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箐村

丁家箐村

丁家箐村隸屬於火紅鄉三甲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火紅鄉東北邊,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火紅鄉8公里。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780毫米,適宜種植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7畝,其中人均耕地0.9畝;有林地44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5戶,有鄉村人口230人,其中農業人口230人,勞動力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64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該村現有農戶65戶,有鄉村人口231人,其中男性147人,女性84人。其中農業人口231人,勞動力15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漢族123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4人,參合率101.3%;享受低保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鄉衛生院8公里。該村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小學生就讀到三甲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火紅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家箐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下轄地區:1個村民小組
  • 人口數量:230人
  • 國土面積:1.83 km
  • 海拔:2170 m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發展重點,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

農村經濟

該村2009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20.4萬元,占總收入的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2頭,肉牛15頭,肉羊31隻);林業收入2.1萬元,占總收入的8%;第二、三產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25%。農民人均純收入1513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25%),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0人。
丁家箐村
玉米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7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4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200畝。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該村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無路燈。全村有65戶飲用井水。有6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2口。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6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勞動者整體素質不高,文化水平較低,思想意識不強,導致發展緩慢。
2、基礎設施落後,村組公路建設或電建設不完善,嚴重製約經濟發展。
3、種養業科學技術含量不高,傳統經營方式較為陳舊。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精品馬鈴薯、綠肥、擴大種養業,大力輸出勞動力,增加收入。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生產生活條件差,交通不便,飲水困難,資金短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不斷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1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5%。
該村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核桃、竹子產業。擁有企業0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3戶,鄉村人口481人,其中男性248人,女性233人。其中農業人口481人,勞動力185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481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數的0%(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4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2.7%;享受低保10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06.6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150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0.24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