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生

丁嵐生

丁嵐生,原名雲岫。民革成員。1937年參加抗日游擊隊,始用今名,原籍山東省壽光市留呂鄉賈家莊子。1912年8月生於農家,八歲入國小。1925年高小畢業,去濟南人私立育英中學。時張宗昌統治山東,以清末狀元王壽彭任教育廳長,命學生讀經。國中讀《左傳》、《禮記》、《孟子》,作文亦用文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嵐生
  • 別名:雲岫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2年8月
  • 職業:民革成員
生平簡介,獲得成就,

生平簡介

1928年5月,蔣介石率北伐軍人濟南,張宗昌潰逃。日本藉口保僑,出兵濟南,製造“五·三”慘案,因亂失學一年。1929年秋,大局初定,重去濟南,人省立高級中學,時何思源任教育廳長,國民黨統治開始。此時始接觸所謂新文學,知有魯迅、茅盾、郭沫若、郁達夫其人,並讀其書。
1930年,張默生任高中校長,聘胡也頻、董每戡等青年教師多人教國文課,大講“普羅文學”,蔚成風氣。受此影響,始讀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及馬克思主義文藝論,如普列漢諾夫、盧那卡爾斯基、波格達諾夫等人著作,皆略有涉獵。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各地學生憤起向南京政府請願。丁嵐生參加濟南學生赴南京請願活動,並任高中學生請願指揮部秘書。1932年高中畢業,去北平,人北京大學英文系。
1933年暑假,因結核病休學。1937年“七·七”事變,抗戰開始。應當地人張景月之邀,參加他組織領導的“山東抗日義勇軍魯東第一支隊”,任秘書處長。1938年秋,該部改編為山東保全第十五旅,改任政治部主任。翌年張景月兼任第十四區專員,轉任專署秘書主任,並於此時參加國民黨。抗戰時期,何思源以省教育廳長兼魯北行署主任,十四區所轄各縣皆隸魯北,在其領導下。

獲得成就

1945年初,何思源出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七月由阜陽秘密到山東壽光。“八·一五”日本投降,他任命張景月為省保全副司令,率其所部由益都去濟南,丁嵐生以省保全司令部秘書主任名義,隨軍到濟。
1946年5月,調省府任何思源秘書。當年十月,何思源調任北平市長,丁嵐生隨同來北平,任市長辦公室機要秘書。1948年7月,何思源去職,劉瑤章繼任北平市長,丁嵐生調市府統計處任專員。當年冬,調市財政局統計室任主任。
何思源在交卸市長職務後曾去南方各地了解時局情況,回到北平後,分析當時形勢,認為國民黨政府在軍事上、政治上都完全失敗,無可挽救,現在是戰既不能,和又不甘,上級領導集團意見分歧,一片混亂,誰也拿不出一個收拾殘局的完整辦法。他決意留在北平,聯合許惠東等地方勢力,進行和平解放北平之活動,大可以影響國民黨內之和平勢力,促成全面和平;小亦可使北平一地得免兵燹之苦,盡個人所能,成敗利害,在所不計。丁嵐生以為和平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應全力以赴。
1949年2月北平解放,首任北京市長葉劍英接管舊北平市政府。他當眾宣告:舊有人員,除個別有中統軍統特務身份者及外事處人員外,其餘一律包下來,安排工作,保障生活;要大家安心供職,不必疑慮。三月間我和其他一些人,一起被送去清河大隊學習,實際進行審查。至冬季,丁嵐生被告知:問題已查清,我不是特務,亦無大罪行,要我參加工作,丁嵐生表示同意。當時丁嵐生在一內部刊物作編輯,但對丁嵐生的問題未公開作出結論。1950年3月,隨大隊去清河農場,這時始得知因另有一人,原已同意留隊參加工作,但回家後拒絕回來;因此懷疑丁嵐生之諾言是否真誠可靠?故對丁嵐生暫未作結論。此後韓戰發生,第一次鎮反開始,政策有變,丁嵐生的問題不再提起。至冬丁嵐生結核病發,在農場療養。
1953年春在休養中,接到北京軍管會軍法處判決書,認為丁嵐生領導過特務間諜組織,處有期徒刑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丁嵐生認為此判毫無事實根據,決意提出申訴,要求重新調查。此時適值丁嵐生任編輯的內部刊物移北京出版,市公安局五處幹部毛之范去農場,把編輯人員,連丁嵐生在內,一起帶回北京,住看守所,毛之范領導工作,丁嵐生就把寫的申訴材料交給他。數日後他告訴丁嵐生:材料經過研究,認為屬實,把原判決書收回,並宣布提前釋放,臨時發給釋放證,並另給判決書一份。到家後展視:凡丁嵐生提出意見的部分,完全刪去,但結論仍舊。
1955年恢復政治權利,1956年領到選民證,參加人民代表選舉。以法律論,已為合法公民。因病不能工作。1957年冬,因生活上有困難,一人遷移濟南,依母親及大姐居住。1958年健康逐漸恢復,值大躍進時期,街道無閒人,乃以居民身份,參加一些街道工作,迄未正式就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命丁嵐生去壽光原籍務農。1966年9月8日到壽光農村,時年五十四歲。自1966年至1978年,在壽光務農十二年。1976年“四人幫”垮台。1978年遷回濟南。
1979年6月,自濟南來北京,探望在京親屬。得見何思源及其他舊友。此為解放後三十年中第一次相見。他們此時才知道丁嵐生解放後的一切經歷。何思源、劉瑤章兩位共同具函北京市公安局,建議為丁嵐生平反。7月返回濟南,得見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徐眉生、范予遂。徐建議丁嵐生撰寫文史資料。丁嵐生與山東省政協文史辦有各種聯繫,並撰寫文史資料稿。
1979年冬遷北京,但每年仍到濟南住數月,幫助省政協文史辦審核或撰寫文史稿件。《何思源在山東的活動》一文(載1985年山東省政協《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八輯)即寫於此一時期。
1983年7月參加民革。1984年北京市委頒發第三號檔案,為和平解放北京的起義人員落實政策,丁嵐生的歷史問題,得到徹底平反,原判決撤銷,由原工作單位市財政局給辦理退休。1986年7月,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參與文史館的《新編文史筆記叢書》的編輯工作。2001年3月8日在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