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銀:也指清朝及以前所謂的人頭稅。隨著清朝的攤丁入畝政策出台,丁銀也就取消了,使得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銀
- 實質:清朝及以前所謂的人頭稅
- 別稱:挺銀
- 重量:約43匁(一說3.75克)
丁銀:也指清朝及以前所謂的人頭稅。隨著清朝的攤丁入畝政策出台,丁銀也就取消了,使得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
丁銀:也指清朝及以前所謂的人頭稅。隨著清朝的攤丁入畝政策出台,丁銀也就取消了,使得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的丁役負擔。...
賦役制度名。民丁需服官役, 納銀以代之,稱為供丁銀。清制,原編有均徭法,凡在官之役,皆於所屬民人內輪流派差服役,是為力差。後改為徵收力差銀,令民...
雍正初,令各省將丁口之賦,攤入地畝輸納徵解,統謂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廣東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準直隸巡撫李維鈞請,將丁銀隨地起徵,每地賦一...
參考資料 1. 丁銀合 .中華英烈網[引用日期2017-06-19]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藍色異國戀...
丁銀舟,南湖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2015年5月21日,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多項人事任免,任命丁銀舟為九成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免去丁...
稅課名。清代鹽課的雜課之一。清制,於長蘆額徵雜課項下,歲額徵賑濟懷慶鹽丁銀四百六十三兩三錢余,照例按年題銷。1 ...
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標誌著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
1.戶政名。即男女人口。清制,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歲稱丁,婦女稱口,合稱丁口。丁口既是統計人口的基本計量單位,亦是派征丁銀、徭役的依據單位。2.意為“子...
丁稅亦稱“丁賦”、“丁錢”、“丁口錢”、“丁銀”、“身丁錢”、“丁算”。中國歷代封建政府徵收的人口稅的總稱,一般對男丁徵收。漢代的口賦和算賦按人頭...
亦稱“丁稅”、“丁錢”、“丁銀”或“身丁錢”。中國歷代封建政府按人口徵收的稅種。徵稅對象是男丁,其性質是以錢代役。...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是指中國清代康熙年間對賦役制度的改革措施。規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國的丁數為準,此後達到成丁年齡的,不再承擔丁役。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
一部系統研究清代人丁編審與丁銀徵收制度發展演變的論著,基本釐清清代人丁編審與丁銀徵收在立法層面的制度演變,並著重分析探討地方官府於執法層面對該項法規的實施,...
攤丁入畝攤丁入畝,又稱“攤丁人地”,是將丁銀併入田賦徵收。明朝中後期實行的一條鞭法,代役丁銀逐漸攤入田畝徵收,但未普遍推行。清初的賦役制度因襲明代的一...
從此,丁銀就完全隨糧起征,成為清朝劃一的賦役制度。攤丁入畝的做法: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所以無地的農民和其他勞動者擺脫了千百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