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桓公的有意刁難,謝公的裝瘋賣傻,郝隆的機智妙答,人物不同的性格就躍然紙上。
基本介紹
原文,注釋,譯文,感受,
原文
謝公始有東山之志,後嚴命屢臻①,勢不獲已②,始就桓公司馬。於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③。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④乃不惡,亦極有會。”
----(《世說新語-排調第二十四》
注釋
①臻:到,至。
②勢不獲已:迫不得已。
③遠志:草名,根入藥可除邪氣,益神明。其葉名小草。
④此過:這個小過失。一說當作“此通”,即這番議論。
譯文
謝安當初在東山,有隱居不仕的志向.後來朝廷多次徵召的命令下來,迫不得已,謝安就接受了桓溫司馬這個職位.當時友人送給桓溫一些藥草,其中有一位叫遠志.桓溫拿者它問謝安:"這種藥草又叫小草,為什麼一個東西有兩個名稱?"謝安沒有立即回答.當時郝隆在座,他應聲回答說:"這很容易解釋,隱於山中時就叫遠志,出山後就叫小草."謝安聽了,很有些慚愧的神色.桓溫看了看謝安說"郝隆這種解釋,我也很有同感啊!"桓溫當時官至大將軍,位高權重,謝安初出茅廬,羽翼未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