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貢案是廣東省東莞市的傳統民俗文化,基於牛郎織女傳說,其布景獨具匠心,融匯了雕刻、刺繡、繪畫、手工製作等傳統手法,是七夕乞巧風俗的主體和主要表現形式。自古以來,望牛墩鎮 擺貢案、拜七姐的風俗就長盛不衰。每到七夕,這裡的民間女子就會通過傳統的賽巧習俗,常以稻米砌菊、蒜衣作蓮、蛋殼為燈等,以農作物為製作材料手工製作各式各樣的貢品,展現自己的心靈手巧,追求美好愛情婚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夕貢案
- 外文名:the seventh day of lunar July and it's Tribute table
- 興起時間:漢代
- 流行地區:東莞市水鄉片各地區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民間美術
- 申報地區:東莞市,望牛墩鎮、道滘鎮
- 代表性傳承人:陳杰芳、黃妍
起源,特色,傳承現狀,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夜,在交子時辰,姑娘們穿上新衣服,帶上新手絹,淨手焚香,口念祭文,七人結成一隊,拜祭“七姐”。在村中祠堂擺設貢案,陳列巧物,通過手工製作的貢品,相互乞巧、賽巧,祈求得到人神的共賞,表達對堅貞愛情的追求和嚮往。“七夕貢案”一般分五個部分:一是茶酒齋飯。二是龍獅賀節。三是五穀豐登。四是鵲橋相會。五是拜祭香燭。在農曆七月初六交子時辰(11點)開始,在貢案前,舉行拜祭七姐儀式。
起源
望牛墩鎮位於東莞市西北面,始建於宋代,紹熙年間,東莞縣令張勛築望牛亭,亭塌,遺台,後為土墩,自古就是東莞市的“魚米之鄉”。
特色
七月初六晚“拜七姐”是嶺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風俗之一,始於五代。民國民俗學家、篆刻家東莞人鄧爾雅有記家鄉風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詞》云:“紙醉金迷鬥巧工,民間俗尚仿深宮。改將七夕從初六,南國猶存五代風。”並註:“七夕改為六夕,始於五代。以七夕諸大臣須赴宮乞巧會也。”東莞市望牛墩鎮自古就有“擺貢案,拜七姐”的風俗,直至文革時期受到禁錮,曾一度中斷。改革開放初的七夕,農民自發組織貢案活動,規模不大。初時,村民只在家裡作試探性擺設,見沒有被反對,才慢慢增加祭品,並由當地民間藝人共同制定方案,確定各種手工展品,用各種水鄉農作物作為製作材料,手工精心製作傳統的各種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形成貢台,祭拜“七姐”。
傳承現狀
目前道滘鎮民俗活動的主體出現斷層,七夕貢案正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在強大的城市商業文化、娛樂文化的衝擊下,道滘七夕貢案的民俗核心正在發生蛻變,這是節日面臨的最深層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