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控制外源基因漂移到雜草稻的方法的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林朝陽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種控制外源基因漂移到雜草稻的方法的研究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林朝陽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水稻推廣後可與雜草稻雜交而產生抗蟲抗除草劑的超級雜草稻,造成防治困難。申請人首次通過利用RNAi方法抑制水稻苯達松解毒酶基因(CYP81A6)的表達,獲得了喪失原有抗苯達松(一種除草劑)能力的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水稻。這種轉基因水稻可以在苗後用苯達松選擇性地消滅。本項目將研究這種轉基因抗蟲抗除草劑水稻與雜草稻的雜交後代能否同樣被苯達松殺滅, 測定選擇性地消滅這些雜交後代所需要的苯達松劑量,建立一種簡單、高效的防治因雜交而獲得抗蟲抗除草劑能力的超級雜草稻的方法
結題摘要
控制轉基因水稻外源基因逃逸到野生近緣種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推廣具有重要的意義。本項目通過將含有抗蟲抗草甘膦基因和CYP81A6 RNAi讀碼框的T-DNA轉入水稻中,獲得了具有抗蟲抗草甘膦能力,同時對苯達松敏感的轉基因水稻。篩選得到T-DNA單拷貝插入,具有良好抗蟲和抗草甘膦活性,同時對苯達松敏感的轉化株系CGH-13。利用該轉化株係為父本,分別與雜草稻PI-63和PI-1401雜交。對雜交後代除草劑敏感性檢測顯示,苯達松可以有效殺死含有外源基因的雜交後代。研究結果證明,利用該技術體系可以有效控制通過花粉逃逸的外源基因。本項目利用該控制系統在水稻種子中特異表達人乳鐵蛋白,獲得了高表達人乳鐵蛋白的可選擇性消滅水稻,其中轉化株系G281已經獲得農業部批准進行環境釋放試驗。本項目還在水稻種子中特異表達耐熱型內切β-葡聚糖酶,獲得了一批具有高纖維素酶活性的轉基因水稻,其中轉化株系C19種子的CMC酶活性達到830U/g,研究發現種子中表達的纖維素酶的生化特性與細菌來源的天然酶沒有明顯差異,水稻種子可以用於大規模生產纖維素內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