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背景
2009年前,園子的擋牆、河道的護坡等一般都採用石塊堆壘、混凝土現澆等方式製成,施工比較麻煩,全實心的結構也使其成本較高。建成後,其上不能生長植物或植被,不僅缺乏生機和美感,而且還會破壞河道中水生動植物的生態環境,不利於生態平衡。為此,已有一些申請人提出了能培養植物的砌塊的專利,如專利號為200720105976.0的實用新型專利即公開了一種“河道護岸砼砌塊”。但現已公開的此類砌塊結構,因未能綜合考慮結構簡單、排水功能設計、低成本、施工方便等對砌塊的各種要求,故實際投入使用並不多。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一種生態砌塊》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施工簡捷、成本較低、生態功能好的生態砌塊。
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生態砌塊》一種生態砌塊包括基本塊單體,所述基本塊單體的中間開設有植物生長空腔,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前壁為外觀面,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後壁為擋土面,所述植物生長腔的兩側壁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所述外觀面的寬度小於所述擋土面的寬度。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基本塊單體的擋土面上縱向設有固定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基本塊單體擋土面的兩側縱向設有固定凹槽。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植物生長腔兩側壁上所設的生態孔為壁沿所設的生態孔槽。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基本塊單體擋土面的後側下沿向下凸形成阻滑埂,所述擋土面上縱向設有向內傾斜的固定孔或固定凹槽,所述植物生長腔的兩側壁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槽,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更靠向所述外觀面。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基本塊單體擋土面的一側壁上由前至後設有排水管槽。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它還包括大封邊塊單體,所述大封邊塊單體的中間開設有植物生長空腔,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前壁為外觀面,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後壁為擋土面,所述植物生長腔的兩側壁上橫向設有生態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大封邊塊單體的擋土面上縱向設有固定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它還包括小封邊塊單體,所述小封邊塊單體呈“L”型,其下端為擋土面,其上端為外觀面,其豎壁橫向設有生態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小封邊塊單體的擋土面內側沿縱向設有固定凹槽。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它還包括轉角塊單體,所述轉角塊單體為類直角三角形,其兩腰壁上橫向設有生態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它還包括頂蓋板單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它還包括轉角頂蓋板單體。
上述《一種生態砌塊》,所述各單體的外觀面為圓弧狀。
改善效果
《一種生態砌塊》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將基本塊單體按擋土面左右相接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同時,上、下多層疊放排列,上、下基本塊單體間相互交錯,從而形成園子擋牆或河道護坡。實施時可採用乾砌施工,簡捷方便,減少氣候、人為隨意性等因素影響,降低勞動強度,縮短工期。基本塊單體的植物生長空腔培土壤,植物生長於土壤中。由於它能儲藏水,因而可延長植物生長周期。生態孔既可以用於澆灌水、排水,又可使土壤中的動植物穿過,生態功能好,還可形成很好的抓手,便於踩攀,不慎落水者可以很容易攀爬救生。單體中培植的植物可以迅速遮蔽砌塊、覆蓋牆面或護坡,因而充滿了生機和美感。砌塊的前部為生態部分,後部為擋土結構,可徹底擋土,確保牆后土粒不流失。牆體或護坡的兩側可以堆砌大、小封邊塊單體,使牆體或護坡整體感強。利用轉角塊單體,可以使牆體或護坡進行轉彎或轉向。單體的固定孔可在必要時加筋澆注混凝土,使各砌塊單體連成一體,確保擋牆結構的安全穩定。《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可降低造價10~20%,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占地,節約征地費,提高土地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中基本塊單體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由《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建成的一種擋牆的外形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擋牆的縱向截面示意圖;
圖5是由《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建成的另一種擋牆的外形示意圖。
技術領域
《一種生態砌塊》涉及到一種建築材料-砌塊,尤其是一種用於形成擋牆或河道護坡的具有生態作用的砌塊。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砌塊,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基本塊單體,所述基本塊單體的中間開設有植物生長空腔,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前壁為外觀面,所述植物生長空腔的後壁為擋土面,所述植物生長腔的兩側壁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所述外觀面的寬度小於所述擋土面的寬度;所述基本塊單體擋土面的後側下沿向下凸形成阻滑埂,所述擋土面上縱向設有向內傾斜的固定孔或固定凹槽,所述植物生長腔兩側壁上所設的生態孔為壁沿所設的生態孔槽,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更靠向所述外觀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砌塊,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小封邊塊單體,所述小封邊塊單體呈“L”型,其下端為擋土面,其上端為外觀面,其豎壁橫向設有生態孔;所述小封邊塊單體的擋土面內側沿縱向設有固定凹槽。
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生態砌塊包括相互獨立的基本塊單體1、大封邊塊單體2、小封邊塊單體3、轉角塊單體4、頂蓋板單體5和轉角頂蓋板單體6。基本塊單體1為主要構件,呈“工“形,其中間開設有植物生長空腔11,植物生長空腔11的前壁為圓弧狀外觀面12,植物生長空腔11的後壁為擋土面13,主要起擋土作用,防止土顆粒流失。外觀面12的寬度小於擋土面13的寬度。擋土面13的後側下沿向下凸形成阻滑埂17。擋土面13的中間縱向設有固定孔15,擋土面13的兩側縱向設有固定凹槽16,固定孔15和固定凹槽16向內傾斜,這樣,堆砌後就可形成上下貫通的通孔,便於加筋或澆注混凝土。植物生長腔11兩側壁的上、下壁沿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槽14,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14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14更靠向外觀面12,堆砌後形成生態孔,左右貫通,並通過相鄰基本塊單體1的植物生長空腔11上下貫通,尤其可以為水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便於牆體或護坡內設定排水管,擋土面13的一側壁上還可以由前至後設定排水管槽18(如圖2所示),這樣,相鄰兩個基本塊單體1拼接後就可形成排水管孔,供排水管穿過其中。大封邊塊單體2的中間開設有植物生長空腔21,植物生長空腔21的前壁為圓弧狀外觀面22,植物生長空腔21的後壁為擋土面23,植物生長空腔22兩側壁的上、下壁沿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槽24,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24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24更靠向外觀面22。擋土面23的中間縱向設有向內傾斜的固定孔25。小封邊塊單體3呈“L”型,其下端為擋土面31,其上端為圓弧狀外觀面32,其豎壁的上、下壁沿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槽33,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33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33更靠向外觀面32。擋土面31的內側沿縱向設有向內傾斜的固定凹槽34。大、小封邊塊單體2、3可以使擋牆或護坡的邊緣形成美觀的平面。轉角塊單體4可使擋牆或護邊在轉角時順利連線,它呈類直角三角形,其頂端為擋土面42,其下端為圓弧狀外觀面43,其兩腰壁的上、下壁沿上橫向設有生態孔槽41,其中下側壁上的生態孔槽41比上側壁上的生態孔槽41更靠向外觀面43。大封邊塊單體2、小封邊塊單體3、轉角塊單體4的擋土面的後側下沿分別向下凸形成阻滑埂,與基本塊單體1相配合。頂蓋板單體5和轉角頂蓋板單體6分別蓋在擋牆或護坡頂層的基本塊單體1、大封邊塊單體2、小封邊塊單體3和轉角塊單體4上,主要起到封蓋擋牆或護坡頂部的作用,也可現澆混凝土封蓋。
如圖3和圖4所示,通過《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的交錯砌疊,可以形成直線形的擋牆或河道護坡。當然,還可形成轉角、弧線等其它形狀的擋牆或河道護坡,如圖5所示。
《一種生態砌塊》生態砌塊中各單體上橫向所設的生態孔,既可以是側壁內部開設的通孔,也可以是上、下壁沿所設的孔槽,待上、下兩單體堆砌後配合形成完整的生態孔。同時,大封邊塊單體的擋土面的一側沿也可縱向設有向內傾斜的固定凹槽,從而在與相鄰的基本塊單體連線後可形成固定孔。另外,各單體的外觀面既可以為圓弧狀,也可以為平面、羅馬柱面或其它形狀。單體中植物生長空腔的形狀不限於附圖所示的正方形,還可以是長方形或其它形狀。
榮譽表彰
2020年7月14日,《一種生態砌塊》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