䈚

䈚,異體字: 苔,拼音tái,注音ㄊㄞˊ,部首竹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5畫,五筆TCKN,倉頡HIRP,鄭碼MZJW,四角88336,結構上下,統一碼421A,筆順ノ一丶ノ一丶フ丶丨フ一丶フ丶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䈚
  • 拼音:tái
  • 注音:ㄊㄞ
  • 部首:竹部
  • 五筆:TCKN
  • 倉頡:HIRP
  • 鄭碼:MZJW
  • 四角:88336
  • 統一碼:421A
  •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フ丶丨フ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䈚字UNICODE編碼U+421A,10進制: 16922,UTF-32: 0000421A,UTF-8: E4 88 9A。
䈚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bamboo shoot, skin (bark) of a bamboo shoot, (same as 箈 苔) moss; lichen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䈚【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台。《說文》竹萌也。《爾雅·釋草》䈚,箭萌。《注》筍屬。《疏》與箈同。
又《集韻》澄之切,音池。箭萌。一曰水中魚衣。
又《集韻》《韻會》《正韻》盪亥切,音待。
又《集韻》坦亥切《韻會》他代切《正韻》度耐切,音怠。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