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個心地善良的警察
- 作者:劉文韜
- 作品出處:河北作家網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作品簡介,獲獎,
作品簡介
他,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生活規律,那就是每天凌晨4點,正當人們酣睡夢鄉的時候,自己摸黑離開舒適的家,趕往一個名叫“暖心早餐”粥屋的地方,為黃驊市600餘名環衛工人準備免費早餐,接著到7點半,粥屋收拾停當,在一個叫“渤海魂志願者”的微信群里發一個“點5生活”愛心紅包,然後,趕到單位,換上警服,開始執勤。
六年來,他不間斷地參加公益活動大約有500多次,其中,幫扶孤老病殘等弱勢人員500多人,救助王連芬、小文冠、劉良澤、王世慶、白志剛、小若菡等罹患大病人員數十人,為近100名貧困孩子助學、圓了心愿,組織50餘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150餘人無償獻血,每天為全市近600名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累計服務200000人次。
也許,你想知道這個黃驊小伙兒,到底每天都在具體地忙活什麼,那么,就請你跟著作家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2016年8月12日凌晨4點,整個城市非常安靜,人們都還在沉睡。
可是,在“暖心早餐”粥屋,王磊和他的渤海魂志願者夥伴們早已忙碌得熱火朝天:接水熬粥、熱饅頭、分裝各式開胃小鹹菜、洗刷......熬粥的工作間,高溫著實讓人難耐,不一會兒,王磊的背心就被汗水全都濕透了,只見他臉上的汗水,順著下巴“滴答、滴答”往下落,儘管如此,但是他還不能離開這悶熱的工作間,因為熬粥的大鍋太深,為了防止鍋底大米粥和棒子麵粥沉底,他要不停地掄起胳膊攪動著。
伴隨著緊張的忙碌,這座城市開始睜開眼睛,慢慢被喚醒......
大約5點半左右,只見環衛工們開始陸續到來。
大家有序地洗手、領餐具,坐到餐桌前。屋裡都是志願者們來回穿梭忙碌的身影和滿滿的幸福感,他們分別往各個桌子上端粥、分饅頭、分鹹菜、分腐乳等早餐食品......
環衛工人大叔和大嫂們,一邊吃著可口的早餐,一邊聊著家長里短。
這時候,我利用短暫的時間,採訪了幾個正在用餐的環衛職工。
環衛工人任金敏告訴我,說:“我和工友每天要清掃好幾千米的路面,遇到雨雪大風等天氣,工作量更大,是‘暖心早餐’粥屋給我們環衛工人安了個‘家’。”
“在這吃得比家裡好啊!”環衛工人劉桂琴說著,臉上露出了樸實的笑容,據她介紹,“許多環衛工人都上了年紀,掙得錢也不多,以前大家捨不得在外面買早飯,大部分是前一天晚上多做點飯,等第二天清掃完路面後,就趕緊回家熱熱吃,工作量大的時候,經常顧不上吃早飯,現在幹完活就能吃上早飯,還是免費的,大家心裡都高興,這飯吃著也舒服!”
“黃驊市2014年度十佳環衛工人”丁德庫,挑著大拇指說:“政府和社會對俺們環衛工人真是太關懷了,我們來了只管一坐,咱們渤海魂志願者就把菜擺在桌面,粥盛到碗裡,飯遞到手上,這是給了我們多高的待遇啊!我們打心眼裡感謝啊!”
7點左右,環衛工們吃完飯,先後離去。
之後,王磊他們開始打掃起來,收拾碗筷,洗刷鍋盆、把餐具放入消毒櫃消毒,拖地、擦桌子、準備第二天需要的水米麵,一切收拾停當後,重新檢查一遍燃氣、水電、門窗、電鍋等是否關閉,清點各項食材數量並做好記錄,一切確保無誤後,才鎖門離開。
等王磊開車到了單位,才想起來,他自己其實還沒來得及吃早飯呢。
在值班室,王磊做了幾次深呼吸,稍作調整之後,便拿出手機點開了一個叫作“渤海魂志願者”的微信群,先發了一個紅包,紅包上面備註著“點5生活”,群裡面滿滿都是這樣的紅包,然後,他又發了下面這樣一個信息:2016年6月12日“暖心早餐”值班信息,值班人員:002-諾言(註:這是王磊的渤海魂志願者編號和網名),注意事項:(1)水龍頭已關,液化氣大、小開關均關閉,電飯鍋插頭已拔下,門已關。(2)饅頭吃了243個,剩餘28個,已放入冰櫃,水已備好。(3)液化氣剩餘半罐,腐竹剩餘一罐,請及時補充。
在這裡順便說明一下,“暖心早餐”粥屋的建立,緣起於王磊的一次構想,王磊的構想是:通過發起“暖心早餐”活動,既能切實解決環衛工人等勞動者的實際困難,又能讓更多的人通過參與體會到環衛工的辛苦,還能多一些自我約束,自覺愛護環境並學會感恩。王磊走訪回來後,酸楚地和大家作著匯報:“通過這段時間走訪調查,發現60%以上的環衛工人存在吃不上早飯、吃飯難的問題,這些老人工作環境惡劣,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幹活。乾吧,咱們儘快把‘暖心早晨’投入運行。”說乾就乾?哪有想像中那么容易啊?!首先從籌集資金到早餐粥屋的選址、廚具的採購,再到學習怎么熬粥,每一項工作都繁瑣而複雜。尤其是白天工作比較忙,王磊只能和渤海魂志願者們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反覆商量、反覆研究、反覆琢磨。人員、財物等都是需要實際面對的現實問題,困難重重。關於人員問題:做早餐,每天都需要一定數量的人員,而且都是在凌晨4點便要趕過來,一天兩天可以,可天天如此,這些人能長期堅持嗎?遇到雨、雪天氣怎么辦?遇到冰凍路滑天氣怎么辦?早起摸黑,人員途中是否安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家家都有小孩,早晨誰照顧孩子?關於錢的方面:600個環衛工人,平均每人2塊錢,一天下來就是1200塊錢,一年下來,算都不敢往下算了,對於普通的社會志願者團體,這是“天文數字”,這么多資金去哪裡籌集、又該怎樣籌集?還有其他一些瑣碎的工作,比如,食物的日常採購、液化氣使用、水電安全保障、各項衛生保障等等一系列問題,一堆堆現實問題擺在面前,都需要認真解決。 王磊拍著胸脯說:“既然打算乾,就是再難咱也要乾,起碼先幹起來再說,困難一個一個解決......我已經向黃驊團市委做了保證,一定會幹得有聲有色。” 正如王磊所言,經過一個月的籌劃準備,“暖心早餐”粥屋於2015年1月1日正式創辦起來了,不但如此,他們還在同年3月份又開了兩家,而且是越辦越好。截至目前,“暖心早餐”已經運行一年半了,累計為200000萬人次的環衛工提供了免費早餐服務,切實解決了黃驊市近600名環衛工的早晨就餐問題。在他們的感召下,來自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企業員工等數千名愛心人士加入到了這項志願服務活動中來,成為黃驊市人人想參與、人人爭相參與的公益活動,成為黃驊市青少年道德教育、青年幹部以及職工培訓教的平台和載體。一碗粥溫暖了一群人,一碗粥感動了一座城,一碗粥提升了整個城市的美譽度。
7點40分,王磊終於換上警服,此時,我們兩個才開始詳細攀談起來。
王磊告訴我說,做志願者是自己的愛好,現在其實已經是一個習慣了,也成為其人生生活的一部分,做志願者可以傳遞快樂,而且參與志願活動,能很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更好地做到“一心為民”;做警察可以保護一方平安,他自己非常喜歡警察這個職業,既然穿上了,就要對得起這身警服,要樹立當代警察新形象,切實做到“執法為民”。
從警十幾年來,王磊習慣了早出晚歸,習慣了風裡來雨里去,幫助走失孩子回家、探視留守兒童、讓街頭醉酒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
什麼是警察?
王磊說:“警察就是要在民眾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雙手送去溫暖,護一方百姓平安。”在基層派出所工作期間,王磊經常深入到轄區容易出現警情的住戶家中走訪,哪裡存在隱患?哪些家庭防範措施應該加強?哪些人防範意識較差?在王磊腦海中,有著一本厚厚的備忘錄。2014年,王磊調到交警大隊工作,工作崗位變了,但是為百姓服務的心卻沒有變。“注意安全,等車少了我送您過馬路。”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發生在王磊的身上,每當看到老人、小孩過馬路時,他都會主動上前扶一把,一位經常路過他管轄路段的大爺激動地說:“走這裡,有警察,很放心。”
因為不想影響王磊的工作,於是,我便等王磊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到了晚上19點,相約一起吃個便飯,打算再做一番更加深入的了解。一盤花生米,一盤黃菜、一盤清蝦,還有一份大餅蝦醬蔥,外加兩瓶啤酒,聽他說,這是黃驊的特產。很快菜就上桌,於是我們伴著夜色開懷暢飲。側耳傾聽著他談著以往的種種。
閒聊中,王磊談起了一件“舊聞”,引起了我的高度注意。
“我們曾經救助過一個87歲的耄耋老人於寶樹,要每天驅車幾十里,去給老人換藥,這藥一換就是兩年多,算下來大概走了近兩萬多里路,相當於走了一次‘長征路’。”從王磊的語氣中,能感受到他此刻心中那份欣慰,也能感受到他們當時那份執著和艱辛。
對王磊和渤海魂志願者來說,救助於寶樹老人讓他們終身難忘。
於寶樹,常郭鎮故縣村人,患有嚴重腿瘡和壞疽病,靠低保,艱難度日,住在一個廢棄的機井房中,四處透風,沒水沒電,到了冬天,便蜷縮在冰冷的炕上,一天一天捱著日子,這是王磊和渤海魂志願者們前期聽到的介紹。
當王磊和志願者驅車前往,眼前的一幕震驚了他們,正如村里人描述的那樣,腿爛了起碼得有三四十年了,平時就用野菜葉子和爛布條子包著,腿上都是爛到骨頭的大窟窿,裡面都是蛆,讓人不忍目睹。
不能不管。後來,王磊便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北京的一位專家為老人醫治腿病,為了給老人治腿病,他每天都要從黃驊開車幾十里路前往故縣村給老人換藥,有時需要換三次藥,他們便要往返三次,那肉爛的味道,幾十米外就嗆得人腦漿子疼,腿裡面的蛆只能用手一點一點往外摳,每次給老人換藥,王磊他們都會憋得滿臉通紅,基本所有人都因實在無法忍受,吐過不止一次。
可就這樣,他們依然挺過來了,一直堅持就是兩年多時間。
兩年多來,王磊和渤海魂志願者們風雨無阻,中間未耽擱過一天,寒來暑往中,老人腿部已經好轉很多,沒有了原來嗆人的潰爛的味道,也不再生蛆了。
王磊幫助了於寶樹,心裡當然高興,可是,讓王磊更高興的是,於寶樹同村的村民隨著於寶樹病情好轉,觀念變了。
王磊最初去探望於寶樹時,村民只指路,卻不肯靠近於寶樹,嫌他髒臭,但是,眼見這些年輕人忙裡忙外,對待於寶樹像自家人一般,他們感動了,給志願者們送來午飯,有時志願者忙不過來,就主動幫著換藥。村民們說:“這些年輕人被熏得臉都憋紅了,有的吐了,可還是堅持清傷敷藥,我們是打心眼裡敬佩。”
晚上20點,幾杯酒下肚後,王磊打開了話匣子:“記得那是去年11月份,黃驊遭遇了一場大風雪,大多數人滯留在冰天雪地里好幾天了,那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這么多天,嚴寒地凍怎么熬得住?”
於是,王磊又給我講述起一樁救援的故事。
那是2015年冬天,河北省因受受雨雪天氣影響,205國道黃驊段發生嚴重堵車,黃驊齊家務附近路段發生大範圍、長時間堵車,大部分司機和滯留乘客滴水未進,處於困境中,聞訊,半個小時後,王磊和渤海魂志願者們,帶著緊急採購的20箱速食麵,500個麵包,10箱雞肉腸,以及液化氣罐、燃氣灶、帳篷等物資,急速趕往堵車地點,考慮到當時的天氣情況和路況,他從趕來的10多輛車裡選擇了4部四驅越野車,同時選定了具有20年以上駕齡的老司機擔任駕駛任務。
因為知道堵車嚴重,所以志願者們利用對地形比較熟悉的優勢,從黃驊的幾個鄉鎮和村莊“穿越而過”,來到現場,才知道從黃驊境內一直堵到了天津境內,車龍一眼看不見頭兒,而且附近沒有村莊,即使司機想下來找點吃的,也沒處買,王磊立刻安排人員燒水、煮麵,將一碗碗速食麵、雞肉腸、麵包和一杯杯熱水送到滯留人員面前。
一位來自山東的老司機一邊吃著熱騰騰的泡麵,一邊說:“我開了幾十年車了,全國各地都走遍了,遇到這樣的堵車,一碗速食麵一根腸怎么也得幾十塊錢,有的地方,你不買還不行……咱們黃驊人真好,這天、這路面,誰敢出來呀?你們竟然趕過來送東西,不但不要錢,還把帳篷和液化氣罐都拉過來,燒熱水給我們。”
兩天時間,王磊和渤海魂志願者不僅為困在冰天雪地里的司機和乘客們送去熱乎乎的食物,還救援了十幾輛被困在雪地里的車輛。
王磊對我講,他們前去緊急救援車輛的目的,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告訴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心存善念,當人們無助時,伸出一雙援助之手,誰都有可能遭遇不幸,那時都渴望溫情,希望這些遭難的司機和乘客把自己這種親身經歷帶到各地,把這種精神傳播到各地。
到了晚上21:30,其實,我還想繼續談下去,收錄更多感人的故事,但是,考慮到明天王磊他們還要在凌晨4點起床去“暖心早餐”粥屋,繼續忙碌一天的志願服務,便決定採訪到此告一段落。
相談甚歡,總有一別。
這時候,王磊站起身,對我說到:“劉作家!黃驊人好客,也希望大哥能常來黃驊,把黃驊人的精神面貌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黃驊,了解黃驊。”言罷,他起身聲稱去趟衛生間,卻原來是去吧檯,把賬給結了,本來,這頓飯打算是由我來買單的,說句心裡話,我真的打內心裡挺欣賞和欽佩這個只有33歲、畢業於黃驊第二中學高中班的小伙子,積極為社會奉獻愛心,弘揚社會正能量,爭做中國好人,我想以後在王磊身邊還會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以後王磊還會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要給我講,我們還會有很多機會再見的,就免俗吧。
有人說,做成一件事,需要一群人,用一輩子的熱情和執著,這一件事,可能會有反覆,也可能會有急轉,但是主題不會變,這一群人,一直走著,一輩子或長或短,但期限不會變。
王磊,這個黃驊小伙兒,每天都會去“暖心早餐”粥屋為環衛工準備免費早餐,每天都要節省5毛錢獻一份愛心,每天工作都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這是一份多么難能可貴的堅守,而他用6年的持之以恆扮演著“輔警”和“志願者”兩個角色,用自己的信念詮釋著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