁,豪邁雄渾,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特色。而《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則在浪漫主義的底色上,積澱著對現實的悲憤觀照,載負著厚重的歷史使命,呈現出別具一格的光彩。詩歌一開始就出手不凡,情調高亢,灑滿豪情。萬里重洋,隻身漂渡,為尋真理救祖國,回還往復,上下求索。一張日俄戰爭圖撞入她的視線,它卻代表了一場罪惡的戰爭,書寫著民族的屈辱。詩人由此仿佛看到了東北大地的戰火,感到了祖國命運的危急,一時心潮難平,禁不住發出了蓄勢千鈞的吼聲。列強的侵凌,朝廷的無能,內政的腐敗,志士仁人的被戮遭逐,中華大地“沉陰噎噎、萬馬沉寂”,使詩人感到巨大的隱憂。憂時感世,潸然淚下,憂國憂民,心急如焚。斗室蒼茫,萬家酣夢,天下興亡,捨我其誰!於是,國運在肩,慷慨激憤,一腔豪言,滿腹壯誓,迸動於衷,脫胸如雷。詩歌在一種豪言壯誓中奏出了它的最強音。
這是一首壯懷激烈的抒情詩。它沒有采采流水的蘊藉,沒有蓬蓬遠春的雋逸,它放棄了蜂蝶的如縷繾綣和丁香的幽怨感喟,它和時代的風雲融為一道,緊緊地擁抱祖國大地的靈與肉,是從被歷史的和聲所席捲的心靈中產生出來的雄渾歌唱。它是浪浪的天風,它是蒼蒼的海山,它把詩人對祖國命運的無限焦慮激活成情感的波濤,最終喚發為狂飆的吶喊。
名家點評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潘國琪《豪邁詩篇抒壯志》:這首題為《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的詩章,是秋瑾詩作中值得擊節的一首,它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救國救民的革命胸懷,對了解秋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