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伯根法則(Tinbergen’s Rule)是由丁伯根(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首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出的關於國家經濟調節政策和經濟調節目標之間關係的法則。其基本內容是:政策工具的數量或控制變數數至少要等於目標變數的數量;而且這些政策工具必須是相互獨立(線性無關)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伯根法則
- 外文名:Tinbergen’s Rule
- 提出者:丁伯根
- 套用學科:經濟學
- 適用領域範圍:經濟學、政治學
產生由來,政策協調,理論貢獻,
產生由來
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及其在外部均衡調節上的思想,與休謨的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通過國內貨幣的緊縮以改善外部均衡。但是國內貨幣的緊縮對國內經濟有緊縮作用, 因而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與價格鑄幣流動機制都是以犧牲內部均衡為代價從而換取外部均衡的改善。這在古典主義的世界裡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在工資價格充分彈性及貨幣數量論的經濟學假設下,內部均衡將自動達到,政府根本就沒有維持內部均衡的必要。然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這種以犧牲內部均衡為代價的外部均衡調節思想很難實行。這是因為1930年代誕生的凱恩斯主義為政府干預經濟提供了理論支持,而一個民選的政府也必須維持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因此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的政府在內外均衡的問題上有時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而這種尷尬的境地是以前的國際金融理論所無法解決的,無論是吸收分析法,還是貨幣分析法。
為解決內外均衡的衝突問題,經濟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基礎性的工作由荷蘭的經濟學家丁伯根給出,其理論精髓被總結在“丁伯根法則”中。在此基礎上,米德給出了丁伯根法則一個實際中的一個特例(“米德衝突”可以視為內外平衡矛盾的一個特例),從而將丁伯根法則運用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衝突的實際中。
政策協調
荷蘭經濟學家丁伯根 (J. Tinbergen) 是第一個經濟學諾貝爾獎的得主(1969 年),他最早提出了將政策目標和工具聯繫在一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實現幾種獨立的政策目標,至少需要相互獨立的幾種有效的政策工具。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線性框架分析丁伯根原則。假定只存在兩個目標 T1 、T2 與兩種工具 I1 、I2,政策調控追求的T1 和T2的最佳水平為T1 和T2。令目標是工具的線性函式,即 :
T1= α1* I1+ α2*I2
T2=b1*I1+ b2*I2
在這一情況下,只要決策者能夠控制兩種工具,每種工具對目標的影響是獨立的,決策者就能通過政策工具的配合達到理想的目標水平。
從數學上看,只要α1/bl≠α2/b2(即兩個政策工具線性無關),就可以求解出達到最佳的目標水平T1和T2時所需要的 I1 和I2的水平,即 :
I1=(b2*T1-α2*T2)/(α1*b2-bl*α2)
I2=(α1*T2-bl*T1)/(α1*b2-bl*α2)
當α1/bl=α2/b2時,這意味著兩種工具對這兩個政策目標有著相同的影響,也就是說,決策者只有一個獨立的工具而試圖實現兩個目標,這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一結論可以進行推廣。如果一個經濟具有線性結構,決策者有 N 個目標,只要有至少 N 個線性無關的政策工具,就可以實現這 N 個目標。對於開放經濟而言,這一結論具有鮮明的政策含義:只運用支出增減政策 (我們假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影響產出的效果一致) 通過調節支出總量的途徑同時實現內外均衡目標是不夠的,必須尋找新的政策工具並進行合理配合。
丁伯根原則指出了應運用 N 種獨立的工具進行配合來實現 N 個獨立的政策目標,這一結論對於經濟政策理論具有深遠意義。丁伯根原則對目標的實現過程具有如下特點 : 一是假定各種政策工具可以供決策當局集中控制,從而通過各種工具的緊密配合實現政策目標 ; 二是沒有明確指出每種工具有無必要在調控中側重於某一目標的實現。這兩個特點是不盡與實際情況符合的或者不能滿足實際調控的需要。
理論貢獻
鑒於丁伯根提出的經濟目標和有效政策工具的框架結構對各國經濟的巨觀調控具有鮮明的政策意義,他榮獲了196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