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紀念路

一二八紀念路,同一二八淞滬抗戰相系,屬於以一個歷史事件命名的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二八紀念路
  • 城市:上海
歷史發展,遺址紀念碑,

歷史發展

民國時代以來上海馬路的命名,大都習用全國各地的地名,例如南京路、北京路、山東路、湖南路,采自人名的也不多,僅中山路、逸仙路、黃興路、自忠路幾條,而以一個歷史事件命名的,恐怕僅此一條了。一二八紀念路同一二八淞滬抗戰相系,可見其在上海人心目中曾經的分量。
在今人看來,這是條毫不起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都市馬路,而來歷不凡。
這一帶原屬寶山廟行鄉間,阡陌縱橫,與滬郊其他地方無異。1932年2月20-23日,我十九路軍與張治中將軍指揮的第五軍87、88師,正是在這裡構築核心陣地,與侵華日軍展開決戰,取得了殲敵3000餘人的“廟行大捷”。這是一二八抗戰期間激戰最烈、也是我軍傷亡最重的一場重要之役。
一二八抗戰結束後,上海民眾不忘中國軍人的功業和犧牲,在當時市長吳鐵城的倡議下,集資24萬元,寶山各界捐地30畝,決定建立一座巨大的無名英雄墓。該紀念墓於4年後的1936年2月竣工並揭幕,其建築整體三四層樓高,三層台階,上立方形主墓,墓內裝有烈士衣冠石槨,墓中央的石碑上刻有“義薄雲天”四個大字。
當時為方便前往祭掃,還闢建一條專門馬路,名之以“一二八紀念路”。
  

遺址紀念碑

然而僅隔一年多,全面抗戰爆發,11月上海淪陷,無名英雄墓隨即被日本占領軍用炸藥炸毀,所以我們現已無法看到這座歷史紀念建築了。
墓雖湮失路猶存,血鑄的歷史記憶是不可被輕易抹除的!為了彌補這一缺憾,1998年12月,市文物管理部門在原址(今泗塘二中校園內)新建了一座一二八淞滬抗戰無名英雄墓遺址紀念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