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中

丁海中

履歷,訪談,

履歷

1968.12——1970.10 安徽省涇縣白華公社下放知青;
1970.10——1973.09 安徽省蕪湖市電晶體廠工人;
1973.09——1976.11 合肥工業大學機械一系長度計量及儀器製造專業學生;
1976.11——1983.11 安徽省蕪湖市起重運輸機器廠技術員、車間副主任、副廠長(其間:1980.09—1982.07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工程研究班學員) ;
1983.11——1989.12 安徽省蕪湖市計委副主任(正處級)(其間:1985.09—1986.02 掛職擔任廣東省江門市恩平縣計委副主任,1987.09 —1988.07 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89.12——1993.03 安徽省蕪湖市輕工業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1993.03——1995.05 安徽省蕪湖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5.05——1995.11 安徽省蕪湖市政府市長助理,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5.11——1998.06 安徽省蕪湖市政府市長助理、黨組成員,蕪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副廳級)、黨工委副書記;
1998.06——1999.08 安徽省蕪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1999.08——2001.04 安徽省計畫委員會(發展計畫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01.04——2001.05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1.05——2002.01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黨組書記;
2002.01——2003.04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黨組書記;
2003.04——2003.06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2003.06——2009.08 安徽省馬鞍山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2009.08—— 中共安徽省委副秘書長、皖北地區區域規劃編制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皖北辦)主任。

訪談

“把馬鞍山建設成安徽無縫對接長三角的示範區、經濟持續發展的先導區、東向發展的第一方陣,奮力崛起的排頭兵。 ”2008年9月18日,面對記者的採訪,馬鞍山市委書記丁海中對該市在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中的角色作了這樣的定位。
丁海中丁海中
馬鞍山市地處長三角城市群頂端,在安徽東向發展中處於老龍頭地位。近年來,該市堅持以觀念對接為先導、以規劃對接為引導、以產業對接為主題、以體制對接為根本、以要素對接為關鍵、以利益共贏為核心的思路,加快推進與長三角城市的交流和合作。今年以來,該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超過長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在發展速度上與長三角地區基本相當,實質上已成為長三角的有機組成部分。
實現與長三角全方位無縫對接。在分析了馬鞍山參與泛長三角合作的諸多優勢後,丁海中介紹了下一步發展思路。他說,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發展分工,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與長三角地區互學互比,在精神狀態上與長三角地區勇於比拼,以思想的進一步解放推進融入長三角、推動全市發展實現新跨越。精心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綠色食品基地和休閒旅遊基地,與長三角地區在加強合作中實現互動發展,在發揮產業優勢、培育特色產業中實現錯位發展,在加強產學研合作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協同發展,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上基本實現同步發展,進而實現與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的一體化發展。
主動融入、借力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自身。參與泛長三角合作分工,前提和歸宿都是做大做強自身。丁海中說,馬鞍山將堅持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不動搖,既要借力發展、積極主動地參與泛長三角區域分工合作,又要立足自我、揚長避短,進一步調優調強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參與分工合作中搶機遇、促發展。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壯大經濟實力,提升發展質量。
以我為主、招商選資,著力提升承接產業轉移的質量和水平。丁海中強調說,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環境保護、更加注重節約能源資源、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更加注重產業關聯配套、更加注重擴大就業和促進居民增收,堅持以我為主,變全面招商為產業招商,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最佳化引資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同時積極主動地為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廣大企業東進長三角搭建平台、當好跳板。
完善規劃、加強建設,構建無縫對接長三角的基礎設施。在談到與長三角規劃對接時,丁海中說,要按照適度超前、突出重點、城鄉一體、配套完善的要求,加大城市、交通和社會事業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提升基礎設施的功能和承載力,加快建立起系統化、網路化、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主體框架。重點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在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江河航運、港口等的對接,建立和完善對接長三角的交通體系。同時,高起點、大手筆做好城市規劃和建設。
深化改革、最佳化環境,創新加速融入長三角的體制機制。丁海中說,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深入推進企業、事業、行政和社會管理等各領域的改革攻堅,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不斷推進體制創新,打破對接長三角的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商務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發展前景最好的城市。特別要積極借鑑長三角發達城市的經驗做法,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形成與長三角地區相協調、相銜接的體制機制環境。
以人為本、富民為先,努力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上實現與長三角同步發展。丁海中表示,要不斷完善富民舉措,加快城鄉居民增收步伐。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服務,加快實施城市居民與市郊農民醫療保險制度一體化工作,實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不斷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實現到2011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和長三角地區完全可比、得到人民民眾認可的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